加快移动度?
是的,加快移动度。
相比于195的伊布,184的尤墨重心要低的多,出色的平衡感与弹跳能力让他看起来不像个中锋,更像个篮球场上的得分后卫。不过相比于17o左右的小个球员,他的重心仍然偏高,脚下频率也不够快,很难通过反复变向来突破过人,花哨的假动作同样不适合他。
眼下却是另一番光景。
由于手上没有篮球,脚下没有足球,他的移动不受任何束缚,完全的随心所欲!
前,后,左,右,交叉步,蝴蝶步......
面对人高马大的伊布,这种快变向同样完美利用了弱点!
重心太高,脚下频率必然偏慢,再加上爆力不及对手,瑞典人的防守反击无从谈起,能守住得分点已然不易!
这种情况下需要马上改变策略,通过连续的进攻来压制对手的移动才行。
伊布的反应够快,瞧着鬼魅般快移动中的对手,立即展开了攻势,凭着经验与印象,一脚横踢扫了过去!
可惜,太迟!
尤墨的移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瞎跑,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脚步迷惑性很强,在伊布的右脚扫来之前已经停止向左移动,开始向右横移!
如此一来,伊布的攻势显然有些操之过急,右脚不但没能命中对手,反而带动整个身体多旋转了3o度左右!
因为这一击不是假动作,而是货真价实的买卖,力道用了八成以上。没能命中对手意味着强大的惯性无法卸去,于是在右脚落地的一瞬间,左侧腰部再次被袭!
2:2!
扳平了!
......
“哇噢,让人难以置信,前两局比赛从未主动进攻的,通过快变向找到机会,一击命中!”
现场解说席上,马丁*泰勒兴奋无比。
这次得分虽然没有造成倒地之类的视觉冲击,但无比清晰的过程让人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前面那种让人蛋疼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外行都能看出来,面对这种极耗体力的快变向,像个大爷一样站着不动会被踢成马蜂窝!
至少需要跟上对手的节奏,视角不能有盲区,才能避免突然袭击造成的被动局面。这种情况下想要扳回劣势,指望防守纯属意想天开,进攻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是的,在局面陷入僵持的时候,他没有指望天上掉馅饼,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体,再次让所有人无比惊讶!”
“不得不说,这是个非常聪明的选择。兹拉坦的应对显得有些仓促,刚好在对手变向之前出招,结果只能让自己陷入被动。”
“可能从来没有遇见过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吧,我想,大概没人能想到,跆拳道比赛中居然可以有让人眼花缭乱的步伐!”
“哈哈,还记得他告诉我的那句话吗?”
“把自己想象成一名足球运动员?”
马丁*泰勒所料不差,尤墨没有急着从这场比赛中寻找灵感,反而先把足球场上的灵感代入其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这完全符合他的一贯风格,也是他全身心投入的结果,不是玩玩而已。
因为水平差距不大的跆拳道比赛中,双方都会注重攻守平衡,硬碰硬是最常见的状况。如果寄希望于步伐,就得先拉开距离,再通过快变向迷惑对手,寻找进攻机会。
如果双方身高差距很大,灵活性不在一个层次,这种做法确实能收到不错的效果。实际上跆拳道的正式比赛是分级进行的,同一级别的选手不可能身高差距很大,脚步的灵活性更是基本功,不可能相差悬殊。或许在非正式比赛中会经常出现这种状况,不过以伊布的身手,对付业余爱好者完全不费力,这种状况只是小no累的不轻,9o分钟比赛大概都不会让他如此吃力。”
“不,咬牙坚持对他来说不是办不到,或许只是时机未到?”
“嗯,有可能。下一局比赛才是最终决战,如果一分半的高强度奔跑就足以消耗他的大半体力,那整局比赛都坚持这种策略的话,最后一局很难保持水准。”
“是的,虽然体能优势是他最大的本钱,但若不能合理分配,需要爆的时候难以为继,结果自然达不到预期!”
“没错,对手已经由守转攻,位置在不停移动中,如果还想达到之前那种效果,需要付出更夸张的体力消耗才能办到!”
“收放自如,从不勉强,这与他在球场上的风格一样。”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的战术策略依然在延续,最后一局定胜负看来再所难免了。”
“他的对手会答应吗?”
伊布当然不能答应!
任何一场比赛,即使实力占优,也要有合理的战术才能充分放大优势。否则一旦运气不佳,对手突然爆,或者自身出现失误,都会让实力差距荡然无存,最终结果出人意料。
伊布在此之前已经吃了两次亏,第四局若还被对手牵着鼻子走,实在有辱黑带五段的名头!
事实上瑞典人的脑袋瓜子一点也不笨,只是容易情绪化,犯一些年轻人常见的错误。眼下既然对手在刻意留力以待最终决战,正是动猛攻的时候,于情于理都不该错过。
于是在第四局进行了半分钟之后,伊布再次祭出让人窒息的连续攻势,一时间拳脚碰撞产生的闷响不断传来,现场气氛瞬间燃至爆点!
这种硬碰硬比上一局那种充斥各种假动作的较量要刺激的多,唯一遗憾的是局面不够开放,两人一攻一守秩序井然,看起来很难打破平衡。
“的防守能力太出色了,我实在想不通,短短一个月的训练之后,他就能达到与黑带五段同场竞技的程度!”
第四局比赛还有一分钟就将结束的时候,伊布的连续攻势没能改写比分,尤墨的防守依然滴水不漏。这种状况对于前者而言十分不利,对后者来说却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身为解说,自然要感慨一番。
结果话音刚落就被打脸!
伊布在完成一脚前踢之后右脚没有落回地面,左脚轻跳,身体向内旋转9o度的同时,右脚连续踢出三脚!
上至面门,中在胸口,下在腹部,快,狠,准,三字精髓被挥的淋漓尽致!
再加上身高腿长带来的优势,瞬间破防成功,计分牌连跳两下!
4:2!
由于缺乏头部防守经验,尤墨的第一反应是后仰避开,结果动作刚出就知不对!
头往后仰意味着腰往前挺,电光火石之间哪能避开胸腹部的攻击?
......
瞧着比分牌上连续跳动之后的数字,阿森纳人心凉了半截。
两局比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了两分,现在一个照面就丢了两分,剩下的比赛还有什么悬念?
为何之前一直防的好好的,突然一下就被连续命中?
难道是体力不支?
种种猜疑骤然响起,很多人无视了正在激烈进行中的比赛,开始交头接耳。
只有距离场地非常近的家伙,才听清楚了对面传来的一声呼喝。
“别吃骗!”
由于语言不通,没几个人能听懂其中的含义。只有极少部分锲而不舍的家伙继续寻找目标之后,现了一个手负身后,站在场边一动不动的身影。
陈立人!
跆拳道比赛不像足球,它的每一回合都是在高度无氧状态下完成的,除了体能要求之外,对注意力的要求同样夸张。因此比赛进行中的时候,教练员的存在感非常薄弱,即使大喊大叫也经常毫无作用。
何况对战双方都不是专攻这一行的职业选手,能联手贡献一场高水平较量已经殊为不易,比赛进行中的时候哪儿有多余的精力听指挥?
包括陈立人自己在内,都不确定这一嗓子会起多大作用。
因为越是经验丰富,越清楚场上比赛时运动员们的真实状态。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家伙站在上帝视角指指点点的时候,处于大脑严重缺氧的状态的运动员们往往只能听见隐隐约约的加油声,其它一切都被自动屏蔽了。
眼前这个家伙会是例外吗?
“呼,终于找到了。”
按理说,正在激烈进行中的较量没有任何可以抽空说话的机会,但陈立人却清清楚楚地听见了这样一句话。
找到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