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综合其他 > 覆明 > 第二百九十六章 天壤之别
    听君一席话,少装十年逼。
    当夜李佑便失眠了,因为他的心态又碎了。
    他和冯巧促膝长谈到快卯时,这才各自回了房,屋子里静悄悄的,但是他脑海却是被冯巧的话,震得隆隆作响……
    数学上佑朱熹、蔡元定提出的十进制小数转换九进制小数算法;
    徐光启(崇祯朝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提出了实用的“度数之学”的思想,同时还撰写了《勾股义》和《测量异同》两书;
    新军事思想家孙元化(崇祯朝官至登莱巡抚)的《几何体论》、《太西算要》等着述。
    地理上,熊明遇(崇祯朝官至兵部尚书)迅速接纳新知,摒弃以中原为世界中心的自大思想,并绘制以大西洋为中心《坤舆万国全图》,与此同时更有程百二的《方舆胜略》、袁启于的《天文图说》、王圻的《三才图会》、熊人霖的《地纬》……
    天文上,黄道周(崇祯朝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的独特宇宙模型,邢云路的引力雏形、潮汐现象,王锡阐的天体运动,揭暄的宇宙中心说,以及绘制出月球吸引作用导致潮汐形成,还观测过月球后,绘制出中国第一幅月面地形图。
    力学上,王徽(崇祯朝历任直隶广平府推官、南直隶扬州府推官及山东按察司佥事等职)机械学、力学以及《远西奇器图说录最》里介绍了地心引力概念,揭暄的潮汐现象等,已有了朴素引力场思想,远比同时期西方认为引力,是超巨作用观点,要更加高明。
    光学仪器,薄珏{jué}(仕途不顺,为巡抚张国维礼聘幕宾)第一个制造出望远镜并将之用于火炮实战,比同期来华传教士直到崇祯七年,都没有独立制造出望远镜要强了不少。即便是罗尚我、罗雅谷的伽利略式望远镜,也是在崇祯八年八月,而薄珏早在安庆之战便是使用了。并且他在数学天文上的着述也毫不逊色,并且同时期的孙云球(江县乡学生,未及考,明亡)制镜技术更是可怕,不仅仅有二十四种童光镜,更是连显微镜都造出来了。
    化学上,王夫之(崇祯十五年中湖广乡试第五名)和宋应星{崇祯朝官至南直隶凤阳府亳州(今安徽亳州市)知州(正五品)}分析水银炼制银朱(硫化汞)过程中,对物质守恒原理的认识和定量分析远高于同时期西方,其“燃素说”,要比德国人早提出了半个世纪。最为主要的在此时他已经在实验中,注意考察、分类、实验和数据处理。
    医学上,除了实践求真的李时珍外,更有《痘科金镜赋集解》中人痘活疫苗的成熟技术,马伯英在《中国的人痘接种术是现代免疫学的先驱》中说,1796年英国医生琴纳是在中国人痘接种术的基础上发明牛痘的。
    生物学,宋应星比拉马克接近早出200年的变异现象证明,以及对稻、蚕豆研究已触及变异、遗传、选择三大原理,他的论述被达尔文看到,并直接引用为进化论依据,并把《天工开物》养蚕部分法文译本为权威着作。
    文学上,三拍、四大名着外(当时之一为《金瓶梅》而不是清朝的《红楼梦》)、《徐霞客游记》、《农政全书》、《几何原本》、《天工开物》、《封神演义》、《牡丹亭》……不胜枚举。【注2】:部分材料整理自杜车别《大明王朝是被谁干掉的》
    即便中国有四大发明,可仍是有人说中国只有匠人,只有技术,千百年来从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科学精神更是在中国人文化中不可能产生。
    那上述的这些,算不算是近代科学体系的雏形?
    在明末七十年,对于这段时期内具有世界水平的科技着作的涌现,席泽宗院士在《科学史十论》中言:“其频率职高和科学范围之广,在中国历史是空前的的。而且这一时期有两个特点:一是在方法上,他们已自觉地开始注意考察、分类、实验和数据处理;二是开始体制化。”
    这个体制化作何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近代科学体系?
    如果说王锡阐不是科学家,为何会被美国吉利斯皮主编写入《科学家传记辞典》中长达10页?
    达尔文为何将一个“不是科学家”宋应星的着述,直接引用,是直直接接地引用,作为进化论依据,并把《天工开物》养蚕部分法文译本为权威着作?
    达尔文是科学家,宋应星就是个技工?牛顿是科学家,王锡阐就是个技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当真是好牛逼的道理。
    如此璀璨、鲜活、包容、积极的华夏文明,与李佑前世认为的古代人就是封闭、僵化、自大、愚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以上事实可见,当时的明末就算没有形成科学体系,和欧洲相比,有差距,但绝对没有什么所谓碾压的代差,因为一个民族在某个领域局部的落后,就断言该民族本身注定就要在这个领域落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逻辑道理?
    全盘否定地去扯中国文化是劣质、没有生命力,地理导致绝对落后愚昧的农耕文明,此等种种,也不过是为了让中国文化成为西方附庸的拙劣表演。
    至于国人“重技术无科学”与“西方的科学体系的理论”、“科学精神”,上述已有提及,下来看一下17-18世纪中后期,各自所处的背景,欧洲处在一个文艺复兴、思想激变,到后来的启蒙运动。
    1643年牛顿出生,此时西方至少有相对稳定的生存、探索环境。
    1644年崇祯上吊煤山,大明亡,大清、大顺、大西、南明粉墨登场,乱成一锅粥。
    方以智出走京师,《物理小识》手稿丢失严重,后抗清被杀;
    王锡阐遁入深山,做明朝遗民,其着作不得查,后来“穷饿而死”,穷死?饿死?!
    揭暄随其父揭衷熙抗清,一生颠沛流离。
    除外,王徽殉国自杀,薄珏贫困而死,宋应星归隐遗民。【注3】:陈悦·《揭暄学术交往及其着述》在国家级期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期。
    “不同时代东西放天文学先驱之间的差异不胜枚举,有些甚至是天壤之别。他们一个处于血书复兴、思想激辩、通信交流相对方便的欧洲,一个处于社会动荡不安、文字狱频发的满清帝国;
    一个拥有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天文台,装备有最精良的天文仪器;一个先后得到过丹麦皇帝和德国过往的丰厚、稳定支持的王宫贵族,一个却是生计无处着落,最后只能在贫病加交中死去的穷学者;
    一个去世后有开普勒来继承他的工作,并使其发扬光大,一个死后却是连手稿也散佚[yi]不全。”
    如此迥异相别,如何让人不冲冠眦裂?不遗憾悲鸣?不听之落泪?
    【注4】:中国科学院《自然辨证法通讯》2013年第3期,宁晓玉(中科院自然科学史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天文学史)所写的《王锡阐与第谷体系》,从天文常数、行星模型和宇宙体系三方面论证了王锡阐的历算工作与第谷及其门徒朗乔蒙塔努斯的天文学成就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分析了王锡阐修改第谷体系的原因。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魔法]万妖圣祖
  2.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3. [网游竞技]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4.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5.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6. [玄幻魔法]猎妖高校
  7. [武侠修真]神话之后
  8. [都市言情]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9. [玄幻魔法]武道丹帝
  10. [科幻灵异]混在末日,独自成仙
  11. [武侠修真]彼岸之主
  12. [都市言情]牧者密续
  13.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4. [都市言情]开错外挂怎么办
  15. [玄幻魔法]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16. [综合其他]别叫我恶魔
  17.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18.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19. [都市言情]至尊战王
  20. [综合其他]他比我懂宝可梦
  21. [都市言情]大国军垦
  22.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23. [玄幻魔法]万神主宰
  24. [玄幻魔法]大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