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综合其他 > 女尊世界的刘皇叔 > 第42章 我有上将猫猫
    看了一眼爱慕自己的州平姐。
    刘备心想,除了一国之君和释迦摩尼,没有谁生来就是大人物。
    哪怕是崔州平这样家财万贯的士家千金,如果一心隐居,也会泯然众人。
    正因为正史里的刘备一直坚信相似的理念,才会不甘寂寞,带着关老二、张老三,在多个主公手下流转,只为翻身做主。
    当然,和刘备有一样想法的人,有很多,比如寒门出身的张合、牵招。
    只是随着年纪大了,这些人选择了安定,失去了热血,逐渐保守。
    一想到张合,女尊世界的刘备开心的笑了出来。
    五子良将之一,猫少女,张合现在在我手里。
    打外战,未来,我有诸葛丞相!
    打内战,还是我领先一步。
    虽然张合用兵打不过张三,被打得弃马爬山,单挑也斗不过赵四,转头就跑。
    但人家猫猫玩兵法溜啊,大局观也强,赢得过马超啊,甚至能和丞相掰一掰。
    诸葛亮一出祁山,张合在街亭大破马谡,直接导致诸葛亮北伐破产。
    诸葛亮二出祁山,张合从东方战场赶回,算出丞相要退,她一回来,丞相早就回家了。
    成语:屈指可数,就是说张合在诸葛亮二次北伐中,掰着手指头,算出诸葛亮十天内退兵。
    猫猫这时候已经是丞相的劲敌了。
    丞相有什么兵法,猫猫都能猜得出来。
    《三国志》记载,一谈到张合,蜀国朝廷从上到下,包括诸葛亮都头疼得很。
    要是刘备那时候还活着,肯定也会跟着头疼,早就跟黄忠说了,干掉张合,怎么不听话呢?
    诸葛亮三出祁山,才趁着张合去打孙十万的时候,闪击战拿下两郡。
    诸葛亮四出祁山,张合才因为司马懿指挥失误,被诸葛亮设计射杀。
    现在猫猫是我的人。
    就算我真的走了刘备剧本,有猫猫可用,也能从汉中推到长安了。
    刘备的笑,落在曹操的眼里,显得莫名其妙。
    那种俏皮的味道,会让人浮想联翩,征服欲高涨。
    曹操承认刘备的笑容很美。
    她在老家沛国、颍川、汝南三郡游学的时候,也没见刘备这么好看的男人。
    但是那种淡淡的轻蔑和挑衅,还是会让她感到一丝丝的不爽。
    这男人……他是有妇之夫……
    他该不会在勾引我吧?
    曹操的嘴角微微抽动。
    想到这里,曹操也对刘备报以微笑。
    曹操这家伙在笑什么?
    本来不打算继续笑下去的刘备,心头一凛。
    这家伙心里不会又有什么鬼主意了吧。
    不行,我刘玄德不能露怯。
    笑,给我笑啊,怎么不笑啊?
    于是,两个人面对面对笑起来。
    渐渐的,大雨中响起轰天笑声。
    两个人掐腰,一起笑到岔气。
    一个被赵融背在背上,被四十九名长水营兵卒保护。
    一个被崔州平放在马背上,当作小宝贝地一样哄着。
    赵融和崔州平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心里莫名其妙,她们在干什么?
    只有卢植愣了一下,皱起眉头,露出老母亲关心儿子的焦虑表情。
    难道,玄德对孟德有那种意思?算了,年轻人的事情,我还是不管了。
    ……
    ……
    回到安平郡城后。
    崔州平又忍不住,亲手为刘备换衣服。
    缠绵中的男女总是笨拙又单纯的。
    除了彼此之外,什么事情都不愿多想。
    隔壁的房间。
    卢植脱下湿漉漉的道袍,换上干爽的袍子,
    便开始给其他两郡大儒与郡守写信。
    她对借粮食和人手的事情没抱太大希望。
    毕竟大汉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习惯法约束,
    主要还是希望,两郡的管理者,不要阻止太平道信徒的人口流动。
    汉代律法严苛与复杂,在后面的朝代都是有名的。
    西汉法令共有三百九十五章,光是死刑就有四百多条。
    东汉一直在减少法条,可直到汉末也还是纷繁复杂。
    复杂到老百姓,甚至士族子弟宁愿去听神话故事,做梦当神仙,追随张角、张鲁这些神棍。
    也不愿多学一下法令,大汉律法,太难了!
    然而,依然有人觉得大汉的法律宽松。
    比如,崔州平的姑姑,崔寔。
    她就在《政论》一书说:我们大汉的律法太宽松了。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就说:“汉家之法已严矣,而崔寔犹病其宽。”
    后面朝代的史学家都说,干,你们汉朝过分了,你们大汉的老百姓动不动就是死罪,而且酷刑死刑一大堆,天让她们活,你们大汉朝廷也不让她们活!
    渠帅丈八为了对抗瘟疫,烧了个驿站,也没烧病人,按律就得死刑。
    卢植也已经料定,自己张牛角这个马甲,一定会被朝廷以“聚众谋反罪”逮捕处死。
    毕竟,张角亲临洛阳布道,被承认是合法宗教。
    这已经是十常侍请求帝姬刘宏法外开恩的结果。
    不可能给第二个宗教人士,给予这样的特权!
    果然,几天后。
    卢植收到两郡回信。
    两郡郡守只允许常山郡的流民离开,不允许本地的太平道流动。
    开仓放粮不可能,上面没说救灾,那就是不能救灾!
    士族也只答应捐赠口粮,作为灾民返乡的路费,不负责护送。
    这当然是合乎法度的,若是违法,就得受刑。
    帝姬刘宏虽然自身不被大汉法律约束,可以肆意享乐,日御少年九人,半月一百余人。
    但她用法律制人,却是相当厉害。无论是清河崔,还是博陵崔,得罪了帝姬就得死!
    中山郡也发来书信,希望卢植这边能够代为处理常山郡的灾民。
    那里也是常山郡流民逃窜的地方。
    三郡太平道渠帅,都愿意听从张牛角调遣,只为了百姓有口饭吃。
    于是,卢植也开始制定三郡流民,回乡抗蝗的计划。
    老话讲的好,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可现在才仲夏。
    按照《太平要术》的汇总,自春秋到后汉记载,每年一月到十二月都会爆发蝗灾。
    其中十二月最少,六月最多。
    蝗灾的多发地区是“幽涿以南,长淮以北,青兖以西,梁宋以东”
    常山郡、河间郡、清河郡等冀州北部的郡县正是幽涿以南的蝗灾高发地。
    按照《太平要术·治虫篇》的内容,如果不及时清理蝗蝻与蝗卵。
    恐怕今年秋常山郡还有第三轮蝗灾爆发。
    卢植有时也不得不佩服,写成此书的人,汇集百家治虫之长。
    此人,若不是博陵崔氏这种藏书众多的士族中人。
    那便一定是南宫东观,一位知识广博的太学博士。
    没有庞大的图书储备,绝不可能总结如此之多,治虫办法。
    三卷《太平要术》,不只有治虫,还有防疫,以及内家心法,只有东观书库才能收集如此多的文献,供那人总结。
    所以,卢植已经认定,那人一定就在东观!
    ……
    ……
    刘备在干什么?
    他正躺在崔州平的修长大腿上,吃着甜美桑葚,喝着冰镇梅汁,翻阅农书。
    刚刚和州平姐又好了一次,他现在是贤者模式。
    毕竟要去治虫,他这个外行也得学习一下知识。
    汉代可能有许多农业经典,但只有两部农业经典保留下来。
    一部是西汉时期,我国历史最早的农业专着《汜胜之书》
    另一部就是东汉时期,崔州平的姑姑,崔烈的妹妹,崔寔写的《四民月令》。
    没错,作者就是刚才上面那位说“我们大汉的法律真是太宽松”的那位崔寔。
    崔寔是大汉忠臣,但她是士族的叛徒。
    刘备一边翻书,一边心想:一个豪门士族还能给老百姓出书?
    她细看之后,才发现。
    这部书果然不是为了指导农民务农写的。
    崔寔写《四民月令》,是为了告诉愚蠢的皇帝们。
    四民之首的士族,搞“庄园经济”,搞土地兼并,快把四民之本的农民拖垮了。
    搞垮了农民,制造过多的流民,
    你们皇帝就得脑袋搬家!
    让士族们停一停吧!
    《四民月令》讲述了一位士族大庄园主,经营一座士族庄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的工作安排。
    写作格式,类似日记。
    比如:一月一,我怎么给这些愚蠢老百姓装神弄鬼,忽悠家里长辈。
    一月二,我怎么安排这些笨笨的士兵,让她们白白打杂。
    一月三,我该让家里的傻孩子们学点啥,是不是该学九九乘法表,免得被掌柜的忽悠。
    从一月一,一直安排到大年三十。
    当然,用语都很文明,甚至很客观。
    崔寔是个讲道德,有责任感还十分务实的知识分子,不是祢衡那种“抖机灵”的二愣子。
    她不会用那种不礼貌的大白话描述事情,作为书法家与大儒之后,她的每一个字都让人觉得文明礼貌,还带有阴阳五行八卦的神秘感。
    庞大的士族庄园,荫户数万,管理庄园,不亚于管理一座城市。
    因此书中不只有农业管理。
    还包括粮食买卖、畜牧业、制药业、纺织业、商业、酿造业、冶金业、教育业的经营。
    甚至是我怎么给我家的门阀私兵,找课外辅导老师,学学特殊技能,这种事情都有。
    崔寔在书中,痛批我们这些士族,搞“庄园经济”,挖国家的墙角,搞土地兼并。
    是我们这些士族导致了,上门有巨亿之富,贫者无立锥之地,弄得老百姓四处流窜。
    这会让国家有崩溃的风险。
    刘备看后,大皱眉头。
    隐隐觉得,崔寔说的,这个“巨亿之富”,不会就是她自己的姐姐崔烈吧?
    毕竟博陵崔氏,就是全天下最大的士族之一。
    光是他刘玄德在崔州平这里,吃的这碗冰镇酸梅汤。
    一块冰就等于同等重量的马蹄金。
    说不定这本《四民月令》里的研究样本,就是博陵崔氏的庄园。
    崔寔还在书中,提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那句名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老家伙以身作则,卖了自己所有的田产,传授老百姓农业知识和制造工艺。
    可以说,这人觉悟特高!
    不是因为忠君的话,这觉悟快赶上伟大导师马拉列车了。
    合上这本书,就连刘备都想看看,这位博陵崔氏的大叛徒,到底长得什么样子。
    “死了。”崔州平回答。
    没错,这位崔寔,虽是崔烈的妹妹,年纪比崔烈小。
    可她十二年前就死了。
    死的时候,崔寔卖完了所有家产,什么都没有留下。
    不搞世袭继承,这人就是一个无产阶层啊。
    想到这里,刘备叹息。
    “这人要是活到今天。”
    “多半是太平道的好朋友。”
    “可能还能混成太平道渠帅,甚至副教主级的领袖。”
    刘备把书还给崔州平。
    崔州平告诉刘备,她家这本“庄园致富手册”,也就是《四民月令》在洛阳卖得很好。仓库堆积的稿费,早就多得花不完。
    可老妈崔烈还是要花一千万买个三公。也难怪,崔州平要骂老妈“铜臭”!
    听到崔州平说起《四民月令》的热卖,刘备闭上眼睛,更觉讽刺。
    也许崔寔做梦也没想到。她这本用来打醒统治者的《四民月令》,非但没帮助到可怜的老百姓。反而,越来越多的士族,按照这本《四民月令》调整自己家的庄园经济。
    大汉的土地兼并,可能也因为这本书的流传,而越来越严重。
    哪怕,三国归晋,晋承汉统,统一天下。
    这种经济体制也未能改变,最后也因为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庄园经济”与“世家大族”,等多种因素合力,使得神州大地走到了崔寔所描述的“末世”。
    南朝,不得不,“王与马共天下”。
    北朝,也是“范阳卢、博陵崔、太原王、荥阳郑”四大家族的半边天。
    号称史上最强皇帝的李二,偶尔也不得不对“崔卢”低头。
    可以说后面七百年。
    卢植老师的后代,崔州平的后代一直是金字塔尖的那群人。
    卢植老师在看到《太平要术》之后,怀疑太平道的背后,极有可能是博陵崔氏,这是有道理的。
    毕竟,崔寔在《四民月令》中主张的“齐人之术”,与张角《太平要术》中“兴国广嗣之术”的主旨最为接近。
    可以说,两人遇到,肯定会一见如故。
    想到这里。
    刘备累了,不愿多想。
    他扬起脑袋,看到崔州平那双温热湿润的眼睛。
    崔州平温柔的低下头,亲吻他的脸蛋。
    他知道,崔姐姐又想要了。
    然后,他扭头看向了藏在房梁上偷窥的张合猫猫。
    ——猫猫那家伙,又开始叼着我的袜子,流鼻血了。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2. [都市言情]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3.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都市言情]华娱从男模开始
  5.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6. [都市言情]重燃青葱时代
  7.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8. [玄幻魔法]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9. [都市言情]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10. [都市言情]讨逆
  11. [武侠修真]神话之后
  12. [都市言情]盖世神医
  13. [玄幻魔法]荒古武神
  14. [科幻灵异]异度旅社
  15.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16. [都市言情]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17. [玄幻魔法]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18. [历史军事]谍影:命令与征服
  19. [历史军事]我在现代留过学
  20. [综合其他]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21. [科幻灵异]天倾之后
  22. [玄幻魔法]猎妖高校
  23. [综合其他]割鹿记
  24.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