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综合其他 > 朱家小圣人 > 第九十五章 旧的终将落寞,针对朱橚的杀机

第九十五章 旧的终将落寞,针对朱橚的杀机

    中书省,政事堂。
    李善长不再穿着绯红官袍,取而代之的是自己的青色常服。仿佛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决断一切的宰相,而是一个行将就木的年迈老人。
    他不再端坐在椅子上处理朝廷公务,而是拿着毛巾仔细擦拭红木桌子,顺带着将桌上的公文和纸笔砚台都收拾好。
    擦完后他似乎是不满意,走到脸盆之前将毛巾洗干净后又擦了一遍。直到桌面看着崭新,才停了下来。
    胡惟庸从门外走进来,看到对方亲自擦着收拾桌子,“恩师,让我来吧。”
    对方只是摇摇头,将毛巾放在了一旁,“惟庸啊,这里老夫已经给你收拾好了。”
    对方摇摇头,有点迟疑地说道。
    “恩师,还不一定是学生呢,汪广阳资历比学生还要高一些,说不定。”
    李善长闻言只是笑笑,“老夫当了十多年的相国,这件事还是能看清楚的。”
    他转身将书桌上的砚台拿起,“老夫在这政事堂内,最舍不得的就是这方紫翠砚台了。
    还望胡相能够准许,让老夫能够带走。”,他的口吻不再是吩咐,而是请求。
    似乎已经认定胡惟庸就是下一任的中书省宰相,此刻正在移交权柄。
    “恩师!”,胡惟庸跪在地上诚恳地喊了一声。
    这些年李善长多用他来办事,其中有利用他的意思,可同时也教给了他很多。
    这一声恩师是他完全发自内心的尊重!
    “起来吧,起来吧。”,李善长将地上的胡惟庸扶起。
    “恩师,您要走了,可有什么要嘱咐学生的?”,胡惟庸感激对方能够不遗余力地将自己推上来,想要听听对方最后的告诫。
    “要想当好这个相国,首先就是要明白陛下的心思,还有就是六部和武。”,李善长刚要嘱咐些什么,可说到一半就停下了。
    “惟庸啊,你已经是中书省的宰相,可以独当一面了。以后有什么难题,不妨按照你的想法来办。
    老夫这些年说的话不全对,做的事情也不全对,你自己心中有数就好。”
    这是对胡惟庸的信任,相信他足够执掌中书省和六部。
    “恩师,学生以后有时间定去凤阳看望您。”
    “不,不是凤阳,是杭州。陛下赏赐了老夫一座大大的吴王府,这事我还没和别人说呢。”,李善长的脸上,看不出几分笑意。
    “杭州的吴王府?”,胡惟庸不由得多出几分诧异,李善长是濠州人,老家和凤阳差着几百里。
    “惟庸啊,当今的陛下是千年难遇的雄主,可在雄主下当宰相,不容易啊。”
    胡惟庸心中一紧,“学生明白了,以后定然事事谨慎。”
    “好了,用不着那么伤感,吴王府可立朝以来最大的赏赐,老夫这就去杭州享福了。”
    他端着紫翠砚台,拄着拐杖就向着外面呢走去。
    门外列队等候的是中书省的所有大臣,他们纷纷拱手说道,“见过相国大人。”
    见到此景李善长躬身,恭敬地对着所有人行礼道,“诸位这几年总是对老夫行礼,今日老夫得给你们还一个。”
    底下的大臣们,有装模作样的,也有真正惋惜怀念的。
    “吾等恭送老相国!”
    “吾等恭送老相国!”
    在众人的送别下,李善长左手拿着砚台,右手拄着拐杖缓缓地离开了中书省。
    夕阳西下,他的身影被拉的很长,颇有几分落寞之感。
    至此,刘伯温、宋濂,李善长这些立朝的老臣纷纷离开了朝堂。
    旧的终将落寞,属于他们的荣耀渐渐黯淡了下来。而新一轮的权利中枢,正在缓缓运转着。
    中书省内,政事堂内。
    新任的左都御史陈宁对着胡惟庸拱手一礼,“胡左丞,哦不,见过胡相。”
    “下官拜见胡相。”,旁边的右都御史涂节跟着笑着拱手。
    闻言的胡惟庸背着手站着,悠悠地说道,“两位,任命还没下来,你们的庆祝是不是早了些。”
    可他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外面有太监喊着,“圣旨到!”
    “这不就来了?胡相快去领旨吧。”,不止是陈宁,很多人都笃定定然是胡惟庸接任丞相之位。
    因为偌大的中枢,找不出第二个可与他比肩的大臣。
    在中书省所有大臣热切的目光中,太监陈保宣布了任命胡惟庸为左丞相的诏命。
    “多谢陈公公了。”,胡惟庸私下里毫不吝啬地递上了一张银票。
    对方却是没收,笑着说道,“胡相的好意咱家心领了,以后还望胡相多多照顾。”
    “魏鉴,替本相送送陈公公。”。
    平章政事魏鉴笑着招手,“陈公公请。”,他是胡惟庸的心腹之一。
    他此刻心中也高兴得紧,有几分弹冠相庆的意思,他盯上的是左丞的位置。
    院子内的众大臣,纷纷笑着给胡惟庸道喜。
    “恭喜胡相啊!”“贺喜胡相!”
    不同于热闹起来的中书省,翰林院就清闲得多。
    朱橚看着院中皆在的翰林,好奇地说道,“你们没去中书省给人道喜?”
    李谦只是拱手笑笑,“先生,并非我们不想去,只不过那里的人实在太多了。学生们想了想,既然挤不过他们,还是不去了吧。”
    这番对六部大臣赶趟儿的打趣,让朱橚不由得笑笑,“是啊,方才本王经过六部衙署,各部的主官可是都行色匆匆的。”
    闲聊几句后,李谦颇为郑重地说道,“先生,亚圣朱守斋离世了,消息昨日刚从绩溪县传来。”
    听到这话朱橚并不惊讶,上次和对方见面已然能看出对方大限已至。
    “唉,即便是亚圣也逃不过一个生老病死,用本王的名义送篇祭文过去吧。”
    一阵长吁短叹后,朱橚看向了眼前的李谦,“先不说这个,本王今日也要恭喜你,现在是翰林学士了。”
    李谦只是有点不好意思,“此等小事,何足先生挂念。还是国子监的事情重要些,学生已经安排好了,就看先生什么时候有时间?”
    “做一件事情,最好的时间有两个,一个是十年前,另一个就是现在。”,朱橚的嘴中脱口而出一句话。
    李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先生,那学生明天就安排,国子监的很多人可是等不及要听您的教诲了。”
    自从科举舞弊案后,科举就被暂时停止了,国子监的监生就成了为数不多地方新官吏的补充。
    朱橚想要从这方面下手,看看能不能把王方仁说的县令死局给破了。
    想要试试能不能让大明多些不贪污、不巴结上官的底层官吏?
    商量好具体时间后,朱橚就离开了翰林院向着东华门而去。
    他现在的官职是翰林侍读,给国子监的人讲课倒也合情合理。
    “踏踏!”
    马车在街道上行驶着,朱橚的心中正在思索着,明日要给国子监的人讲些什么。
    他们若是外放做官,只是几句响亮口号和道理可不管用。得想出切实有效的办法,让他们应对地方的那几个大难题。
    沉思的朱橚没有注意到的是,在自己经过的地方,有几个人目光灼灼地盯着他的马车。
    “不行,白天人太多了不好动手,只能挑选晚上。”,茶楼之上有人小声地说道。
    “而且还得是宵禁之后。”,他们在这里已经蹲点朱橚一月多。
    “周王身旁的禁卫太多了,最少也有五十个,无法短时间解决。”,第三人仔细数着马车前后的护卫。
    朱橚虽然没有挑选亲卫,可他从凤阳回来后,就求着朱标给他暂时配了两百名羽林卫在周王府。
    每次他出行多是带着上百号禁卫,最少也要五十人。
    “要不还是换个人吧,胜算只有三成不到。”
    领头的人摇摇头,“想办法吧,他是最适合的人选。”
    其余人不由得叹气,“弓弩我来解决,给我一月时间。”
    “动手的人我负责,四十天吧。”
    一场针对朱橚的谋划,在阴影下进行着。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2. [都市言情]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3.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都市言情]华娱从男模开始
  5.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6. [都市言情]重燃青葱时代
  7.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8. [玄幻魔法]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9. [都市言情]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10. [都市言情]讨逆
  11. [武侠修真]神话之后
  12. [都市言情]盖世神医
  13. [玄幻魔法]荒古武神
  14. [科幻灵异]异度旅社
  15.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16. [都市言情]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17. [玄幻魔法]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18. [历史军事]谍影:命令与征服
  19. [历史军事]我在现代留过学
  20. [综合其他]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21. [科幻灵异]天倾之后
  22. [玄幻魔法]猎妖高校
  23. [综合其他]割鹿记
  24.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