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综合其他 > 鸟丝奇遇记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可是这些是什么人?辽国的正规军,哦,不对,应该称之为契丹国的正规军。辽国是契丹人建立的,开国之初名为辽国,后来契丹本族的势力做大之后,竟然更名为契丹国了,不过他们还是沿用了辽国的国志,就连外交上,也是以辽国自称,只是在他们国内,契丹国这个名字才比较盛行。
    十万多人的骑兵部队,或许其中那些重装备的是步兵,但他们人人有马,甚至于说那些一人两马或三马的才是真正的骑兵。相比之下,赵羽手中的这些个骑兵还真叫一个可怜。
    不仅仅是骑兵步兵,就连攻城的云梯和楼车都有不少,只是打包在那些大型的咕噜车上而已。
    画面到此也就结束了,毫无疑问,这是他未来所要面对的挑战。
    “这是两个月后的情况,准确的说是69天之后的情况,能帮你的就只有这些了,我需要补充能量之后才能再次跟你联系了。”说完,石球就震动了一下在无声息。
    而此时的鸟丝(赵羽)正闭眼回忆刚才脑中出现的画面,如果没有出入的话,以他的计算,辽国的正规军会有十二人之多,并且那些在草原上劫掠的骑兵也应该有两三万人。总兵力十五万人是跑不了的。再看那龙撵大旗,恐怕不是辽皇亲征就是辽国太子亲征。
    是意外的变数么?或许吧,鸟丝并不这么认为,如果说全歼了人家两万多的牧民组成的散兵尤勇,辽国还没反应,那么大宋那些性格扭曲的文人们打脸一般的国书就是催化剂,让本就不平的国事变得更加波澜。这么打脸如果辽国还没点反应,呵呵他们下面的牧民还不得都造反啊。按照鸟丝对草原人的理解,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将所有闹事的部落全扫灭,因为他们违反了辽皇当初定下的规矩,不得未经批准就私自寇边。胜利了自然没啥好说的,但是失败后的结果却很严重。特别是在被大宋啪啪打脸之后,这些部族恐怕会在朔州草原上消失一空。如果是没有大宋的挑衅,他们部族中的妇孺兴许还有活命的机会,可是现在,毫无疑问,这种耻辱的部族是不能留下丝毫痕迹的,他们只会被当做垃圾一样的被铲除。
    怎么办?这个问题摆在了赵羽面前。时间不多了,只有69天了,两个多月之后,正好是来年的一月,开春之后,犀利的北风就会停歇,但是北方地区的低温并不会改变,被冻了一个冬天的黑水泽正好是最容易通过的时期。如果是搁在平常年份,哪怕能跑马了,也不会有草原人来打草谷了。一个是大宋的冬天已经过了差不多,人们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余粮本就不多,抢也抢不了多少。二个是面临着春天的来临,各个部落都要着手准备抢草场了,草原人自己的战争才真正开始,这个时候更加就不适合出兵去打草谷了。要不然打完草谷回来发现草场被别人抢了,损失更大。
    但是在辽国的动员之下,十几万的战兵很多么?不多,辽国在最鼎盛的时期,动员百万大军的事情干了就不是一次两次。不管是平推西北路的时候还是对抗大宋两次北伐的时候,动员能量可以震惊整个世界。百万级别的军队平推过来,你再强的城池也都是摆设。
    可是十五万人平推过来仅凭阳方口就能挡住么?
    能。
    凭借宋人当然是挡不住,但是如果加上鸟丝这个变数,挡住的可能会大得多。
    其实不用赵羽去动员,几乎所有的高级将领都清楚,他们未来肯定会面临辽国的疯狂报复。这一点中枢更是清楚的很,特别是那些啪啪打了人家辽国脸面的文官们清楚的很,他们的目的也是借辽国之手灭掉赵羽这个异类罢了。
    跟文官系统不同,大宋的武将们虽然权利没半点,但是对于军需以及军用物资的调配,他们却能让文官们插不上一点手。武将们跟文官不同,他们首先想的不是勾心斗角以及利益的来往,他们第一目标是胜利,其次才是利益分配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勾心斗角。
    宁武阳方两镇所要面临的挑战,他们这些跟辽国打惯了交道的武将们可以说已经预估出了大概,至少在西京大同府猫冬的辽国皇太子就肯定得给他老爸找回点脸面,驻扎在西京的十几万大军就算是来一半,再从周边动员一些军力,十万以上的规模肯定是少不了的。
    而想在阳方口和宁武军镇守住十万以上的辽国正规军,郡王赵羽所要面临的挑战将会是一次残酷的血战。阳方口可以守不住,但是能直接捅雁门关后门的宁武军镇却不容放弃。现在紧急的往那里调动军队或许还来得及,但是想说通那些文官们出具调动的命令,那就是扯淡了,他们不讨论个三五个月,或者辽国大军没打到家门口他们才不会去管你们呢。可是等他们反应过来之后,阳方宁武两镇估计早被推成平地了,就连雁门关能不能守住都成问题。
    不过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规模的调拨肯定是不可能了,他们能做到的只能是从各个军镇之中抽调一些还算精锐但无根基的士卒去补充阳方和宁武两镇。只要不超过50人以上的结队奔走,大宋的文官们就不会去管。
    当然还有一部分的厢军调动也不需要文官们下文书,一时间,沧州牢城营,登州黑山岛以及西军中的庆州军和延安府紧急动员。一时间,整个北地的大小豪侠们和脸上刺配金文的配军一起往宁武集结的景象到处都在发生。
    最近的太原府更加不会傻到让宁武和阳方自己去抵抗整个辽国大军,就连定武军司都很大度的调拨了一些守城器械。
    筑城、练军、造甲。
    一应的消耗品几乎不用赵羽去操心,每天都有从中原送来的军需物资,这些东西并不是中枢拨付的,而是兄弟军镇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每一个守镇一方的将军都不是草包,对于阳方宁武所要面临的压力他们十分清楚,也都能清楚的预见到。所以对于军部克扣了一些军需,他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埋怨,很痛快的就答应了。甚至一些边镇之中还挤出了一些能力出众的兵员以个人名义去千里支援。
    谢谢界外之瞳的月票。谢谢
    (本章完)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2. [都市言情]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3.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都市言情]华娱从男模开始
  5.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6. [都市言情]重燃青葱时代
  7.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8. [玄幻魔法]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9. [都市言情]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10. [都市言情]讨逆
  11. [武侠修真]神话之后
  12. [都市言情]盖世神医
  13. [玄幻魔法]荒古武神
  14. [科幻灵异]异度旅社
  15.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16. [都市言情]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17. [玄幻魔法]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18. [历史军事]谍影:命令与征服
  19. [历史军事]我在现代留过学
  20. [综合其他]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21. [科幻灵异]天倾之后
  22. [玄幻魔法]猎妖高校
  23. [综合其他]割鹿记
  24.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