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综合其他 > 小门小户 > 第 71 章 第 71 章
    这一天,算得上是宾主尽欢。
    内院里女眷们笑着说话,外院蒲家大少爷和陶砚先是相对无言,但慢慢的当话题转到农事的时候,又活络了起来。蒲大少爷读书不是很好,只考中了一个秀才功名,但于水利一途上倒是很感兴趣,两个人聊得兴致勃勃。
    中途两人还一起去给蒲夫人请安,说了几句话。
    蒲夫人看着如今陶砚的模样,也很是高兴,听说两人正在讨论石县水利的事情,忙道:“难为你们投缘,我这大孙子别的不爱,就爱捣鼓这些。快别在我这老婆子这里耽误了,你们干正事去吧。”
    她还跟蒲大少爷说他爷爷也就是蒲知府书房有好多农书,其中应是有关于这个什么水利的,让他去找来,两人一块看看。
    她还对丁氏道:“我家老爷年轻的时候,有什么不懂的,就爱翻书。”
    “如今也还是这样。”
    “被他带着,我儿子,我孙子都这样了。有一年守岁,他们几个想到了一件事,说来说去都说不明白,然后就一人捧着一本书,翻来覆去地找。”
    “把我们给乐坏了。”
    丁氏也笑道:“陶砚这孩子也是,之前他第一次去他岳父家,回来就翻箱倒柜。我问他在做什么,他说以前在书上看到一个接山泉水的法子,他记不太清了,所以要找出来看看。后来被他找出来了,也是捧着看了半天,还念念有词。”
    “那可是巧了,我们家别的没有,就是书多。”
    蒲夫人兴致正浓,说了几句话就催着他们出去,还让人去喊蒲知府回来,说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去问。
    柳二丫看到蒲夫人真如婆婆和陶砚说的那般是个善心人,不但没有看不起他们,还是一副热心肠,便也放松下来。吃饭的时候也是开开心心的,柳二丫还在蒲夫人的劝说下,喝了一小杯甜酒。
    “那个酒真好喝,听说是用梅花酿的。”
    回去的路上,一家人坐在车内,柳二丫拉着陶砚说话,“用过饭,蒲夫人还带我们逛了园子。他们家的园子真大,三个我们家都比不上,还得是加上后头那第二进的。可惜园子里没有梅花树,不然我就可以看看是什么花能酿出那么好吃的甜酒来了。”
    “倒是有别的花。”
    “大朵大朵的菊花,好些我都不认识呢。”
    “对了,我们吃饭的时候,桌上也有一道菊花做的菜。”柳二丫回忆着,“应该是用鸡蛋裹着炸的,黄橙橙像是金子一样,酥脆好吃。”
    丁氏笑着接话,“对,就是用鸡蛋裹着炸的,炸出来像金子一样,所以这道菜就叫做‘炸金花’。如今正是赏菊的时候,你若是喜欢那我们回家也可以自己做着吃。”
    柳二丫高兴,“好啊,娘那我们回家就试试。”
    一路上,柳二丫都在说话,她这是第一次去这种大户人家,总觉得有看不尽的稀奇。在别人家里的时候,她不敢这样说,于是出来的时候就说了个尽兴,即便是回到了驿站,她还说着在蒲家听到的事。
    “蒲夫人说,再过两日有庙会呢。不知道郡城的庙会和我们县里的有什么不一样,会不会一样的热闹。”
    “要不,我们去逛一逛吧?”
    “好啊。”陶砚点头。
    “我就不去了,你们小两口去吧。”丁氏摇头,“娘年轻的时候,就跟着唐家三小姐来过,后来嫁给了陶砚他爹,又跟着来了一回。”
    “郡城的庙会是比县里的热闹些,不过娘看过好几回了,也不稀罕。”
    “正好,你们两个一起去城隍庙拜拜菩萨,给菩萨上炷香再捐些香油钱。之前陶砚的婚事迟迟定不下来,我便去求了这郡城的城隍庙,后来还托人拿着你们两个的八字来算过,你们这回去就正好还愿了。”
    丁氏看着儿子,“你不是说魏大人给了你几日假吗,那你就带二丫在郡城逛逛吧,娘觉得有些累,就在屋里歇歇。”
    她一说累,陶砚和柳二丫有些紧张,“娘,你哪里不舒服啊,昨儿还好好的呢,要不要去找大夫来瞧瞧?”
    “不用,就是这些日子赶路多了,腿有些疼。”
    丁氏找了个位置坐下,朝他们挥手,“去给我提一桶热水来泡一泡就好了,我这是老毛病了。去年摔断的腿虽然好全了,但还是有些不太舒坦,大夫说好好养着就行。”
    两人这才放心下来,陶砚去厨房提水,而柳二丫则收拾着蒲家给的东西。
    陶家送了自家腌制的酸菜、熏肉、买来的干货、药材等等给蒲家,而蒲家则回了点心、布料、果物等等。柳二丫一件一件地收拾着,能久放的就装箱子里带回去,不能久放的比如点心就放在桌上,这两天要吃掉或者送人。
    然后看着看着,她在打开一个沉重的箱子时惊讶了。
    “娘,你看这是什么?”
    “好重啊,”柳二丫将箱子搬到了丁氏旁边的桌子上,“娘你看看,蒲夫人送了我们一箱书。”她翻看起来,“有新的,也有旧的,上面还有字呢。”
    丁氏好奇地拿了一本,“《易经》?”
    她侧着身子,一本又一本地把箱子里的书都拿了出来,开始还高兴着呢,后来表情渐渐地有些复杂。
    “娘,这里还有一封信。”
    “什么信?”陶砚正好提着热水进来。
    柳二丫扬了扬手里的信,“我刚才在收拾蒲夫人给的回礼,结果却发现了一箱书,箱子里还有一封信。”
    陶砚伸手接过,打开看了起来。
    然后看着看着,他的表情也有些复杂,“娘,二丫,这是蒲大人儿子写的。他说感谢爹当年救了蒲大人,他身为儿子,身无长物无以为谢,便把他这些年科举用过的书抄了一份给我们送来。”
    “若以后我们家有人走上科举一路,正好能用上。”
    “蒲大人的儿子?”柳二丫凑前去看,惊讶道:“我今天听蒲夫人说,她儿子前些年考中了进士,如今在京城做官呢。”
    “他居然抄了一箱子书给我们?”
    “是啊……”
    丁氏感叹着:“我瞧着从认字的蒙书,到四书五经都是齐的。里头还有他们父子俩写的一些文章,这也太贵重了。”
    她这回带陶砚和二丫来,没想过要从蒲家拿什么东西走。
    陶砚他爹死后,蒲家一直对自家多有照顾,说句实在话,就算当家的没死,自家也不一定能有现在的日子。
    所以,她从来没有教过儿子要以蒲大人的救命恩人自居。她一直跟儿子说的,便是他爹身为县衙的捕快,领着朝廷的饷银,那么当上官遇到危险的时候,自然是要挺身而出保护上官。
    领什么样的饷银,便要做什么样的事。
    陶砚他爹当时若是跑了,就连她也是看不上的,要狠狠唾弃。
    所以当陶砚他爹护着蒲大人身死后,她一方面难过,但另一方面,又觉得很骄傲,每次跟人说起也是与有荣焉。
    这次来,也是想着蒲家这些年礼物不断,显然是一直没有忘记这段恩情。但凭心而论,丁氏觉得,当年的救命之恩早就还清了。
    自家这些年还托人家的福,日子过得比别人家的要好,如今陶砚也有了差事、娶了妻,那正好过来让蒲大人和蒲夫人看看。
    让他们知道陶砚已经长成了大小伙子,成家立业,自家的日子也安安稳稳的,同时也安安人家的心。
    蒲大人如今都快六十了。
    是个好官。
    丁氏怀着隐秘的谁也没告诉的心思,想着蒲大人都快六十的人了,不好让人家一直惦记着救命之恩没还清,将来到了地底下还心中有愧。
    于是拖家带口就来了。
    但没想到,蒲家人还准备了这样的一份重礼。其他的布料、点心都只是寻常,只重了两三分,但这一箱子书,那是有钱都买不到的。虽然她没有读过书,只是在唐家的时候由嬷嬷教导着识了几个字,但也知道一个进士科举用过的书,有多重的分量。
    不亚于手把手教导了。
    蒲家这是不但想到了自家的现在,也想到了自家的将来啊。有了这一箱子书,以后自家子孙若是有那心思,便也能在科举上闯一闯。
    丁氏想到的东西,陶砚也想到了。
    他仔细地把这些书翻看了一遍,偶尔还会看着上面的注释出神,最后一本本地都收回了箱子里,整整齐齐地放好,再把箱子盖上。
    “娘,我们把这书带回去吧。”
    “好,都带回去。”
    丁氏点着头,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抹了一下眼眶。然后转头对上儿媳妇柳二丫的脸,她又笑了起来,“二丫,你不是想吃炸金花吗?”
    “走,娘带你做去。”
    她说着说着站了起来,“这菊花啊,除了炸着吃,还有别的吃法。加鸡蛋和面粉可以做‘菊花饼’,包在饺子里头就是‘菊花饺子’、还有什么‘菊花枸杞粥’‘菊花酥’、‘菊花糕’、‘鸡汤菊花豆腐’等等,多着呢。”
    “娘你不是腿疼吗?”
    柳二丫把她拦了下来,“今天还是歇着吧,我们改天再吃。陶砚把热水提来了,娘你先泡泡脚吧。”
    “对啊,哎呦我都糊涂了。”丁氏拍着自己的额头,转身又坐了回去,“哎,娘老糊涂了,把这事给忘了。”
    “那我们明天再吃。”
    “让娘给你做一席菊花宴,好吃着呢。”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2. [都市言情]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3.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都市言情]华娱从男模开始
  5.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6. [都市言情]重燃青葱时代
  7.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8. [玄幻魔法]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9. [都市言情]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10. [都市言情]讨逆
  11. [武侠修真]神话之后
  12. [都市言情]盖世神医
  13. [玄幻魔法]荒古武神
  14. [科幻灵异]异度旅社
  15.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16. [都市言情]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17. [玄幻魔法]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18. [历史军事]谍影:命令与征服
  19. [历史军事]我在现代留过学
  20. [综合其他]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21. [科幻灵异]天倾之后
  22. [玄幻魔法]猎妖高校
  23. [综合其他]割鹿记
  24.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