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综合其他 > 与前夫的重生日常 > 一一六章
    一一六章
    五年后。
    一个约莫四岁大的小姑娘牵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小男孩从廊下走过。两个小家伙身后跟着两个下人。
    小姑娘与小男孩都唇红齿白的, 两双眼睛又圆又亮,充满着灵气, 而且眉眼之间都有些相似, 一看便知是亲姐弟。
    “姐姐,走慢点,”身后的小男孩软软糯糯的朝着身前的姐姐说道。
    姐姐停了下来, 往回看向弟弟, 皱着小脸道:“你怎地走得这么慢,几天都没见娘亲了, 你就不想娘亲吗?”
    弟弟闻言, 重重地点头, 软软地道:“宣儿想娘亲。”
    姐姐转回身子继续牵着弟弟的小手往前走, 但脚步却放慢了许多。
    姐弟二人刚到门外, 房门就开了。
    月白色的衣角从屋里探了出来, 还未见到人,两个小孩的表情却是瞬间一亮,都奶声奶气的喊了一声:“爹爹。”
    顾时行从屋中走出, 手指放在唇上, 朝他们轻“嘘”了一声, 然后才转身把房门关上。
    关上房门后, 他才在两个孩子面前蹲了下来, 温柔地摸了摸他们的小脑袋,温声道:“娘亲刚喝了药, 才睡着, 等娘亲睡醒了再过来好不好?”
    苏蕴这几日染上了风寒, 怕把病气过给两个孩子,所以这几日都没敢见孩子。
    听到不能见娘亲, 两个小家伙的笑脸瞬间垮了,都委屈巴巴的扁着小嘴儿,眼眶还慢慢地红了,眼看眼泪就要决堤。
    顾时行安抚他们:“爹爹与鸢儿宣儿去做纸鸢,等娘亲病好了,我们再一起去放纸鸢,可好?”
    两个小家伙闻言,小脸上的委屈之色瞬间没了,都被期待之色取代,连连点头。
    宣儿口齿不怎么清晰地道:“我要和娘亲去放纸鸢!”
    顾时行笑了笑,然后起身,一边牵着一个孩子,朝着书房走去。
    过了约莫一个时辰左右,苏蕴醒了过来,听说儿女与顾时行都在书房中,便起身穿戴衣衫,也去了书房。
    苏蕴站在门口,望着父子三人,带着几分虚弱之色的脸上露出了浅浅的笑意。
    顾时行有所察觉,往门口望去,与妻子对上视线,也露出了一抹笑意。
    他与两个孩子温声道:“娘亲来了。”
    两个孩子蓦地抬起小脑袋往门口望去,见到了几日没见到的母亲,兴奋地起身,迈着小短腿朝着母亲跑过去。
    年纪小一些的宣儿跑得踉跄,慢了许多,等娘亲抱着姐姐的时候,他也急道:“宣儿也要抱,宣儿也要抱。”
    苏蕴笑着蹲下身子,把儿子也揽入了怀中。
    鸢儿在母亲的怀中蹭了又蹭,撒娇道:“鸢儿想娘亲了。”
    宣儿也跟着姐姐说:“宣儿也想娘亲,很想很想。”
    苏蕴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顾时行过来,把女儿抱了起来,苏蕴则抱起了儿子。
    她问儿子:“你们在做什么?”
    宣儿兴奋地挥着手指着桌上还没做好的纸鸢,用奶声高兴地道:“做纸鸢,和爹爹娘亲一起去放纸鸢!”
    苏蕴望向顾时行,好笑道:“这几日你就是这么哄他们的呀?”
    顾时行轻笑道:“不然他们日日都闹着要去找你。”
    这几日,顾时行带着他们去喂鱼,种花,写字画画,都是为了让他们不闹着找娘亲。
    顾时行走到了她身旁,空出了一手,朝着妻子伸了过去。
    宣儿虽看着白白胖胖的,但却不是很重,苏蕴单手抱一会还是可以的。
    让宣儿搂住脖子后,她含笑地把手放在了他的掌心中。
    抱着一双儿女,从书房中走了出去。
    走在廊下,苏蕴道:“静王妃给我写了信,与我说他们在岭南过得极好,还说我们下回回岭南的时候,她来陵川寻我们。”
    静王是静王,静王妃是静王妃,苏蕴从不混为一谈,所以回到了金都后,苏蕴便常与静王妃有书信往来。
    静王妃曾与苏蕴说过,她给静王安排了几房外室。因她不能让自己的儿女有任何威胁存在,所以她的意思是他可在外头养外室,但不可接到府中来,而且养外室可以,但也不允诞下子嗣。
    可静王却是发了好一通的火,硬是要回房睡。
    在房中她从不让他上榻,他也就睡在软塌上。
    就是那几房未曾见过的外室也被他暗中打发走了,静王妃几番思索,觉着他是犯贱了,他对她上心了。
    她不想年纪轻轻就守活寡,她要为自己谋划,也要为儿女谋划,所以她不打算僵持太久。
    她与静王约法了两章,他只有初一十五才能回房与她同房。二则不能与别的女子同房,若是他想养外室,那日后便只做一对表面夫妻,井水不犯河水。
    苏蕴从信上的直言片语上可以感觉得出来,静王妃在这夫妻关系之间,已隐约站在上边的位置。
    静王妃也不会再把心交付到静王的身上,也不会再让自己再受气。
    天家的婚事比不得平民百姓家的婚事,平民百姓易和离,可这天子定下的婚事,除非是天子有令,不然谁都不能轻易说出和离二字。
    静王妃在不能选择自己婚事的情况之下,她选择了一条对自己最为有利的路来走。
    顾时行道:“我们也许久未回陵川了,这一年重阳,我与你带着孩子们一起回去,可好?”
    因五年前的事情,苏蕴隐隐有些抵抗回陵川,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也看开了许多。
    苏蕴点了点头:“那今年我们便回去吧,顺道去瞧一瞧母亲。也不知母亲离开了金都后,在南方过得惯不惯。”
    顾时行淡淡一哂:“你母亲不是一人,身旁也有人照顾,莫要太过担心。”
    听到这话,苏蕴喟叹了一声:“谁又能想到母亲竟还会与那宋大人再续前缘?”
    三年前,曾与母亲有过婚约的宋大人到了金都。许是听说小刘氏已经从苏府出来了,便让人打探了消息,知道小刘氏所在,也就去瞧了一眼。
    不承想却与小刘氏碰面了。
    小刘氏与他一句话都没说,相望许久就回了院子中,当晚哭了一宿。
    等苏蕴去看望母亲的时候,何妈妈才与苏蕴说小刘氏在与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见过面之后,便一直闷闷不乐,时常一个人坐着发呆。
    苏蕴与顾时行说了这事,夫妻二人琢磨了许久后,都不约而同地觉得那人就是曾与母亲有过婚约的宋家大郎。
    夫妻二人斟酌了许久,顾时行与苏蕴都觉得先查一查那中年男子是不是宋家大郎,再说其他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宋家大郎估摸着早就已经是有家有室了,苏蕴是不愿母亲再做小的,所以若真的是宋家大郎,便让他不要再来打搅。
    顾时行很快便查到了消息。
    那人确实就是曾与小刘氏定亲的宋家大郎,现为知县,此番上金都是来述职的。
    调查得知,那宋知县在十年前因政事被牵连入狱,怕连累家人,便与妻子和离了。
    四年后查清真相,官复原职。
    便是官复原职,但先前的妻子也已经带着儿女另嫁他人了。
    至此孤家寡人一个。
    苏蕴与顾时行去见了那宋知县,她与他说了母亲遭遇之事。
    宋知县听到曾与自己定亲的姑娘并非是爱慕虚荣才与自己解除婚约,而是因被姐姐陷害才如此,恍惚了许久都未能回神。
    许久后,他才哑声道:“我母亲嫌你母亲无父无母,长姐又是妾室,所以在收到刘家长女书信,说你母亲已准备入苏府为妾后,便是在我不同意之下,也开始张罗着我与表妹的婚事,后来我并未与表妹成亲,而是去做了知府幕僚,直过了五年才成的亲。”
    话到最后,语声颇为自责:“我从不知道你母亲竟然……遭遇了这些。”
    苏蕴轻叹了一声,道:“这也是母亲的心结,若是宋大人得空,可否见我母亲一面,与她解释当年之事?”
    宋知县点了头,很是愿意。
    后来两人见面了,也相互释然了当年的事情。
    再接着宋知县离开金都。不过即便回了县城,可却是每隔个半年左右,休沐时都会来一回金都。
    这一来二往就过去了两年,宋知县是什么样的心思,苏蕴心里清楚。
    因她想要母亲下半辈子有一个依靠,而那宋知县人品不错,且一双儿女也大了,所以苏蕴与顾时行商议过后,便暗示了宋知县,他们不会干预他们两人的事情。
    最终,在一年前,宋知县向小刘氏提亲,磨了小半年小刘氏才同意的。
    如今小刘氏与宋知县成亲半年,也离开了金都。
    因尚要给苏父脸面,所以在金都未曾摆酒,只是回去县城摆了几桌喜酒。
    苏蕴与顾时行都去了,但未曾在大庭广众之下露面,唯有把母亲与侯府的关系隐瞒下来,母亲才能在这县城过上安稳的日子。
    顾时行把女儿放到了地上,再把妻子怀中的儿子也放到了地上,牵着他们的小手,与妻子道:“我与你也能再续前缘了,你母亲自然也可以。”
    苏蕴想了想,问:“若是我始终嘴硬不肯嫁给你,你又当如何?”
    “我便等着你,你若是执意做姑子,我便每月都去姑子庙,你若是要嫁旁人,我便去抢亲,把你……”
    “把我怎么样?”苏蕴微微睁大眼眸,好奇地问。
    顾时行脚步顿下,朝她招了招手,苏蕴附耳过去,听到他的话后,随即瞪了他一眼:“你若是敢,我就真的一辈子不搭理你了。”
    底下的两个小家伙睁着两双茫然的大眼望着自己的爹爹和娘亲,鸢儿扯了扯爹爹的手,待顾时行望下来之际,她声音软糯地问:“爹爹与娘亲说了什么?”
    顾时行与她一笑,道:“是小孩子不能听的话。”
    苏蕴伸手,暗暗地掐了他一下,让他不要与孩子说有的没的。
    谁能想到与孩子笑得这般温和的人,方才竟说——若是她另嫁他人,他便抢亲,再把她关起来,他也一辈子不娶妻,只愿与她做野鸳鸯。
    亏他还真敢说出来。
    顾时行抬起目光,目光缱绻的望向苏蕴,温柔低声地道:“我以前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在意,实则是个偏执的人,此生非你不可。”
    苏蕴无奈一笑,轻嗔道:“都这么多年夫妻了,莫要说这些让人肉麻的话,且孩子都在呢。”
    虽然现在她不过是二十多的年岁,他也不过是而立之年,但这辈子六年有余的夫妻,加上上辈子的四年,都已是十年的老夫老妻了。
    “爹爹娘亲,什么是肉麻的话。”小宣儿好奇地问。
    苏蕴轻瞪了一眼顾时行,然后才低下头,温柔地与儿子解释:“就是不能随便与别人说的话,宣儿也不能随便问别人这个问题,知道吗?”
    小宣儿年纪小,可却格外的乖巧,听娘亲这么说后,重重的点了点头“嗯”了一声,软软地道:“宣儿不问别人。”
    苏蕴又望向女儿。
    鸢儿也点头:“我也不问别人。”
    苏蕴刚刚松了一口气,却听四岁左右的女儿说:“我知道什么意思,才不要问别人,肉麻的话就是爹爹抱着娘亲不停地说喜欢娘亲,说娘亲好看。”
    苏蕴一窘,忙道:“这话不能与别人说,知道吗?”
    鸢儿捂着自己的嘴巴,点头。
    苏蕴呼了一口气,才抬头恼怒的望了一眼顾时行。
    前一段时日,鸢儿和宣儿闹着要与爹娘一块睡,她便依了。
    谁曾想顾时行晚间做了梦,醒来后,便抱着她说了那样的话,等到夫妻二人反应过来女儿是睡醒着的时候,便与女儿大眼瞪小眼了好一会。
    因所有肉麻的话都被女儿听了去,苏蕴也羞恼了许久。
    顾时行浅笑的揉了揉女儿的小脑袋,然后才与苏蕴说:“母亲说你身子也差不多好了,今日便去她的院子一同用晚膳。”
    苏蕴看了眼天色,也觉得差不多时辰了,就道:“那我们便先过去吧,也好让鸢儿与宣儿陪父亲母亲说一说话。”
    一家四口去了父亲母亲的院子。
    才入院子,顾夫人就听到他们过来了,就与丈夫出了亭子。
    两个小家伙喜欢和蔼可亲的祖母,也喜欢虽不苟言笑却细心的祖父。
    所以见到祖母和祖父,都松开了爹娘的手,朝着祖父祖母跑了过去,扑通地就扑入了祖母的怀中,都亲了亲祖母的脸颊,然后又全扑到了祖父的怀中,闹着要抱抱。
    顾侯只好把两个孙子一块抱了起来,一边手臂环抱一个。
    苏蕴与顾时行望着欢笑的儿女与父母,夫妻二人脸上的笑意也更加的浓了。
    而后随在父母的身后,往厅中走去。
    院子外边的黄昏正好,把一家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可却又是融合在一块的,很是融洽。
    院子中隐隐有孩子的欢笑声传出。
    侯府在这几年间,似乎因为这两个孩子,越发地热闹了。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魔法]大荒剑帝
  2. [玄幻魔法]武道丹帝
  3.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
  4. [玄幻魔法]万神主宰
  5. [玄幻魔法]明尊
  6. [玄幻魔法]吞噬古帝
  7.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8. [武侠修真]玄鉴仙族
  9.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10. [历史军事]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11.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12. [都市言情]至尊战王
  13.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4. [玄幻魔法]大道之上
  15. [玄幻魔法]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16. [武侠修真]神话之后
  17.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8. [武侠修真]叩问仙道
  19. [玄幻魔法]陆地键仙
  20. [玄幻魔法]我用阵法补天地
  21. [玄幻魔法]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22. [武侠修真]武圣!
  23. [玄幻魔法]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24. [历史军事]大清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