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综合其他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 第4章 永历?光烈
    大明隆武二年,同时也是满清顺治三年
    十一月初四
    在肇庆城外一处刚刚垒起的高大土台上
    在古典曲乐声中,李炎在祭坛前献上三牲,焚香祭拜上天,仪式隆而重之。
    圜丘告祭礼成之后,礼官遣校尉设金椅于郊坛前之东,南向,设冕服案于金椅前。
    然后是瞿式耜这个首辅,率领所文武大臣、望座位跑奏曰:“告祭礼成,请即皇帝位”。
    这时,一众文武大臣上前,将李炎拥至龙椅处坐下,所谓“拥立之功”就是这个意思。
    李炎坐定之后,百官先排班,执事官举冕服案、宝案至前。瞿式耜诸大臣奉衮冕跪进,置于案上。接着由瞿式耜、吕大器、陈子壮、张同敞、陈邦彦这些最重要的文武大臣取衮冕加于圣躬。
    瞿式耜等人帮李炎穿戴好衮冕,然后退入班,通赞高唱:“排班”。排班齐后,众大臣鞠躬,奏乐。然后众大臣三拜,平身,乐止。
    然后再三拜,平身,乐止。通赞引瞿式耜至皇帝宝座前,通赞唱:“跪,搢笏”。
    瞿式耜搢笏,“笏”就是官员上朝用的笏板,古代官员的官服没有口袋,于是将笏直接插在腰带上,叫“搢笏”。承传唱众官皆跪。
    捧宝官开盒取玉宝(即传国玉玺,当然是自己刻的)授予瞿式耜,瞿式耜捧宝上言:“皇帝登大位,臣等谨上御宝”。
    李炎颔首示意,然后尚宝卿受宝,收入盒内。通赞官唱:“就位,拜,平身。”百官按通赞指引拜、平身。
    通赞官再唱:“复位”,引礼官引宰辅自西复归原位。
    通赞官接着再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搢笏、鞠躬、三舞蹈、跪左膝、三叩头、山呼万岁、再三呼、跪右膝、出笏”
    一众大臣颇是手舞足蹈了一番,然后三呼万岁。
    山呼之后,新皇解严,通赞唱:“卷班”。百官退下,礼毕。
    按照旧礼,这个时候应具卤薄导从,皇帝率领大臣前往太庙,奉上册宝,追尊四代考、妣,告礼节性社稷。
    可是现在情况就比较尴尬了,因为哪来的太庙啊?太庙在北京呢!早就成了满清的太庙了!
    所以按道理这时典礼也就基本结束了。
    可突然,让百官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
    只见一身黑色衮服、头上戴着十二旒冕冠的李炎在祭天土台上面向北方,合手屈膝下拜。
    “不孝子孙朱由榔,未能保全宗庙、安抚社稷,乃至于祖宗蒙胡虏之辱;社稷遭涂炭之祸。”
    “是以请罪祖宗,愿能庇佑不孝子,兴师伐罪,重祭宗庙,以祀社稷!”
    随后俯首深深一叩。
    诸臣见状,也纷纷面北而跪
    那里有大明三百年的社稷宗庙,有历代先君的陵寝,还有崇祯、弘光、隆武三位先帝殉国的地方……
    大明开国以来第十九位皇帝;南渡之后第三位皇帝
    光烈皇帝朱由榔于隆武二年十一月初四正式即位!
    ……
    “消息来源可准确?”
    “确实无误,满清已任命佟养甲为两广总督,令李成栋为两广兵马提督。看样子就是要图谋两广了。”
    不是很宽敞的临时殿中,兵部侍郎张家玉正向李炎汇报关于满清的最新动向。
    “好啊,朕还没找到他李成栋那,他自己倒是送上门了,也好。”
    之前李炎不是正愁少一场胜仗来巩固地位吗?这下子仗就来了。
    李炎记得,历史上李成栋、佟养甲二人就是今年十二月时趁南明内讧,偷袭广州。
    这李成栋在清军中虽没有吴三桂、孔有德、耿精忠那般权势地位,但在后世却颇为有名。
    因为他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主要谋划者与实施者!
    要是不给他宰了,老子还算啥穿越者?
    “诸卿觉得如何?”
    李炎对着殿中众位臣工问
    “陛下的意思是?”吕大器拱手
    “朕想歼灭此二獠!”
    “佟、李二贼虽受命南下,但恐怕也会自潮州开始,步步为营,一州一府地推进,且我军战力本就不及,守土已是勉强,恐怕很难抓到歼敌之机啊。”
    吕大器不愧是带兵多年的地方督抚,对于军事颇有自己见解。
    “朕欲诱敌深入,聚而歼之。”
    “这......清军屡胜之师,必定骄纵,诱敌自无不可,然而何等诱饵方能让其深入我地呢?”
    李炎闻言低头沉思
    历史上,李成栋是先趁两帝内讧时攻克了潮惠二州,然后缴获惠潮道官印,骗开城门,率军假扮商人杀入。
    而现在,李成栋还没来广东呢,自己已然登基,也没什么两帝争统了。
    潮惠道官印......内讧.......
    张家玉见皇上疑难,倒是拱手禀道
    “陛下,若李、佟二部果真轻装快速南下,那臣倒是知道一地可以作伏击。”
    “何地?”
    “惠州府博罗县,此地有博罗山,道路由两山间延出,又处潮惠至广州要道间,可伏之。”
    如此,歼敌地点也选好了,就差如何才能让李成栋像历史上一样来偷袭广州了。
    内讧......
    他眼睛突然一亮,转头对瞿式耜问道
    “绍宗之弟是否尚在广州?”
    绍宗就是隆武帝的庙号,绍宗之弟就是后世与朱由榔抢皇位的朱聿鐭。
    ......
    一番商议之后,众臣有些迟疑
    “陛下,这,恐怕有损天家颜面啊!”
    瞿式耜还是难以接受
    “什么天家颜面?只要能打胜仗,什么颜面都有了,要是亡了国,什么颜面都是屁话!”
    众臣无言,说的也是,如今情境都不是北伐夺回社稷的问题,而是要保证别被清军赶下海成为南宋第二的问题。
    李炎的计策很简单,没有内讧,那就造出一个“内讧”来!引李成栋上钩。
    没道理后世他胆子都这么大,现在胆子就小了?不能够啊。
    李炎将这事吩咐给张家玉做,不过倒是还有一位新晋的年轻兵科给事中自告奋勇。
    李炎好奇地问了他名字
    那年轻人答道“王夫之”
    李炎愣住了,这就是传说中明末三大思想家之一?
    曾几何时,李炎也被那些所谓“公知”忽悠过,说什么近代进步启蒙思想是西方独创,中国古代从来没有出现过如西方启蒙运动那样的思想解放。
    直到他知道了明末清初那群特立独行的“遗民”们,王夫之的“唯物论”,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经世致用”,还有朱舜水、唐甄……
    中国在十七世纪时同样出现了一批具有启蒙思想的伟大先驱者,近代科学与人文主义的火花同样在中华大地上跳动着。
    直到满清军事专制的到来,彻底扼杀了这一切。
    可笑的是两百年后,当日本完成明治维新,彻底赶超清朝后,当好奇的中国人了解日本明治维新历史时,却发现日本维新运动的先驱大多是这些明朝思想家的崇拜者……
    想到此处,李炎点头同意了王夫之的请求。
    之前陈邦彦所说的余龙部近两万人已经收归建制,李炎封余龙为广州总兵统辖该部,并归广东巡抚陈邦彦督抚。
    同时那三千乡勇李炎则与从广东原有的两万官兵中选出的两千青年精壮合编为一营,作为御前亲卫军。
    比起那些在军队里混久了,油滑世故的官军士卒,李炎更喜欢这种刚刚从乡村招募而来的青壮,虽然缺乏训练,但却朴实可靠。
    当年戚继光在浙江征兵时,也是只招工农出身的士兵,就是因为性格坚韧朴实,不爱偷奸耍滑。
    至于战斗力,只要保证纪律训练,这年头有样东西叫火器!
    事实上无论明军还是清军,此时军中火器装备率都是很高的。
    李炎已经决定将军中火绳枪集中装备给这支部队。
    接下来就是厉兵秣马,待略施小计后,李成栋中招了!

热门新书推荐

  1.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2. [玄幻魔法]我有一身被动技
  3.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4. [玄幻魔法]神农道君
  5. [综合其他]元始法则
  6. [都市言情]巅峰学霸
  7. [都市言情]重回1982小渔村
  8. [武侠修真]彼岸之主
  9. [都市言情]1979黄金时代
  10. [都市言情]重燃青葱时代
  11. [综合其他]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12. [武侠修真]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13.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4. [网游竞技]非正常美食文
  15. [武侠修真]五仙门
  16. [科幻灵异]机战:从高达OO开始
  17. [综合其他]红色莫斯科
  18. [网游竞技]玩家请上车
  19.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
  20.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21. [都市言情]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22. [综合其他]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23. [武侠修真]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24. [都市言情]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