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综合其他 > 我在明末当太子 > 第222章 疑惑的郑森
    看着面前的陛下。
    此时眼前的王承恩感觉微微有些陌生,要知道,眼前的陛下,碰到这种事情,一般都是将问题推脱下去,说是哪个大臣的问题。
    王承恩几乎没有听陛下说过,这件事是自己的问题。
    但是眼下,陛下居然这么主动的说这是自己的问题???
    陛下的变化怎么这么大??
    王承恩有些茫然。
    但是虽然心中有些茫然,但是王承恩还是朝着眼前的崇祯皇帝跪伏了下来。
    “陛下千万不要这么说!这种事情,本就是那个起义军的问题,若不是他们起义,天下百姓也不至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一切,全都是他们……”
    “呵”
    崇祯皇帝苦笑了一声,他微微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朝着面前的王承恩说道:“天下百姓是没有罪的!
    有罪的,从来都是朕,是朕手底下的朝廷!都除了问题!百姓活不下去,才会被有心人给蛊惑,才会起义,如果能够让老百姓都能够吃得上东西,老百姓还有可能起义嘛??”
    听到崇祯皇帝的话,王承恩愣了一下,他不敢搭话。
    此时崇祯皇帝继续自言自语道:“其实这些百姓造反,我倒是很能理解!是朕做的不够好啊!”
    崇祯微微叹了口气。
    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此时崇祯朝着面前的王承恩问道:“那四川的局势呢??”
    “启禀陛下,黄得功将军和秦良玉将军二人联手,也算是稳住了局势,眼下虽然献贼占据了重庆,但是他几次攻向程度,都被二位两军联手给打了回去!所以,目前四川的局势还算平稳!”
    “恩!”
    听到王承恩的话,崇祯皇帝点了点头。
    “继续关注,一旦是四川那边的局势有什么变化,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我!”
    “是!陛下!”
    而此时,江南的舆论场,却因为一张报纸,瞬间哗然一片。
    这张报纸就是皇明科学通报。
    这是皇明至诚大学建立的以一家报刊,主要是为了科普而设立的,本来一直都没有什么波澜,眼下却突然之间因为一篇文章,瞬间爆火。
    因为文章标题是,亩产超过七十石的新式农作物红薯对于农民的意义!
    这篇文章,瞬间让整个江南舆论都哗然一片。
    亩产超过七十石???
    真的假的???
    所有人的眼神之中都露出了疑惑的神色,这个红薯又是什么??
    江南的民众眼神之中都充满了好奇之色。
    亩产七十石,这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哪怕是从来没有种过地的人都知道,哪怕是最丰收的年份正常的粮食一年也最多可以收获三四石粮食一亩地!
    这已经是很不不错了!
    七十石是什么概念??
    这岂不是说,所有人都不可能再挨饿了??
    江南的士子眼神之中都露出疑惑的神色,这个报纸一传十,十传百,购买的人非常之多。
    有些人特意买了这个报纸来看。
    真的有什么粮食能够做到亩产近七十石??
    真的假的??
    几乎是所有人都抱着这样的想法看到了报纸,看到了里面关于红薯的介绍,很多人都是心中一动,开始派人去山东,了解一下真实情况。
    如果是真的,这可能真的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而这篇文章写的非常的详尽,详实,而且言语平铺直叙,娓娓道来,言辞简洁直白!
    让所有人都大概了解了一下这个东西,所有人的眼神之中都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对于百姓来说,这个东西,真的非常的重要。
    虽然这个红薯还是有不少的缺陷,比如不能多吃,多吃了会排气。
    但是他的优点,真的是足以掩盖掉他这么一点点的缺陷,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唔够掩盖掉。
    这篇文章不仅介绍了一下这个红薯的优缺点,更是由这个红薯,然后开始推导到格物致知!
    如何格物,那是一道方法论,和王阳明之前的格物不一样。
    真正的格物,是要观察万物,要体察万物,要了解万物,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想要成为圣人,必须要洞察事物的本质,了解物质发展的规律,利用这些规律,让天下苍生过的更好!
    这才是新的圣人之道!
    看完了这个新的格物论,几乎是所有的江南士子,眼神之中都露出感慨的神色。
    当然,也有人例外!
    比如钱益谦。
    “哼!”
    钱益谦将自己面前的这篇文章丢在了桌子上,他的眼神之中闪过一丝冷色。
    “什么狗屁文章,前面倒是说的不错,的确很有意义,这个红薯,恐怕可以让不少人能够活下来去,这算是一件功德!
    但是什么格物致知,朱子的格物致知,居然被他用在了此处!简直是有辱斯文!”
    钱益谦有些生气,但是这次的生气却没有之前那么的生气。
    “唉!太子殿下如今一直在亲近这些喜欢使用奇技淫巧的人,却忽略了一些真正贤明的人,真的是%……”
    钱益谦叹了口气,就在这个时候,此时坐在钱益谦旁边正在做功课的郑森眼神之中带着不解之色,看着眼前的眼前的钱益谦稍稍迟疑了一下说道。
    “老师,我听家父说,太子殿下在山东这样做的很不错啊!很多的老百姓都由饭吃,有衣服穿,而且还有书读,这不是非常复合天下大同的理念吗??”
    郑森眼神之中带着不解的神色看着面前的钱益谦问道。
    “这不是太子殿下重视技术的重要原因吗?”
    “不是这样的!”
    钱益谦微微叹了口气。
    他看了一眼面前的郑森说道:“太子之所以能够在山东做的那么好,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江南的很大一部分税收都给了太子殿下,所以山东能够发展的那么多,那么多人都有饭吃,而且有学可以上。
    但是等有一天,太子殿下需要治理这一整个大明了,到时候,太子又要从哪里改弄到钱和粮食呢??”
    钱益谦看着眼前的郑森淡淡的开口道。
    “你还年轻,做事情不要只看到表面,有些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

热门新书推荐

  1. [都市言情]讨逆
  2. [都市言情]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3. [玄幻魔法]修罗武神
  4.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5. [都市言情]国潮1980
  6. [玄幻魔法]九龙归一诀
  7. [都市言情]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8. [网游竞技]玩家请上车
  9.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10.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1. [网游竞技]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12. [玄幻魔法]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13.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4. [玄幻魔法]异度荒尘
  15. [玄幻魔法]九星霸体诀
  16. [历史军事]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17.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18. [玄幻魔法]普罗之主
  19. [网游竞技]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
  20. [玄幻魔法]陆地键仙
  21. [历史军事]晋末长剑
  22. [玄幻魔法]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23.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
  24. [都市言情]盖世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