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综合其他 > 请神敕令:开局真武大帝 > 第139章 离开
    徐磊配合青州军大败林袁泷大将的消息已经传开。
    林袁泷一路仓皇逃窜。
    徐夜也在前线屡战屡胜。
    一些小城几乎不用攻打,光是站在门下,守将就开城献降。
    毕竟林袁泷大败的消息早已经不胫而走,还有谁会为了他而卖命呢。
    不出三日。
    徐夜随着大部队来到了武关。
    此时的武关各方面已经重新建筑,城防方面做的更加坚实。
    高岩一去不回不知所踪。
    徐磊反而将这座坚城打理的更加稳妥。
    徐夜进城后第一件事就是任命徐磊为正式的武关将军。
    以前的徐磊虽然总领武关城防,但毕竟只是个挂名的。
    但如今,他也算是如愿以偿。
    其余胡言等一众将领,也都被徐夜大大盛赞并且上报给朝廷。
    一一嘉赏不在话下。
    “林袁泷已经逃窜到了麟州边境,现如今正坚守着一座荒城。”
    有士兵飞马来报。
    徐夜望着裴落笑道:“林袁泷算是走投无路了,这场战事,终于是告一段落了......”
    裴落伸了个懒腰,淡淡道:“再过几天我就要会武当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徐夜无奈摇了摇头道:“我自然是想与你一起去,只是朝廷的意思是战胜后需立即启程回京述职。”
    裴落摆了摆手,“无妨,先干正事......”
    却说北凉方面,却到了如火如荼的境界。
    就连北凉王陈义羽听说了徐夜的战绩也有些心动,已是多次上书请求皇帝让徐夜去往凉州。
    没什么别的,就是缺人!
    尤其是却将才!
    眼下。
    北蛮大举进攻,势如破竹。
    三线大军合计八十万,朝着北边就死死咬过来,就像要生吞了北凉一样。
    仅有二十万大军的北凉显然有些吃力了......
    北凉凉山前数百里。
    这里远看就是一片平平无奇的树林,可是细看却发现林中有着些许异动。
    目光拉近,只见林中密密麻麻的坐着数千棕甲士卒,人人脸上风尘仆仆,一看就是行军已远。
    棕色的战马用树枝遮挡,马蹄之上裹着厚布,防止闹出动静,一队队精锐斥候游弋在密林的边缘,阴冷的双眼警惕的看向四周。
    大军阵中,北蛮大将拓跋朱瓦端坐在突出地面的青灰石块之上。
    他面色阴翳,数名校尉围坐在身旁。
    几人之间有一张地图平摊在草地之上,众人在小声地议论着什么。
    不一会,一骑快马从远处驰入林中,一名士卒翻身而下,快步走到拓跋朱瓦的身旁,单膝跪地:
    “将军!大营据凉山大关十里扎寨,攻城日久,双方伤亡颇大。
    但如今威武大关依旧掌握在我们手中。”
    拓跋朱瓦微微点头,并不答话,身旁一名校尉看向士卒问道:“他大营有多少人?一路上可曾遇见宇文大军的哨骑?”
    “从营房规模判断,估算大概在五万上下,几乎以步兵为主,鲜见骑兵。”斥候低头应答道:“路上也没有遇见一骑哨马,更别提大队的斥候了。”
    校尉摆了摆手,斥候便悄悄退了下去。
    “呵呵,将军。”
    那名校尉转头看向拓跋朱瓦笑道:
    “没想到这个岳流云这么松懈,竟然连最基本的巡查都没有,真是天助我也啊。”
    一旁的几名校尉也纷纷点头,面露喜意。
    “哼!”
    沉默了许久的拓跋朱瓦一声冷笑:“他自以为隔着个凉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大摇大摆的在凉山大关外扎营,丝毫不加防范视我大军于无物,这种人也能领军?
    这次就让他知道我们的厉害!”
    众将轰然大笑,确定了没有探马,大家终于稍微放松了一点。
    “我军还有多久能到?”
    止住大家的笑声,拓跋朱瓦的询问声再次响起。
    一名校尉起身答道:
    “预计傍晚时分三万步卒就能赶到战场。”
    拓跋朱瓦面色不变,挥了挥手:
    “那好,大家就先下去休息吧,保证骑兵的体力,今天深夜进攻!”
    “诺!”
    原本还算晴朗的天色突然开始昏暗,渐渐地乌云密布,秋风四起。
    还伴随着点点雷声轰鸣,一场大雨眼看就要落下。
    拓跋朱瓦看着那坐地休息的五千士卒,嘴角泛起一抹自信的笑容。
    ……..
    众将齐聚一堂,正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气氛还算欢快。
    这次毕竟一日一夜,进展神速,全歼守城士卒,算得上一场大捷。
    岳流云心中总觉得有什么不对,思索了许久开口看向李冠问道:“李将军,派往河抚郡方向的斥候有新消息吗?”
    众人也都安静下来,静静地听着。
    李冠当即开口道:
    “我正打算说呢,就在刚刚,派出去的斥候快马来报,河抚方向的官道上确实有大队军卒路过的痕迹。
    但是方向不是奔着我凉山来的。
    而是向南,更像是有点回橘子州的意思。”
    听到这话大家都诧异了起来,这种两军交锋的时刻,北蛮更是先大败了一场,不增兵难不成还往回撤兵吗?
    “确定吗?”
    一旁的李承载皱着眉头。
    刘元虎点了点头:
    “斥候营乔装成百姓,分批深入河抚郡内,才在一条往南的官道上发现了马蹄印和车辙印,看印痕深度,应该是最近几天刚留下的。”
    李冠也附和道:“至少不是冲着我凉山来的,我大营外斥候撒出去了五十里。
    若是有大规模橘子州军偷袭,早就被发现了。
    小股敌军也没啥用,左骑军和重甲营还驻扎在城外呢。”
    闻言大家都觉得没什么问题,两万多精锐驻扎城外。
    就算橘子州军倾巢而出,也能顶一会儿。
    只有岳流云和李承载依旧眉头紧锁。
    两人站起身,来到墙上的地图旁,岳流云转头问道:
    “李将军,那条发现军马踪迹的道路斥候探查的详细吗,具体位置可以指出来吗?”
    见岳流云起身,大家也都纷纷站了起来,围在地图面前。
    李冠身子微微前倾,目光不断地在地图上来回扫视着,众人屏气凝神都不敢吱声。
    良久之后,李冠伸手指在地图上:
    “这,就是这!”
    岳流云踏前一步,两个眼珠不停地提溜着。
    只见那条路确实是从河郡一路往南,通往橘子州方向。
    但是中间有不少小路可以转向东进。
    “这是哪?”
    李承载直指从那条路上蜿蜒而出的一座歪歪扭扭的山脉。
    在地图之上只是一道道细线。
    不甚起眼。
    “香樟山脉,大概在凉山城西南方百里。”
    刘元虎思索了一下答道。
    随即有些不解:
    “有什么问题吗?”
    刘元虎觉得李承载突然提到这个地方有些奇怪。
    离凉山城这么远。
    总不见得北蛮大军兜这么大个圈子来偷袭大营吧。
    那等他们跑到这估计累的就只剩半条命了。
    只有送死的份。
    岳流云眯着眼睛看这条不怎么起眼的山脉。
    只见这香樟山脉走势自西向东,横穿凉山郡内,一路曲折。
    穿过山脉之后竟然直接就进入东海郡内,距离凉山大关不到百里之遥。
    不注意看根本就发现不了整条路竟然都把凉山给避开了。
    “妈的!”
    岳流云一拳头砸在墙上的地图上。
    溅起一片灰尘:
    “我就说不对劲,原来北蛮的目标是东海!狡诈至极!”
    满座皆惊!
    奔袭数百里,绕过凉山打东海的岳流云,真的有可能吗?
    李承载摆了摆手:
    “别忘了,北蛮手里的藤甲兵战力惊人。
    除此之外谁也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其他的底牌,我们这位大人却对兵法一窍不通,要是真的遇袭可就悬了。”
    众人不再议论,看向岳流云等着他拿主意。
    岳流云想了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
    朗声道: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传我将令!”
    满屋肃然。
    “李承载,邓县!率右骑军立刻整军,准备所需干粮。
    晚上开拔直奔东海,要是没偷袭自然最好,要是东海大营真的遇袭。
    是战是走由李承载相机决断!另外传信重甲营和左骑军,撤回城内。
    等候东海战事的消息,不必再留守城外了!”
    “诺!”
    众人领命而去。
    时至夜晚,天空中轰隆隆的开始打雷。
    先是小雨淅淅沥沥,转眼之间就变成倾盆大雨。
    豆大的雨滴砸在地面上。
    瞬间将攻城大战留在凉山城头上的血迹冲刷的干干净净。
    城内整装待发的两万骑兵。
    默然而立任由雨滴溅落在盔甲之上。
    黑暗之中听不见一丝声响,无一人避雨。
    无一人嘈杂,都在静静地等待主将的命令。
    “这雨太大了,行军很困难,要不等会再走?”
    一旁的葛安虎有些担忧的说道。
    去凉山大关足足有三日路程,就算都是骑军全力奔驰最快也要一天多才能到。
    众人完全不知道凉山大关的情况。
    但最起码没有战报传来。
    就说明现在宇文大营应该还是安全的。
    “来不及了!立刻就走!”
    李承载坚定地说:
    “要是北蛮真的偷袭大营,怕是现在出发可能也晚了!”
    说完转头看向岳流云,岳流云脸色沉重的点了点头:
    “去吧,路上小心!”
    凉山城门缓缓打开。
    邓县和李承载一马当先掠出,邓县穿着凉州制式的黑衣战甲。
    李承载依旧是那副银白色的特制铠甲。
    一黑一白两道身影之后,两万骑卒汹涌而出。
    雨太大打不了火把,众人只能摸黑前进。
    朝着凉山大关的方向奔去,为了保持队伍的阵型,大军前进的速度不是很快,李承载也是无可奈何。
    拓跋朱瓦的大帐显得很是堂皇。
    几乎没有军营中的简陋和朴素。
    七八个从北蛮京城带来的金银打造的烛台环绕在大帐之中,照的满帐透亮。
    地面上还放着几个火盆,没想到还没入冬,这位兵部尚书大人已经开始生火取暖。
    桌子上还放着一壶美酒,酒香四溢,一只颇为精巧的酒杯摆放在一旁,很是滋润。
    桌子左右两侧各有一名年轻婢女在旁侍奉,身姿婀娜,是他特地从家中带出来的。坐着的红木雕花太师椅更是舒适,上面铺着一层毛毯。
    拓跋朱瓦坐在上面脸上带着怒气,看着帐中站着的一位中年武将骂道:
    “刘守富!你怎么搞得!就这么座破城,打了这么多天都打不下来?
    亏本将军还提拔你做了驻军的主将!”
    刘守富现在是出征大军中的得力干将。
    之前掌握军权的时候他只能在北蛮军中当个副将。
    作为郁郁不得志的将领,如今自然而然的倒向了拓跋家。
    果然,刘守富立马得到了的重用,被提拔成主将。
    此次出征拓跋朱瓦统领的八万士卒之中,带来的五万橘子州驻军是绝对的主力。
    原本刘守富琢磨着终于能大展拳脚,报效国家。
    没想到一出征就连吃闭门羹,自夏天大军出征以来他多次进攻凉山大关。
    每次都无功而返,这次借着凉山大胜的威势,想一鼓作气拿下东海,却依旧止步不前。
    被死死的挡在凉山大关外。
    “将军。”
    刘守富满脸尴尬的说道:
    “不是末将不尽心,实在是凉山大关的守军太强硬了,兄弟们死伤惨重,我也是心急如焚啊!”
    拓跋朱瓦阴沉着脸:
    “怎么?按你的意思,这次咱继续退回柳州,不打了?”
    他心里也知道,在凉山城外,自己其实都是空头指挥,沾了光,没有实打实的军功在手,始终是他心中的一道梗。
    这次拓跋朱瓦是铁了心要把凉山大关啃下来。
    既然已经死了这么多人,他不在乎多死一些。
    “不不不,大人您误会了。”
    似乎是听出了拓跋朱瓦语气里的不满,刘守富连忙摆着手说道:
    “您放心,再给我三天!就三天!末将定能攻克凉山大关!”
    听到这话,拓跋朱瓦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点笑容:
    “好,这可是你说的。
    军中无戏言,三日后攻不下凉山大关,休怪本将军无情!
    先退下吧!”
    刘守富心中一阵苦笑,懊恼不已的退了出去,顶着倾盆大雨跑回了自己的营房。
    在营帐中不断踱步的刘守富眉头紧锁,不断的盘算着怎么才能在三天之内攻下凉山大关,否则怕是到时候自己的性命不保。
    “唉!”
    一道叹息声从他的嘴里发出,根本毫无头绪,只能用人命去堆。
    第二日。
    凉山大关的攻城战斗再一次打响。
    领头的正是刘守富的三万五千橘子州精锐步军与两万精锐铁骑。
    出战这一边,则是凉关守将之子岳流云亲自迎敌。
    岳关山站在城墙上,看着自己儿子驰骋在沙场之上。
    喊杀声不断。
    城头之上,岳关山眼神一紧。

热门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