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
离开武康路。
廖主编问他:「下本书打算去哪里考察?」
李恒回答:「川省阿坝。」
廖主编异:「少数民族自治区?」
李恒说对。
廖主编没想到他会去那么远:「这地方我前几年去过一次,和蜀都平原接壤,是典型的高原地形,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当时出现耳鸣,你可要做好相应准备。」
李恒笑着道:「师哥怕是忘了我是从哪里出生的了,我老家所在的雪峰山脉海拔也不低。」
廖主编严肃嘱咐:「雪峰山脉海拔是不低,但相比阿坝那边,还是要低一些,你不可掉以轻心。」
李恒点头:「余老师已经派人过去踩点了,我过完这个月就走。」
廖主编算算工作安排表,说:「到时候要是抽身,我跟你过去一趟,顺道去看看我那边的一个大学老同学。」
李恒好奇问:「朋友住在哪?」
廖主编说:「ab州政府所在地马尔康镇,」
李恒道:「成,出发前我通知你。」
一路聊天,车子离开徐汇的时候,廖主编思虑一阵,话锋一转说:「有个事情,我不知道要不要告诉你?」
李恒偏头瞧他:「什么事?」
廖主编讲:「昭仪母亲住院了,昨天中午的时候。」
有些话一听就懂,对方住院肯定和自己有关,要不然师哥不会提起,李恒沉吟片刻问:「因为我和她的事?」
廖主编没隐瞒:「昨天上午煦晴她们去了复旦校门口,要回去时碰到了昭仪,然后一起在富春小苑吃的中餐。用餐期间发生了一些口角,黄母气火攻心当场晕倒了。」
听到气火攻心,李恒陷入沉默,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过去一阵,见他不做声,廖主编问:「我下午要去一趟医院,你你要不要一起?」
李恒顾虑问:「黄母今年多大?」
廖主编说:「快70了。」
听到这么大年纪,李恒顾虑更甚:「对方因为我的事和昭仪争吵,怕是不愿意看到我,我这样贸然过去,会不会加重老人家病情?」
他倒不怕见黄家人。既然和大青衣确认了关系,有些事逃是逃不掉的,他的主张一向是有困难共同面对,不让昭仪寒心。
但很多事情也要顾全大局,不能全凭直脾气一路莽过去,要是黄母因为见到自己再次晕倒,加重病情,那如何是好?
那该给黄家人交代?
怎么向大青衣交代?
廖主编迟疑了,显然也是考虑到这方面。
老年人一般都有高血压,加之黄母历来就是个急性子,再次晕倒的话,估计会比较麻烦。
心绪如电,李恒缓沉道:「师哥你看这样可好?待会我就不进病房了,在外面走廊上等你,我买点营养品和水果,你替我捎进去。」
廖主编听得连连点头:「这主意好!这主意不错!进可攻退可守,既表示了你的礼数和重视,也不会因为直接见面而气到她老人家。
退一万步讲,若是黄家人点名要见你,你也可以进去。」
李恒就是这么想的。
商议一番礼品,在沿途一百货商店买好后,车子开看开看进入了静安,停在了医院楼下。
黄家在沪市的地位非常高,病房很好找,在护士的指引下,两人来到了病房门口附近。
廖主编把他手里的礼物接过,小声说:「你到外面等我,我去探探情况。」
李恒点头,停在走廊上。
廖主编跟黄家非常熟悉,敲门进去后,发现里面黄家三姐妹都在,另外还有昭仪的大嫂。
见到廖主编,挨着门口最近的黄煦晴立马过来迎接礼物:「廖大哥,你人来就来,怎么买这么多的东西,两只手都快拿不下了。」
廖主编笑说:「左手是我的,右手是李恒的。」
听到「李恒」二字,病房登时沉寂,所有人立马扭头、一齐小心翼翼地望向病床。
黄母听力很好,也听到了「李恒」这名字,瞬间脸色变了变,变得难看起来。
瞅见这一幕,廖主编暗道侥幸,还好李恒没有直接跟进来,搞不好就难以收场。
看到亲妈反应这么大,黄家三姐妹立时都不敢提李恒了。哪怕是心有挂念的黄昭仪,
一时也是着。
廖主编接过大嫂递过来的茶,走到病床前,对黄母开启了嘘寒问暖。
比如问身体怎么样啊?好点没啊?想吃点什么之类的。
黄母一一作答,聊一阵后,忽地问:「他在哪?」
这个他,当然指的是李恒。
这一问,把屋内的众人吓了一跳,小心脏立马提到了嗓子眼。
廖主编转向三姐妹和大嫂,似乎在征求她们的意见。
见状,黄母不满地说:「他人在哪?我想见见他。」
黄芝筠问:「妈,你这身体见李恒干什么?」
黄母眼晴一棱,想到对方是自己亲生女儿,稍后神色又缓和下来,临了叹口气说:「我这年纪不怕死,就是有些放心不下你小妹,得给她寻一个家。」
听到这话,屋里的人默然。
黄昭仪心怀愧疚,坐到病床前,伸手握着妈妈的手:「妈,先别为我的事操心,先养好身体再说。李恒这几天肯定非常忙,怕是没时间过来。」
说着,大青衣左脚悄悄踢了廖主编鞋子一下,示意他配合。
不配合没办法啊。
因为一旦叫李恒进来就是个死局!
黄母必定念叻李恒娶小女儿,而目前情况下李恒是不可能娶大青衣的。
这根本没法谈拢嘛,无解。
廖主编意会,配合说:「今天金庸先生回香江,李恒送客去了,特意托我把礼品捎过来。」
黄母眉毛了,没好气道:「果然主动送上门的不值钱。」
屋内空气滞了滞!
大家不是傻子,清楚黄母是在骂小女儿:主动送上床,人家吃干抹净却不把她当回事嫂子开导说:「妈,事有缓急轻重,李恒身份刚曝光,必定一大堆事情缠身。再加上您老身体这个样子,人家也不敢过来呀,要理解人家。」
黄芝筠附和说:「对,事情起因明明白白,根源错在小柳月那儿,不能把这些事全怪到李恒头上。
虽说咱们黄家势大,但也要讲道理。人家能特意瞩托廖大哥送人情过来,就证明小妹在他心里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更何况李恒身份不低,有些事我们可以有商有量,但不能摆出姿态把人家吓到了。」
黄昭仪感激地看眼二姐,也是说:「妈,你先养身体,等痊愈了,我跟他商量一下。」
其实黄昭仪这纯粹是托词,因为她自己压根没什么把握。目的只是希望母亲身体尽快好起来。
ps:先更后改。
已更1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