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话题终于被转移成功,周帝面色沉重道:“七天前,连州上阳郡连日大雨,最终冲垮了堤坝,摧毁河道,整个上阳郡田地被冲毁大半,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之下,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发动暴乱。如果不能尽快制止,恐怕还会造成更大的动荡。”
“所以我对你们的第一道考题便是,如果朕派你们去赈灾,你们会怎么做?”
“这就是第一道考题?”包括唐易在内都有些发怔。
倒不是这道考题有多难,而是这也太容易了吧?
大周建国千年,发生过洪涝旱灾什么的早就无数次了,大周自然也积攒了无数的经验,虽然最后未必能完美的解决问题,但终归还是能够稳定住局面,最后拿出一个大家都勉强能接受的方案。
所以陛下你那这个问题搪塞我们真的好吗?
不过这种话自然是不能说的,每个人都装摸做样的好像在认证思考一般。
过了良久,周帝见没人发话,便再次开口道:“怎么?每人愿意站出来为朕分忧吗?”
说着目光就开始瞟向一脸沉思的唐易,似乎想要询问他的意见一样。
其他人一看,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陛下你还能更偏心一点不?要不你直接点他当驸马好不好?
当场就有人直接站出来道:“启禀陛下,臣以为那些刁民沐浴皇恩却不思回报,却竟然公然造反,简直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所以臣以为当以雷霆手段将其统统镇压,以示天威不可侵犯。”
这家伙倒也有些小聪明,看到周帝被唐易一通马屁拍的很舒服,所以句句都打着皇权至上的名号,显然是想要以此讨好周帝。
不过他却没看到周帝那早已阴沉似水的脸色,要是杀人能解决问题,朕还在这里跟你们废个屁话,早就派大军围剿了。
只不过他似乎没想到自己一记马屁已经拍到马腿上了,而是一脸洋洋得意的看了唐易一眼,那意思明显是说,看,这拍马屁的功夫我不比你差吧!
对此唐易只能无声的给了他两个字:傻逼!
只要不是不思进取的昏君,或者暴虐的暴君,哪个皇帝不想显露自己的仁慈,以示自己乃是德化四方的圣君。
你这动不动就杀人,一开口就是镇压,皇帝能喜欢才怪了。
不过他显然还没意识到这点,正要开口,却听周帝轻轻地“嗯”了一声道:“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案了。”
没有人说话,在场的没几个傻子,就连刚才说话的那人也发现了周帝脸色的不对。
看到周帝有些发黑的脸色,他脑海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完了!
看到没有人说话,周帝看向唐易道:“既然没人说话,那逸儿,说说你的想法吧。”
“哦!”唐易上前一步,皱着小脸道:“皇伯伯,逸儿才疏学浅,到现在还只是有些模糊的想法罢了,不如再让逸儿完善一下,这样也不至于说出来贻笑大方。”
“嗯,逸儿小小年纪就知道思虑周全,已经开始有大家风范了。”周帝笑着夸赞了一句,这才看向其他几人。
“既然逸儿还没想好,你们就说说自己的看法吧,嗯,说慢些也没关系,正好可以让逸儿多想想。”
周世荣:“……”
其他选手:“……”
唐易:“……”
皇帝你能更坑一点不!唐易暗自咬牙起来。
别看周帝一副在为他着想的样子,但却是在告诉其他人,你们要是说的慢了,那就是在为别人争取时间,这等于资敌懂不?
唐易不相信周帝连这都想不到,唯一的可能就是他这是故意的。
皇帝就是皇帝,刚才还谈笑甚欢,但该利用的时候却绝不含糊。
对此唐易倒也不在意,实际上他这时候也快吐了。
如果不是幺蛾子系统要什么全方位碾压,他哪里要这么麻烦,直接就送他们回老家了。
第一个选手已经成功的为大家趟了一趟雷,知道周帝不愿意做那么极端的事。
所以接下来倒是容易了不少,毕竟能在这里的大多都是官宦子弟,豪门大族什么的,对这些耳熏目染下也懂得一些,虽然没什么太过,但还好没有碰触周帝的逆鳞什么的。
而其中让周帝开口评价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周世荣,还有一个是十八九岁身着儒衫的青年。
此人唐易也认识,正是之前小桂子要他注意的人之一,凌公公子凌墨轩。
这两人能让周帝满意其实也不足为奇。
荣王野心勃勃,对于周世荣的教育自然从来没有放松过,各种政事都逼着他研读,所以周世荣虽然纨绔,但肚子里还是有些真材实料的。
至于凌墨轩就更了不得了。
此人乃是大周三公之一的凌公最小的公子,据传一岁识字,三岁解文,八岁的时候就已经没人敢当他的老师。
就如这次,经过他分析一番利弊,各项物资搭配,以及运输问题,就连周帝也忍不住拍案叫绝。
不过唐易也差不多看明白了,他这次真正的目的应该不是要招亲,而是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在皇帝这儿展示才华,以此得到重用。
之前他似乎也听说过,当年凌公说的锋芒太盛,所以一直压着他不让他入朝为官,现在看来应该是压不住了。
这个世界没有科举一说,朝廷官员一般都是家族举荐,或者在民间招揽一些比较有贤明的人,以此来填充朝廷的构架。
以前有着凌公发话,谁敢跑去举荐他?
可以说这次公主招亲,给了他一个天赐良机,无论到底成不成功,对他来说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等到他们全部说完,周帝这才看向唐易道:“逸儿,你的方案可曾想好了?”
唐易躬身道:“回禀皇伯伯,已经大致捋通了,虽然不像凌兄那般细密精致,但也差不多能拿出手了。”
被唐易暗赞了一句,凌墨轩也是微笑还礼。
被他父亲压了这么多年,其城府自然远非同代所比,自从来到这里以后,没有和任何人过分的亲近,也没有对人露出什么敌意分寸拿捏得极好,在唐易所认识的人中,恐怕也只有再磨砺一番的刘博文才能勉强和他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