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综合其他 > 唐朝名侦探 > 第五百四十五章 宣旨官
    郡守府的后花园之中,并排摆着两排矮桌,桌子上放着鲜果珍馐,美味佳肴。
    李倓高坐上首,左手其次是李钰,李沧海,狄晴,和杨世诚。
    另外一边则坐着伏见裕仁、柯南,铁统领,以及康旭等人。
    杨世诚端起酒杯,道:“倭寇横行江南道十余年,今日总算是将其清剿,杨某替江南道的百姓,敬诸位一杯,请!”
    众人闻言,纷纷端起酒杯,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
    杨世诚喝完之后,拿起酒壶,又倒满了一杯,说道:“此番能够大获全胜,全赖李大人运筹帷幄,李大人,我替江南道的百姓,再敬您一杯。您可一定要满饮此杯啊!”
    “不错,不错。若是没有先生的神机妙算,想将倭寇一网打尽,谈何容易?我建议,大家一起敬先生一杯!”李钰也颇为兴奋,他端起酒杯紧随其后地道。
    李沧海笑了笑道:“王爷和杨大人言重了,我之前就说过,能有此战果,皆是众位齐心协力之结果。依我之见,众位都是功臣,功劳没有大小之分。这样你敬我,我敬你,文绉绉地倒让人喝不痛快。今日这庆功宴就是让大家痛快的,又何必说那么多客套话,大家喝的尽兴就是!”
    李倓点了点头,说道:“沧海所言甚是,诸位就不用遵守什么繁文缛节了,共同举杯,今日就喝他个痛快!”
    “好!喝个痛快!”众人心情似乎很好,纷纷呼应道。
    很快,众人开始觥筹交错起来。
    杨世诚找来了扬州城最好的舞姬,为众人起舞。
    花园之中顿时响起欢声笑语,李钰喝的多了,竟伴着酒意,击筑而歌。
    虽然他那歌声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但众人却都听的津津有味。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这是诗仙李白所写的《侠客行》,洋洋洒洒的百余字,却是令人热血沸腾。
    众人手持酒杯,倒是确实有几分‘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的意境。
    李沧海很享受这种感觉,在他看来,侠客不分江湖还是朝堂,也不分贵贱老幼,只要一心为民,所为正义,便可堪称侠客。
    眼前这些人,有的武功高强,有的手无缚鸡之力,但他们在大义跟前,却没有任何人含糊。
    在面对凶残成性的倭寇之时,也没有一个人退缩。
    没有他们,李沧海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李沧海对他们每个人都极为敬重。
    正当众人觥筹交错之际,忽然一名衙役跑了过来。
    “大人,衙门外有洛阳来的宣旨官求见!”那衙役躬身禀报道。
    杨世诚有些奇怪,他疑惑地看向李沧海。
    李沧海放下酒杯,说道:“洛阳城的宣旨官前来,想必是有重要之事,让他进来说话。”
    衙役领命离开之后,杨世诚挥手让舞姬退下,众人顿时陷入惊讶之中。
    “杨大人,怎么把舞姬都给赶跑了啊?”李钰打着酒嗝,醉醺醺地问道。
    “王爷,洛阳宣旨官来了。”杨世诚回道。
    李钰满不在乎的挥了挥手,道:“宣旨官而已,他……他来便来了,区区一个宣旨官,难道还要本王去迎接他不成?……嗝。”
    李倓眉头微皱,也不去看李钰,转身向李沧海道:“沧海,你觉得宣旨官前来,所为何事?”
    李沧海摇了摇头,道:“这个不知。”
    说话间,衙役带着宣旨官来到了花园。
    那宣旨官见到众人,立即行礼道:“王爷,诸位大人,下官奉圣命前来给诸位宣达圣旨。”
    众人闻言,纷纷跪倒在地。
    那宣旨官从身上背着的筒子之中,取出一道圣旨,展开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东瀛小国攻打新罗,妄图中原,战事紧急,特封李沧海为东征大元帅,率兵五万会同新罗大军,迎战东瀛。钦此!”
    众人闻言,顿时吃惊不已。
    “臣李沧海接旨!”李沧海眉头紧皱,起身将圣旨接在了手中。
    李倓眉头紧皱,对那宣旨官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那宣旨官对李倓行了一礼,说道:“王爷有所不知,圣上如今尚在洛阳,尚未返回长安。前几日,几名新罗使臣来到洛阳,对圣上说东瀛出兵攻打新罗,如今东瀛贼寇势如破竹,已经攻占了朝鲜半岛大部分城池,正往新罗而去。新罗自知国势甚微,不是倭寇对手,是以才日夜兼程,前来求圣上发兵救援。”
    伏见裕仁听闻,他和柯南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都露出难以置信之色。
    “什么?难道藤原广嗣已经统一了东瀛不成?”伏见裕仁失声叫道。
    那宣旨官说道:“这倒没有,听新罗的使臣所说,除了京都等几处城池之外,藤原广嗣已经占领了东瀛五分之四的领土。所以,这次藤原广嗣投入了十二万人马攻打新罗。”
    “十二万?这足有东瀛总兵力的半数之多!没想到藤原广嗣的动作竟如此之快,难道,他真的想吞下大唐九州不成?”得知东瀛京畿重地尚且安全,伏见裕仁松了口气,但他依旧感到有些惊愕。
    “不仅如此,东瀛还和百济联军,双方兵力加起来共有二十余万人,兵分两路进攻新罗。军情紧急,圣上有命,旨到奉行。”那宣旨官说道。
    众人的脸色顿时凝重了起来,百济竟然和东瀛联军,而且双方加起来的人数已有二十余万,可皇帝却只给李沧海派了五万人马,这着实令人有些疑惑。
    就听李倓沉声问道:“朝中如此之多的武将,为何要让沧海领兵抗倭?”
    那宣旨官道:“回王爷话,这个下官不知。不过,我听说似乎是杨相所提议,说李大人在扬州铲除了为祸沿海十余年的倭寇之患,精通兵法谋略,是抵御东瀛的最佳人选。”
    “可就算是让沧海去带兵打仗,也不能只给五万兵马啊?”狄晴皱着鼻子,不悦地道。(未完待续。)

热门新书推荐

  1.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2. [玄幻魔法]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
  3. [历史军事]晋末长剑
  4. [都市言情]1987我的年代
  5. [玄幻魔法]人族镇守使
  6.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7. [玄幻魔法]重生之都市仙尊
  8. [玄幻魔法]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9. [玄幻魔法]灰烬领主
  10. [都市言情]至尊战王
  11.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12. [都市言情]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13.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14.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5. [网游竞技]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
  16. [武侠修真]彼岸之主
  17. [玄幻魔法]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18.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19. [武侠修真]仙人消失之后
  20. [都市言情]混沌天帝诀
  21.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22. [都市言情]大国军垦
  23. [综合其他]别叫我恶魔
  24. [玄幻魔法]陆地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