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着她傻乎乎的模样,萧令琰忍不住笑了起来,低声道:“等回头宴会毕了,我就带你出去转转。”
陆欢颜笑着点了点头,看着两人的模样,众人的目光各自猜疑却又不好多说什么。
林萱儿气的咬紧了牙关,恨恨地握着手掌,长长的指甲都把她的掌心戳破,也感觉不到疼。
她、她做了那么多,在晋王殿下面前,却抵不过这女子随随便便的三言两语?
一旁的杜锦妍立在萧令琮身边,看着林萱儿根本掩饰不住的难看神色,轻蔑地笑了笑,如今这般丢人现眼,可是满意了?
平日里再怎么说她是商贾之女,如今不也落得没别人打脸的局面?
她抬起头来,转头看向萧令琮,却见萧令琮神色淡然地看着晋王和陆欢颜的模样,心中愈发得意,表兄就从来不会这般,再怎么样,待她也是温柔谦和的。
众人都各自转着心思的时候,却听着德福总管的声音响起,“陛下驾到!贵妃娘娘驾到!淑妃娘娘驾到!十公主到!”
不一会儿便见皇帝负手踏步而出,身后跟着的慧贵妃和十公主,就连杜淑妃也得靠后。
众人急忙上前屈膝行礼,山呼万岁,皇帝径自坐到龙椅上坐下,这才摆了摆手叫众人起身,“既是琼林之宴,便以读书人为尊,众爱卿不必拘礼,都自在些。”
众人低头应是,这才各自落座,皇帝环视了一圈,照旧是要请学子们上前的,一一垂问了一会儿之后,脸上露出几分喜悦来,淡笑道:“我大燕又添栋梁,自能保佑国祚绵延,社稷安康。”
陆欢颜在一旁瞧得饶有兴趣,她还真的没有参加过这样的场合呢,看着皇帝一一垂问完毕,歌舞这才缓声而起,殿堂之中氛围和乐,一片喜气盈盈。
萧令瑾坐在慧贵妃右手侧,脸上满是骄傲,这般的盛景也不过是她生辰宴的一部分,父皇宠爱自己,哪怕是天上的星星都肯摘给自己。
而且,母妃也同自己说了,自己如今年岁也大了,也该到说亲的时候了,如今这次琼林宴,父皇兴许还会选婿呢。
听说这次琼林宴中倒有个少年探花郎,很是不错,却不知是个什么样子?
正说到此处时,却见皇帝缓声笑道:“陆卿可在?”
众人纷纷回头去望,见陆之逾缓步上前,恭敬地行礼,“臣在。”
皇帝看了他一眼,微笑道:“今日既你是主角,若不作诗一首,将此盛景留存,未免不美,朕许你半盏茶的功夫,做出一首诗来,你觉得可好?”
陆之逾微微笑了起来,拱了拱手道:“臣自当尽力。”
皇帝满意地笑了笑,随后就挥手叫人给他侍奉笔墨,这琼林宴上自然是少不得这些的,自然有人当即便抬了书案过来,陆之逾立于案前,微一凝思,便笔走龙蛇一般写了起来。
众人探头而看,不过一会儿,陆之逾就收了笔墨,恭敬地立在一旁,德福总管亲上前去,只笑着将纸张呈了上来,打开一看,皇帝瞧着他的字迹工整,先就露出一抹微笑来,待念完了句子,这才大笑起来。
“好!好!这诗做的好,好一个夜升平!”皇帝满脸是笑,随后看着陆之逾微笑道:“朕瞧你着实不错,不若就到朕身边做个起居郎?吧?”
听见这话,众人倒抽了一口冷气,忍不住吃了一惊,这、这……起居郎是陛下身边的贴身官员,品阶虽为六品,却是陛下近侍,这般恩宠可是难得。
别说是从未有过什么直接越级的,就是那些曾有过的起居郎,也无一不是后行调入的,这陆之逾竟这般得陛下青睐?
萧令琮和萧令瑢的脸色也是一顿,颇有几分惊讶,不少人的目光暗暗地就看向了萧令琰,或者是因为晋王的缘故,陛下这才对他格外看重?若真是这样的话,只怕京城之中风向就要变了。
众人思索不定,却见陆之逾上前了一步,恭敬地行礼道:“蒙陛下盛宠,臣却是不敢。”
若说适才皇帝的话是平地一声雷,那么陆之逾的答话就是雷电交加,直把众人给劈得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这、这是抗旨吗?
皇帝的神色显然也带了几分不悦,声音都冷了下来,“哦?为何不敢?”
陆之逾深吸了一口气,这才恭敬地道:“臣入试一次,虽蒙诸位大人和陛下青睐,才忝居探花之位,并无任何经验,陛下身边起居郎甚好,臣也心动不已,却不愿让陛下和诸位大人失望,只以富贵论成就,愿以功名报社稷。”
“只以富贵论成就?哈哈哈哈哈!”皇帝眉头微皱,琢磨了一下,随即大笑起来,神色间愉悦至极,指着陆之逾朝着众人笑道:“你们可瞧瞧,这才是我大燕的栋梁之才,瞧着这到手的富贵,你竟不肯要,好,朕就准了你的心愿,让你用你满身的功名去报我大燕社稷百姓!”
陆之逾这才松了口气,恭敬地躬身谢过,众人见状颇有几分神色复杂地看着他,这样好的事他就这么白白错过了?却定要从那苦哈哈的翰林院典籍做起,这却是不知道何年何月能熬出头啊?
林成轩坐在林淮州身旁,脸上也露出了几分不屑,看来也不过是个草包,空有这满腔的抱负,假清高罢了。
“爹,看来这探花郎也不过如此嘛。”他忍不住轻笑了?一声,低声说道。
林淮州半晌不言,惹得他心生疑惑,转头看时这才看着林淮州目光幽深地看着陆之逾的身影,眸光中竟带着几分忌惮和赞赏,忍不住一愣,“爹,你怎么了?”
林淮州收回目光来,缓缓地看了林成轩一眼,不由自主就多了几抹失望,“你以为他糊涂,我看他却是不糊涂。”
这起居郎是好,自然也象征着富贵前程在望,可他偏偏拒了,这是为什么?还有那一番话,这是为了给皇帝留下一个印象,只要皇帝记住了他,别说翰林院典籍、编修……
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