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综合其他 > 明草 > 第196章有没有兴趣买下灵山卫
    秦白的这一番修改,肯定会迎来一波大兴土木。银子的问题好解决,不算这次运来的几万两银子,勇胜的公帐上还有三万多两呢。只要火柴能够持续生产,秦白手中就不会缺少一条源源不断的财源。
    关键是建筑材料和人手。这里实在太偏僻,条石和木材都很缺乏,光运输就是一个大难题。另外就靠这里的六、七百人?那要修建到猴年马月呢?
    暂时放下这个问题,秦白就询问董川:“秀才,附近能不能招募到人手?”
    没想到董川顿时乐了:“白二哥,卫所里到处都是吃闲饭的年轻人。你要多少就有多少。你们来的时候,不就看见有人在打架?就是他们在抢活干。”
    “哦?”
    提起那些军户,不仅是董川,其他人同样是一副轻蔑的表情。
    关于军户很苦的文章,应该有不少,这里就不啰嗦了。而军户的来源是元朝的制度。当时到处是流民和抛荒的土地,作为一个朝廷,那一定要建立户籍和垦荒制度,以后就能收税徭役,否则根本没办法建立统治。于是在明初的时候,朱元璋就沿用了元朝的制度,建立了卫所军户制。
    这里别急着批判。在朱元璋时期,军户制是很先进和很重要的。毕竟元朝有着近百户籍制度,沿用到了明朝,只剩下了军户、匠户等区区四、五种。这是一种进步性,可能随着时间的推延,会彻底打破户籍限制,放开民间的自由流动。然而谁也没想到,军户制竟然慢慢的变成了绝不能改变的祖制,因为军户制实在是太好用了!
    军户制的具体内容,这里同样也不啰嗦了。反正压迫的够深,军户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关键是一个人口增长的问题。军屯田就那么多,但每户人家只有长子能够继承,而其他孩子又没有田地,又不能随意逃出卫所,那他们该怎么生活呢?
    老实一点的,就留在卫所当佃户。活络一点的,就只能做逃户!然而就算这样,依然有很多人闲散着没事可干。于是当这里开始修建新寨子,立刻就吸引了不少前来找活干的军户。
    所以说,军户连一半的民户都瞧不起,无论从身份地位,还是从财产上,都受到了很大的歧视。
    尤其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附近一些百户所,也就是一个个村子,他们里面的军户就自然的抱成团,基本上都有几个领头人,并且争抢着霸占那些活计,因此在这里,群架基本上是三六九,小架更是天天有,董川他们早已经是习以为常了。
    然而秦白一听,他就感觉到了不对。说实话,勇胜就是混社团的,难道下面雇佣人手,还让他们混个小社团吗?退一步说,那些领头的肯定会抽头,难道这个抽头勇胜就不会收?真以为自己这些人都是吃素的吗?
    面对着董川的幸灾乐祸,秦白立刻呵斥道:“糊涂!你是想,等他们打出一个大当家,最后客大欺主不算,还来个鸠占鹊巢?”
    这声呵斥,顿时让董川冷汗直流。别以为自己银子多,就能万事无忧。贫山恶水出刁民,再加上这里是卫所的地盘。也就是刚开始雇佣人手,那些人的心还不齐。等到他们抱成团,最后就说不准反客为主了。
    董川连忙抱拳道:“白二哥,这事学生做差了。学生肯定会改!”
    “这样吧!刺毛,以后这里就交给你。”霍冬吩咐道,“秀才,等交接以后,你随我回井家庄。”
    董川有着读书人的缺点,而且江湖经验很少。王七娃做事老实,但同样很少有手段。他们并不怎么适合在这里开拓。简单点说,就是做正事还行,但灵活机变、黑白手段太少。
    反而是刺毛丁浩就比较适合。而且丁浩本来就在井家庄待不下去,这回是带着母亲妹妹,还有一部分手下一起过来的。
    见董川脸色难看,秦白又笑骂:“想啥呢?我身边缺个文书,本来就想换你回去的!”
    ……
    既然抓的那些人是本地的军户,秦白就准备训斥几句后就放了。可没想到的是,有客来访,前来的就是浮山所的那个副千户郭可道。
    “白二哥,兄弟有个不情之请。乡里乡亲求上门,说在您这里闹了一些误会。那群痞货,您打骂一顿没关系,能不能给个面子放了?还有最好别伤人命?”
    “郭大哥,您开口,兄弟这里肯定放人。可是要和他们说好,这是给你面子啊?”顺水人情,秦白肯定不会白白放过。
    果然,郭可道挺高兴。可接着他似乎就有点为难,屏退左右后,就商量着问道:“白二哥,兄弟这回真的有事求上门。有没有兴趣做笔大生意?你出钱买下这座灵山卫?”
    “噗!”秦白差点儿一口气没喘上来。这话问的就像现代一样——你有没有兴趣买下青岛军分区?这不是逮着就毙的罪名?嫌弃自己命太长是吧?
    有一说一,此时的秦白实在是太好奇了,他就忍不住问道:“多少银子?”
    “两万四千两。十足纹银,一笔付清!”
    秦白真纳闷了,这郭可道说的是有模有样,没一丁点开玩笑的样子。他应该是个生意人啊?难道自带作死天赋吗?
    没想到,见秦白将信将疑,郭可道就说出了来龙去脉,更没想到的是,这样的行为在当时,还真的是司空见惯。
    这就要从几个月前,登州水师校阅说起:
    嘉靖年间,为了防止倭寇侵犯,朝廷大大加强了登州水师,并且还设立了一个参将在水师领军。虽说这年代不怎么重视海上的威胁。但滨海湾实在太重要了,登州水师和天津卫水师就像一道铁锁,守护着京城的东大门。
    到了现在,登州水师并没有怎么荒废。并且在名义上,登州水师的参将还指挥着沿海的登州卫、灵山卫、鳌山卫等等卫所,防止倭寇可能的侵犯威胁。

热门新书推荐

  1. [历史军事]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2.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3.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武侠修真]玄鉴仙族
  5. [玄幻魔法]大荒剑帝
  6. [玄幻魔法]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7.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8. [玄幻魔法]大道之上
  9. [武侠修真]神话之后
  10.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1. [武侠修真]叩问仙道
  12. [玄幻魔法]陆地键仙
  13. [玄幻魔法]我用阵法补天地
  14.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15. [玄幻魔法]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6.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
  17. [武侠修真]武圣!
  18. [都市言情]至尊战王
  19. [玄幻魔法]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20. [玄幻魔法]武道丹帝
  21. [历史军事]大清要完
  22. [玄幻魔法]人族镇守使
  23. [武侠修真]五仙门
  24. [都市言情]神州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