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综合其他 > 大汉从吹牛开始 > 第583章 关中的尴尬
      治理国家其实还是很容易的,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它既需要长远的目光,具有前瞻性的部署,他还要有如同烹小鲜一样的耐心与细心。
      王不饿的治国思想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一句话而已。
      脚踏实地的干,坚持科学发展观……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总是会被打上不同的印记。
      脚踏实地,不意味着不可以探索。
      科学的补充就是用来探索的,当通过科学的手段解决了一些当下想都不敢想的技术和事情,那么到时候再去推广,就不会被人说是异想天开了。
      这句话怎么说呢?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果没有科学院,没有王不饿的这种先知性。
      那么当一个皇帝知道磷矿是可以提高土地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时候,大概率会推广这种东西。
      就算考虑到成本问题,不可能全面推广,至少矿山周围肯定是要推广的。
      他们的运输成本并不高,但收益却很高。
      这么搞虽然也能够提高产量,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得不偿失。
      没有经过提炼的矿石,就算是碾碎了,也依旧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密切接触过的人,稍不注意就可能引病上身。
      甚至一个矿上的工人,饭前可能没有洗手,把手上残留的有毒物质吃进了肚子里,这样就会引发问题。
      就算不考虑这些问题,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就去搞那些化工产品,不是王不饿自吹,他还真没这个实力。
      反倒是沤肥这件事是比较靠谱的,材料比较普遍,管他数量够不够多,至少家家户户都能拿出来一些。
      而经过科学院的研究之后,再选出最合适的方法和配比,以及沤肥的技术。
      这个时候大家再去操作的时候,得到的效果自然是最大化的。
      而不是朝廷说一句沤肥可以提高土地肥力,增加产量,办法就是把粪便秸秆什么的混合在一起,等一段时间就行了。
      真若是这样干了,效果可能也会有,但绝不会出现朝廷想要的成绩。
      所以,王不饿的这个思想,就是官府脚踏实地的去干,用已经有的技术去干。
      科学院负责研究探索,双方各司其职,用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五百年的时间,让大汉的科技水平更上一步。
      而现在自己种下的就是一棵种子,只要坚持这个思路。
      三五百年之后,大汉未必不能发展到类似于二十一世纪那种科技水平。
      毕竟后世走到那一步也不过用了二百年左右的时间而已。
      离开了试验田,沿着黄河一路向西,走过了函谷关。
      依旧还是那个忙碌的关口,不得不说,战乱时期,函谷关就是一个天然的屏障。
      高大的关口,狭长的通道,能够让敌人看着就头皮发麻。
      可是在和平时期,这个关口和狭长的通道,偏偏又是限制了地方交流和经济发展的一座屏障。
      现在函谷关施行的是双向同时开放规定,但是由于道路宽度有限,所以经常走这条路的车辆,也是要限宽的。
      不然在这种环境下,错车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前面只要停下来,后面很快就会堵上一大片,从而影响整个通关效率。
      皇帝通行,自然是有特权的。
      车队这么庞大,级别又是大汉最高级别的,于是乎,自然而然的封关一天。
      通过函谷关,进入了关中之后,迎面而来的便是另一种不同的感受。
      一股与中原地区明显不同的民风让王不饿感受颇深,虽然这不是他第一次来关中。
      一路西行,来到了咸阳城。
      曾几何时,这是整个华夏大地最繁华的城池。
      别具一格的布局模式,令整个世人都大开眼界。
      但是随着汉朝的建立,中央朝廷的东迁,现如今的洛阳,取代了曾经的咸阳,洛阳的繁华,也早已超越了咸阳的繁华。
      而如今的咸阳,多少有些令人唏嘘不已。
      街道上到处都是空旷的房屋,在没有都城的加持下,咸阳显然是消化不了这么大规模的。
      商业虽然也在发展,但这里相对地域偏远,不像中原那样居于天下之中,去哪都方便。
      离开了政治中心,地理上又不占什么优势,各方面的下滑其实已经成为了必然。
      也不要小看都城的迁徙,带走的可是大量的人群,而且是有能力消费的人群。
      这一次途径关中,也是让王不饿意识到了一件事情,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关中必须要做出改变了,再这么下去他必然会距离其他地区越来越远,况且关中也不是没有发展的机会。
      “关中人口多以聚集于咸阳郡,而如今咸阳郡的发展却远不如人意,这偌大的咸阳城,竟然如此荒凉,一座临街的店铺,同等大小价格比洛阳低了十倍竟然还是无人问津!”在咸阳行宫落脚之后,王不饿心情凝重的感慨道。
      “陛下,咸阳这个位置相对来说是有些尴尬了,他跟其他郡的情况不太一样。”已经转任咸阳郡守的陈铁山面带尴尬的说着。
      作为第一批老人,陈铁山的觉悟还是不错的。
      他知道自己没什么太大的本事,所以不管是做关中将军,还是转任咸阳郡守,陈铁山都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哪怕现在皇帝就免了他的职,这辈子他也是大赚特赚的。
      十年前,陈铁山可不敢想自己竟然也会有这么一天。
      但人都是有尊严的,为了自己的颜面不落地,陈铁山每日也在认真的学习着。
      同样的,作为第一批的老人,陈铁山也不希望自己在皇帝面前抬不起头,这样也意味着皇帝会在其他人面前有些尴尬,认为你是任人唯亲。
      于是,陈铁山又接着说道:“咸阳郡的整体经济还是不错的,咸阳过于偏西,且经过了渭水,交通上倒是有些许的不便,加上函谷关这个天然屏障,往来客商再来咸阳,路程上就远了不少。”
      “所以大多数客商,都选择在函谷关外的市场进行交易,他们在那里进行买卖的价格,要比在咸阳低一些,而且来自其他郡的商人也更喜欢在那里进行交易,一般来说,通过函谷关之后,当天卸货在装货,第二天就能返回,这一来一回的,时间上就节约了至少六七天,对于商队来说,这一趟就是六七天,这若是一年跑个二十趟,节约下来的可就是百十天了,而百十天又能多跑好些趟了,所以,在函谷关那边交易,对他们来说也是最方便的……”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2. [都市言情]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3.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都市言情]华娱从男模开始
  5.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6. [都市言情]重燃青葱时代
  7.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8. [玄幻魔法]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9. [都市言情]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10. [都市言情]讨逆
  11. [武侠修真]神话之后
  12. [都市言情]盖世神医
  13. [玄幻魔法]荒古武神
  14. [科幻灵异]异度旅社
  15.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16. [都市言情]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17. [玄幻魔法]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18. [历史军事]谍影:命令与征服
  19. [历史军事]我在现代留过学
  20. [综合其他]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21. [科幻灵异]天倾之后
  22. [玄幻魔法]猎妖高校
  23. [综合其他]割鹿记
  24.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