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综合其他 > 大汉从吹牛开始 > 第701章 近在眼前
      任何类型的人才想要批量培养,那么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
      那就是标准化。
      只有达到了一种标准化的程度,那么再来培养人才就很容易了。
      例如说军校,教材都是现实的案例编写的,由浅至深。
      每一个案例都有详细的解释,只需要让学员熟悉了之后,再去根据这个案例进行推演就可以了。
      虽然这些只是纸上谈兵的一个过程,可起码在理论方面他们是能够做到的。
      到了基层之后,在通过时间的积累,让他们一步步的熟悉,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而军校培养的大多数都是基层军官,无外乎屯长百将一类的。
      这个级别本身就不高,能够起到的影响力很有限。
      即便是犯了错误,也不至于影响整个战局,也就是说,虽然是纸上谈兵,但是却有容错的空间。
      大浪淘沙,剩下来的就是真正的人才。
      以往虽然通过战功晋升也一直持续了下来,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容易断层。
      而且军官的质量参差不齐,而通过军校这种模式,不敢说未来的上限有多高,起码是可以提高下限的。
      对于一支在不断进步的军队来说,这就足够了。
      而且也没有彻底的砍掉军队基层晋升的渠道,有了战功,依旧可以晋升,不过是要来军校学习几年而已。
      而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学习过后他们可以立即回去投入到新的岗位上,不需要再去实习,总结经验什么的了。
      除此之外,军校最大的意义在于改变了传统的治军模式。
      以往多以将领的个人魅力去治军,现在则是更多的依靠统一的模式,更科学的手段。
      这么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军官也可以即插即用,只需要跟部队熟悉一段时间就可以了,而不像以往,一支军队若是换了将领,基本上需要半年或者一年的磨合期才行。
      虽然也能打仗,但是在度过这个磨合期之前,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是无法完全激发出来的。
      军队可以这样搞,其他的学科也同样可以这么搞。
      但是医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科,他跟那些寻常学科并不一样,甚至相差甚远。
      标准一直是存在的,例如说药材,配方等等。
      甚至诊断的手法和判断也是有标准的。
      可医学最大的问题在于,人跟人是不一样的。
      没有人的病情会一模一样的,会一成不变的。
      正是这种未知的变化,给医学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王不饿认真的看了一遍医学院提交的计划。
      或者说是初步的一个讨论意见,计划有很多,但是却没有最终肯定下来。
      然而王不饿却总觉得这些计划都不好。
      比如说第一个,也是相对靠谱一些的。
      医学院建议对学科继续进行分拨,设立诊断系与药方系。
      理由是每一个医者都要学习诊断与药方,药方虽然看似容易,但那么多的药材和药性都需要记下来,这个时间大概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才可以做到。
      而且日后还需要不断的去温习,避免忘记或者记错。
      这会占据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诊断则是看病的关键,不论是诊断还是开药方,都需要大量的经验去累积才行。
      而这两者又都是需要大量时间去做的,所以建议将两者分离。
      诊断的就专业去诊断,不需要去学习药材知识,以后便可以将所有的精力放在这个上面。
      药方则专注药材,诊断出结果,药方根据结果来开方抓药。
      这虽然也是个办法,但是王不饿却直接排除掉了。
      一个医生不知道该怎么开药,这还能行?
      一个人的病情单单的靠描述,又怎么可能让另外一个人开出最准确的药方呢?
      而且也太麻烦了,真要是这么搞了,将来以后少不了扯皮的。
      你说他没诊断对,他说你药方开错了,到底是谁的错?
      根本就没办法去判断,王不饿可不想在不久的将来就让医患纠纷充满整个大汉。
      虽然这年头估计不大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谁又说的准呢?
      而另外的想法就更不靠谱了。
      如说什么统一配置药方,虽然效果可能不会太好,但是也能治病,无非就是多吃几服药的问题。
      这么做虽然短时间内看似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是时间长了以后呢?
      因为有更便捷的方式,所以就没人愿意再去投入巨大的精力去研究技术了。
      这么做的后果只有一个,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所以,医学是没有捷径可言的。
      今天你走了捷径,明天现实就会狠狠的拍你一巴掌。
      当然,捷径也不是没有,更适合的,更完美的方案也同样是有的。
      医学生需要大量的上手来获取经验,一种病看一次不会,看两次不会,看个一两百次,难道还不会吗?
      正所谓久病成医,一个病人时间长了,基本上也能自己开方抓药了,虽然不赞成……
      更何况一个专业的医生呢?
      用实际病例大量的去为他们提供经验,这成长的速度不就快了吗?
      后世的大城市为什么医疗水平高?
      除了因为政治原因以外,还有其他的因素在内,例如说因为地理的位置,让人更加信任这里,所以病人也就多了,病人多了,见得多的,治疗的多了,自然也就有经验了。
      大家关起门来讨论一下,相互学习一下,这不就是进步了吗?
      而小医院没什么病人,最多也就打个疫苗搞个基础的体检,看个发烧感冒什么的,那些在大医院根本就排不上号的病,到了这里就能让整个医院如临大敌一样。
      王不饿突然间笑了起来。
      他发现自己现在好像脑子越来越迟钝了。
      一个这么好的例子,现成的模式就摆在眼前呢,自己竟然都忘了?
      要是早点能想起这一招,难道还会让一群人跟着头疼这么久?
      简单,小意思,逼u特否……
      王不饿大手一挥,直接批复上了自己的意见。
      这个也属于走了捷径的,但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捷径,而是想办法找到大量的病人来让他们积累经验的捷径,实力是真真正正提高了的。

热门新书推荐

  1.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2. [玄幻魔法]灰烬领主
  3. [都市言情]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4. [玄幻魔法]太古神尊
  5. [历史军事]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6. [都市言情]混沌天帝诀
  7.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8. [都市言情]1987我的年代
  9. [玄幻魔法]人族镇守使
  10.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1. [网游竞技]玩家请上车
  12. [都市言情]讨逆
  13.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14. [玄幻魔法]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15.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16. [武侠修真]五仙门
  17. [武侠修真]彼岸之主
  18. [玄幻魔法]我用阵法补天地
  19. [历史军事]晋末长剑
  20. [玄幻魔法]超品渔夫
  21. [玄幻魔法]陆地键仙
  22. [玄幻魔法]九龙归一诀
  23. [玄幻魔法]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24. [都市言情]修罗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