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吧嗒抽旱烟的孙老爷子,闻言点头道:“祖父知道了,显根有心让你回来说一下,回头我就让你爹悄悄去买粮,你们也别声张免得惹出祸事。这个你拿着……”孙老爷子从枕头下摸出一串铜板递给孙氏。
孙氏知道家里钱财都在她爹手里,祖父这里最多也就几个铜板,所以孙氏哪能要,若是被几个弟妹知道了,怕是祖父再也压不住她们了。
“这些不是别人给的,都是昔日你和显根给祖父的孝敬钱,拿去多买点粮吧……祖父没本事,帮不了你什么……”孙老爷子吐出一口烟圈,烟圈在眼前忽悠散开,饱经沧桑的老人透过烟雾望着大孙女,唉,这孩子为家里付出的太多了,可谁叫她是长女呢。
孙氏袖子里揣着那串铜板,心里异常沉重,说实话孙家人口多,遇到荒年或是灾年,日子比戴家还要难熬。
兴许是钟氏心里过意不去,也非塞几个铜板给孙氏,孙氏没要,推开她娘就顾自走出孙家,临出孙家,焦氏从屋子里冲出来默默盯着孙氏的袖口看,孙氏的内疚瞬间没了。
回到自家后,孙氏丁点没提关于娘家的事,只是一整个下午都神思恍惚。
老板娘虽然认识孙氏,可也奇怪道:“怎么是你自个儿来了?你大兄弟呢?”
“他今个有事来不了,偏家里急等钱使,我便自个来了,还请您验看一二……”孙氏极少巴结人,如今却不得不放下身段,生怕被焦氏说中,人家只认孙大文不认她。
绣铺老板娘不知孙氏担忧,细细检查过后,便按件数给孙氏算了钱,见孙氏拿到钱后惊讶的表情,便解释道:“你后来送的绣活好歹不一样,有好有坏,好的我按高价给,低的就按平常算,呐,这种是好的,价格就高点。”
孙氏哪是想这个?
她是被到手的银子给惊到了,当初她拿着绣活来县城绣铺,老板娘看过她的活计后就给定了个价格,而后,她拿到手的就一直是那个价格,她哪里会想到,红姐绣活的价格会别她的高。
自家丑事不好对外人说,孙氏千恩万谢抱着布料出了绣铺,身后戴双琳磨磨蹭蹭,一步一回头,孙氏看了就道:“真被你说着了,能多买不少粮食,走,娘给你买个大肉包,辛苦我们琳姐了。”
唰,戴双琳口水泛滥,却忍住馋虫摇头道:“我不吃,用一个大肉包的钱再加点,咱们自己可以包一回包子了,肉的素的反正都是包子。”
孙氏心里阴霾一扫,脸上就带了笑模样,琳姐会打算,将来日子肯定不愁,就是红姐,有了这份手艺,将来也不怕饿肚子了。
不知道往日粮铺前是什么情景,可今日铺子里几乎是人满为患,戴双琳和孙氏挤不进去,只能等在外面干着急。眼看着别人一袋袋面粉背出来,孙氏急了,直念叨“这可怎么办?”,看来孩子爹说的事不假,以前粮铺可没这么好生意。
戴双琳也急,店里全是男人堆在里头,她和孙氏就是挤进去估计也没用,左右瞧了瞧,戴双琳看见粮铺门口有个小二在维持秩序,便拉着孙氏往小二的方向过去,趁人不注意向小二说了几句话,小二起初不乐意,孙氏补了一句,小二眼睛总算亮了,当即带着母女俩转进后巷,从后门进了粮铺。
“臭小子,不在前头看着,跑后头做什么?”看见三人进门,在后院指挥搬粮的人就皱眉道。
“二管家,这是我乡下婶子,前面都是男人家不方便,对了,是买不是换!”小二跟东家说话,孙氏和戴双琳提前受了嘱咐,就在一边默不吭声。
那人一听是买不是换,脸色稍缓,挥手让小二带孙氏母女去称粮,至于是真婶子还是假婶子,他才不管。
这年头来粮店多是用头道面、二道面换三道面的,少有直接拿钱买粮的,除非是春冬两季家里没粮了。
粮食买好,小二揣着孙氏给的两枚铜板心满意足走了,孙氏看粮食有点多,就让戴双琳看着,她去找牛车。
戴双琳正无所事事,就见巷子口走进一锦绣小公子,小公子身边跟着一名相貌清秀的小随从,两人摇扇经过戴双琳身边时,那小随从皱鼻子扇风很是厌恶,倒是那小公子坦然走过,却在入门前豁然转身,毫无预兆对戴双琳道:“你姓戴?戴家二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