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风微微一笑,心想殷七七所教出来的孩子都真乖,真有礼貌。
柳安康让邱柳将殷俊与萧清歌的骨灰放好后,他回了趟柳家,看见在屋里绣花的付氏,走过去,有气无力地道:“夫人,收拾些东西吧。”
“萧公子要你去帮忙了?”付氏担忧问。
这段时间来,外面很乱。
付氏就在想,什么时候萧奕水会写来书信叫他离开?
柳安康叹气道:“不是去萧公子那边,是去饶港,去见下七七的娘亲。”
“怎么了?”付氏有种不好的预感。
柳安康道:“俊儿死了,七七托人将骨灰带回来,让我将俊儿的死讯告诉她的娘亲,应是怕殷母受不住才专门拜托我去说的。”
砰——
装满热水的茶壶落在地上,摔成若干片。
柳安康与付氏被吓到,同时抬起头看向门口那边。
柳如陌蓄满泪花的眼睛,难以置信地摇了摇头,颤声问:“爹,这是真的吗?俊儿……真的死了?”
与谢青松的事拖了五年之久,柳安康又怎不知道,柳如陌心底是在想什么,拖一年她的心里就在期望着殷俊今年能回来,可一年拖一年,五年过去了,殷俊的尸骨被烧成灰装在罐子里回来。
柳安康又何尝不是抱了与柳如陌一样的心思,他也盼着殷俊回来,回来做他的女婿。
可如今,没有期待也没有幻想了。
“如陌,俊儿是七七最疼爱的弟弟,你觉得她会跟我们开这么晦气的玩笑吗?”柳安康道,“送回来的不只是俊儿的骨灰,还有七七的书信,这件事骗不了,俊儿,他真的死了……”
柳安康惊愕地看向这个孩子,心想这个孩子是这么多孩子中最难侍候的一个,他还担忧过,如果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为自己的学生怎办?他可没有多余的心思来照顾他,可看到这孩子的画后,便觉得这孩子还是有些不同于别人的地方。
送完书信回来的卫风,回来收孩子的书信,宋一阳拿着墨还未干,都没装进信封的纸给卫风。
“给娘的!”
卫风看了眼纸上画的,心想这也是孩子的心意,点头,应好:“我送给你娘。”
“谢谢叔叔。”
这么小的孩子都会说谢谢,卫风浅笑地伸出手揉了揉他的小脑袋,“不用客气。”
“叔叔,娘什么时候能回来?”聊开后,宋一阳揪紧着卫风的衣服,生怕人跑了。
卫风道:“我也不知道,但应该很快就能回来。”
“很快是什么时候?”
“……”这要怎么回答?
现在淮康城已经是叛乱军的城,梁信知等人将会以淮康为主,攻下周围的城,成为自己的领地。
要是一点点将周围的城池都纳入其中,叛乱军的战线就会慢慢拉大,宋闻卿身为叛乱军一支先锋队的小将军,自然会走在队伍的最前头,等到他们的战线拉到封安府这边,殷七七与宋闻卿自然就会回来看看孩子们。
可是打仗又不是纸上谈兵,叛乱军用五年时间才攻下淮康城,其他的城池也不知要多久才能攻下来。
“叔叔,阳阳很想娘,娘在阳阳睡觉的时候就不见了,阳阳醒来,哥哥们都说会帮娘好好照顾我,可我只要娘,叔叔,阳阳不想乖乖等娘回来,阳阳要去娘那……”
宋一阳揪着卫风的衣服,口若悬河地说着,一开始他说的话,卫风还能听得懂,可说到后面,他就已经听不太懂这个孩子到底在说些什么。
正清和博蒲很同情他,宋一阳正好处于孩子最活波的这个年龄,他一说起话来,就算你听不懂,就算不去回应他的话,他都能吧啦吧啦说上一个时辰。
宋一天那边已经将信写完,放进信封里交给卫风,将在一边说个不停的宋一阳抱起,“小阳,我们去喝羊奶好不?”
“好啊好啊!阳阳最喜欢喝羊奶了!”宋一阳开心地拍着手掌,卫风松了口气,心底感谢救他与水深火热的宋一天。
宋一书也将写好的书信交给卫风,乌亮的眼睛犹豫地看向卫风,声音很轻地问:“娘和爹还好吗?”
“他们都很好。”
“叔叔,你回去之后要是见到娘,能不能叫她和爹快点回来,我很想他们……”宋一书说着声音越说越笑。
宋一安走过来,压在他的身上,嘲笑道:“小书又要哭鼻子了吗?”
“我才没哭鼻子!”宋一书怒道。
“小书最会哭鼻子了,比阳阳还爱哭鼻子。”
“小五姐!”宋一书生气地看向自家姐姐,看到宋一安做出擦眼泪的动作后,追上去要打你。
宋一宝看着他们吵闹的背影,笑了笑,将信给卫风,“让叔叔你见笑了,小五最爱捉弄小书,但别看她这样,小书是她的弟弟,她是不想让小书难受才这样逗弄小书的。其实小五也很想念娘,可我们这里都是男孩子,就只有她一个女孩子,所以她总想着要比我们还要坚强。”
看着七八岁的孩子说出这么一番有大道理的话,卫风突然想知道,殷七七和宋闻卿是怎么教孩子的,将孩子们一个个都教得有这个年纪没有的担当和成熟。
“叔叔,回到娘的那边后,麻烦你多多照看下娘,爹很厉害,我相信他会保护好自己,可娘没有爹那么厉害,我担心她会受伤,你是初妤姑姑的暗卫,应该也会保护娘,是吗?”
“是的。”
“那我就放心了。”宋一宝眼睛弯了弯。
宋一顺也走过来,“叔叔,我也拜托你多多照顾下娘,我这里有娘走之前给我的零用钱,我都给你了!”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五两碎银。
柳家。
付氏端着刚煮好的莲子百合糖水来到柳如陌的房门外,虚掩的门中传来柳如陌啜泣的哭声,付氏无奈地摇了摇头,端着糖水离开,让柳如好好静静。
来到封安府时,天色已经黑了。
离港的船早就离港,而休息的船也都停在港口休息。
柳安康便带着孩子们前往阮家借住一夜。
阮家大门被砰砰地敲响时,看门的老张急急赶出来,一打开门,就听到孩子们齐声甜甜地喊:“张爷爷好!”
“哎哟,是小少爷小姐妹们,你们怎么都回来了?”老张看向柳安康,又问:“柳先生怎么带这么多的孩子来了?”
“孩子们坐了几个时辰的船都累了,进去再说。”柳安康道。
阮初春附和:“是啊,张爷爷,我现在好累,想洗澡吃饭睡觉。”
“那快进来,小小姐,要我抱你不?”阮初春是阮家最小的女儿,也是阮家人都疼爱的小小姐。
“不用了,张爷爷,我能自己走。”阮初春倔强地道。
老张见状,急忙先走一步,告知阮东叶和宋云兰孩子们和柳先生来了的消息。
若无什么情况柳安康是不会带着孩子们出来的,听到他们出来,阮东叶与宋云兰急忙起身来迎接他们,看到一大群的孩子们,还没来得及说些什么,看见爹娘的阮家孩子们,开心地跑过来。
“爹娘,我们回来了!”
宋云兰蹲下了身子,抱住最小的阮初春,“春儿,你们怎么和先生回来了?”
“不知道,先生什么都没说,他就带我们回来了。”阮初春童言童语地说着,有撒娇地说道,“娘,我好困,也好饿哦。”
“好好,娘这就带你去洗澡。”面对这么爱撒娇的小女儿,宋云兰的眼里都是宠溺,看向柳安康道:“柳先生,我先带孩子们去洗澡,你与相公先聊。”
“张叔,你去砌壶龙井茶来,柳先生,屋里请!”阮东叶热情地道。
面对他们的热情,柳安康依旧不是很能高兴起来,沉重的脚步迈进正堂中。
正堂的饭桌上摆着没吃完的饭菜,阮东叶立刻邀请,“柳先生,你要不先吃些,摘星摘月,你们二人去食府里多提几个菜回来!”
两个丫环应是出去。
阮东叶热情地给柳安康倒上一杯清茶,问:“先生,你突然将孩子们都带出来,是有什么事吗?”
“明天一早,我还要带他们坐船去饶港。”柳安康叹气道。
阮东叶一愣,不解问:“先生,带孩子们去饶港做什么?”
“今日我收到了七七的书信,她告诉我,俊儿已死的消息。”
“俊,俊儿死了?!”阮东叶惊愕地半晌说不出来话。
他与殷俊也是相识的,在记忆中这个少年虽然沉默寡言,可却很聪明,而殷七七待这个弟弟也是极好。
“在信中,七七说,俊儿与萧蘅阳同归于尽。唉,我也不知这事是不是真的,一路坐船来,我多望这不过是我做的一场噩梦!”
柳安康曾想过,若殷俊站在萧蘅阳那边,他定不会有任何的惜才之心,为大局考虑而杀了殷俊。可知道殷俊最后为了叛乱军的胜利,选择与萧蘅阳同归于尽。
果真,他没看错人,也没白疼惜这个学生!
阮东叶愣着,半晌都没说出一句话来,实在难以相信殷俊会死了。
当年若非殷俊代替殷七七当了萧蘅阳的厨娘,他们不知要在山里躲多久,正因为殷俊,他们才能重新回到封安府开店铺,并且在萧蘅阳的照顾下,让封安府的新知府对他们照顾有加。
与殷俊感情是不深,可他们却因殷俊而生活越过越好。
一想到这样的一个少年,比自己还要早逝,阮东叶的心头不禁跟着惋惜,“俊儿这个孩子,可惜了……”
“老爷,知府求见!”老张急急忙忙进来道。
柳安康的面色一变,凝眸神色肃穆,封安府的新知府是萧蘅阳的人,也认识他,若让他知道自己与阮东叶相识,不知会如何想,立即站起来。
阮东叶也道:“柳先生,你先去屏风后躲一躲。”
柳安康颌首,刚躲到屏风后,知府就进到门中,朝着阮东叶,心痛地喊了声:“东叶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