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得道之人
“春秀姐姐,奴婢可多嘴问一句。此物是用来做些什么?为何要日抹在衣物上?”
皱着眉看着手里的盒子,见春秀要走,白芷立马拦住了她的去路,皱着眉询问着。
“放心,不过就是点小东西罢了。你尽管放心的去做,就算日后染上些什么了,贵人也会为你解的。”嫌弃的甩开了白芷的手,春秀才懒得同她解释。
随意说了几句,将她搪塞过去之后,便离开了御花园。
那人离开的匆忙,显然是不想让白芷多问些什么。迟疑的看着手中的盒子,虽猜不出这玩意是做什么的,但白芷的心里还是有些不大安宁。
回到未央宫之后,白芷依旧惴惴不安。思虑了许久之后,便拿着东西去找到了周纤巧。
“好东西,谢贵人给你的?”慵懒的倚在在贵妃榻上,关着盒子里传来的香味,周纤巧的笑容,很是凛冽。
她倒是没想到,为了对付她,谢莹莹居然肯下这么高的血本。迷涎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拿出来的东西。
西域奇香,现在周纤巧所认识的众人之中。恐怕也只有周舟,才能拿的出这种品质的香了。
“是她身边的奴婢,那人说要奴婢日日将这香,抹在您的衣物上。为的是几日之后的百花宴。”
白芷低着头,将同春秀所言的事情,和盘托出。
“百花宴?倒也同这香应景。”冷笑一声后,从新将香丢到了白芷的身旁。周纤巧心里已然有了打算。
既然那人想要让她在众人面前丑态百出。周纤巧就给谢莹莹一个机会。
这不过,几日后的百花宴。到底是谁会出丑,还未可知呢!
“你将这香好生收着,可莫要要让别人捡去了。这么好闻的东西,要是落到不识货的人手里。可是会出大事的。”
“奴婢明白。”得了周纤巧的话,白芷立马将东西好生收好。片刻后,离开了寝宫。
看着她离开的方向,周纤巧若有所思。说起来,赵舟炎已经许久未来看过她了。
所以说不被打扰,自然是极好的。可是突然转变的态度,总让周纤巧有些不大适应。
“罢了,天子心意,可是我能够随意揣测的?他若不愿,怕是无人能逼的。”
这横竖也想不出个结果,如何都是周纤巧庸人自扰。这般想着,周纤巧自嘲的笑了笑后,倒不再多言。
万事阁。
如同往常一般,赵舟炎百无聊赖的处理着桌案上堆积的折子。面色比起前几日来说,要差上不少。
那东西,他已经服用过好长一段时间了。可即便如此,赵舟炎所求的东西,依旧没个结果。倒叫他有些烦躁了。
“贤妃无所出……这同将谢贵人抬上妃位,又有何干系?”皱着眉翻弄着眼前的折子,看着上面的内容。赵舟炎立马黑着脸,将其扔在了地上。
“这就是你们所谓的要紧事?还摆在前几位。这么着急,是怕朕也活不过几日了吗!”
这也不怪他生气,一大堆国事还未能解决。这洪灾又起,他们此刻不将心思放在黎民百姓上,反而是盯着他这后宫。
如此行径,没有一个帝王可以容忍。
“陛下息怒。微臣此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是这种折子的数量庞大。微臣放出一册,也是无奈之举。”士大夫李云逸见他如此动怒,立马跪了下来,轻声告罪。
“陛下,这些东西看了心烦,大不了放一放。云清大师,奴才已经替陛下请过来了,现在正在殿外等候。陛下看?”
见赵舟炎在气头上,夏邑立马站了出来,轻声说着。
“云清大师来了?还不将他请进来?”听到云清来了,赵舟炎的面色一下子好看了不少。
见李云逸还跪着,赵舟炎立马摆了摆手,让人退下了:“李云逸,今日便到这了,下去吧。”
“是!”无奈的叹了口气,李云逸原还想说些什么。可赵舟炎早已一脸不耐,他便只能领了命,乖乖的退了下去。
离开之前,他还同夏邑口中的那个所谓大师打了个照面。那人一身道袍,挽着高高的发髻。看起来的确仙风道骨。
可如何,都给李云逸一种奇怪的感觉。不过,这可不是他所需要操心的事情。
李云逸离开之后,夏邑便带着云清入了殿内。那人举手投足之间,满是高傲。
就算是面见帝王,也依旧处变不惊。像极了个法力高深之人。
“贫道云清,见过皇上。”
“朕听他们说你是得道大师,云清,可莫要让朕失望啊!”赵舟炎并没有因为他的打扮而被唬住。
他只是微微骇首,慵懒的倚坐着,根本就没将云清放在眼里。
毕竟,赵舟炎并没有那么相信鬼神之说。至于为何会寻得这位道长,无非是因为夏邑的杰作。
这人既然来了,倒也不妨看看。没准,还真有些效用。
“是。”云清微微点头,随后一杨手中拂尘,闭目起势。只见他手中手势变化,片刻后才缓然睁开双眼,面露凝重。
“陛下最近可有服用一味药?吃完之后,只觉得身子日渐虚弱,并非昨日之势了?”
“是。”诧异的看着云清,赵舟炎根本就没想到,自己用药的事情居然真被云清给算出来了。
此事,宫中知晓的人少之又少。甚至夏邑都是在无意中才知晓的此事。他相信夏邑不会乱说。
那云清所知此事,便就真只有卜算之说了。
“还请陛下赶紧断了那药,频道这里有一位药方。可使陛下龙体恢复如初。陛下服用的药中有两味药是相克的,怕是有心之人,想借着药物相克害陛下的性命!”
凝重的将药方写下,递给夏邑。云清此举,更是让赵舟炎好奇。他到底能卜算到何等境地。
“云清,朕想问你。你可知朕现在心中,想求之事为何?”
“贫道不敢妄言。”云清摇了摇头,不肯开口。
“说!朕赦你无罪!”
“陛下所求一故人,可斯人已去,还请陛下节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