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玄幻魔法 > 一心想死却不小心无敌了 > 第410章 李易的阳谋
    “不战而屈人之兵么……”
    李易看向王寄真,露出了一抹笑容。
    “我想问问王大将军,可曾听说过推恩令?”
    推恩令?
    王寄真闻言一愣,脑子里面冒出来无数问号。
    他不明白,李易所说的这个《推恩令》,究竟是个什么玩意?
    “未曾听闻。”
    他如实回答。
    李易淡淡一笑,说道:
    “刚刚王大将军说过,若我能在不动刀兵的前提下灭掉中原,那么王大将军就心甘情愿归降。”
    “既然如此,那我定然不能让王大将军失望,这《推恩令》,想必就能让王大将军满意。”
    王寄真眼里闪过一抹难以置信之色。
    他有点没弄清楚,李易难道还真的想到了办法?
    要知道,他之所以提出这个难题,就是因为他觉得,李易不可能办得到。
    若是不动刀兵,中原凭什么灭亡?
    王寄真自忖,中原上下,早已是铁板一块。
    或许会因为局势逆转,而出现几个叛逆之辈,但数量决不会多,而且也绝对不会是中原的核心之人。
    凡是中原核心,全部都是他最坚定者的支持者。
    这一点他是可以确定的。
    可现在为什么说中原有亡国之祸?
    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已经严重失衡了,在大乾的兵锋面前,中原的抵抗力有限。
    毕竟大乾连仙门都敢硬抗,更别说区区中原了。
    但是除了硬实力对比不如之外,王寄真可不觉得中原自身有任何亡国的隐患。
    李易不动刀兵,竟然还想灭亡中原,这绝对是天方夜谭!
    不是他没见过世面,而是他对于中原有自信。
    这可是他一手建立的势力啊。
    “哦?既然如此,那么还请李大人,让在下长长见识。”
    王寄真眼里露出几分挑衅之意。
    因为他觉得,李易就算再怎么智慧,也不可能做到这种事情。
    只要他不死,底下的人就不会反,上下一心,中原便不会有灭国之祸。
    甚至他还打算效仿新政了,不说是完全照搬,但却可以结合中原国情,做出一些变革。
    如此一来,也能给百姓更多的恩泽。
    长此以往下去,民心也会归附。
    毕竟老百姓要的很简单,能吃饱,就已经算是太平盛世,能活得像个人,那简直就是梦想中的生活。
    看到王寄真的这副表情,李易哑然失笑。
    想必这个家伙,还以为自己是在说大话呢。
    他这是不知道《推恩令》的厉害。
    为什么说推恩令是千古奇策?
    正是因为此计无解,走的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从内部瓦解敌人。
    当年大汉时期,外戚横行,亲王霸道,其局势也不见得比现在的大乾好上多少,但就是靠着这推恩令,一举解决了困扰了几代人的难题,也为之后的强汉奠定了基础。
    所以,李易显得非常自信。
    他看着王寄真,淡淡道:
    “敢问王大将军,有几个儿子?”
    王寄真皱眉,他不明白李易为何要这么问,但这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于是便如实说道:
    “共有子嗣七人。”
    七个儿子,在这个时代,不算是多,尤其是对于他这种级别的诸侯而言。
    先前提到过的荒唐公孙明,儿女加起来都快上百人了。
    寻常百姓,可能还会考虑儿女太多养不起,但是对于有权有势的人来说,是不需要做什么保护措施的。
    如果有了孩子,那可劲的生便是。
    人丁兴旺,家业才能兴旺,这算得上是老传统了。
    李易点了点头,又问。
    “在这七个儿子之中,王大将军最看好哪一个?若是自己百年之后,会将中原基业托付给何人?”
    这个问题让王寄真陷入到了沉思。
    但并没有持续多久,他犹豫少许,说道:
    “应当是我的长子王恒,他性情最是像我,且是嫡长子,又立下几次战功,在军中素有声望,若是再历练几年,就能成器,相比之下,其他诸子与他的天资相比,多多少少是有些差距的。”
    立嗣这种事情,是身为君王必须要考虑的。
    虽然王寄真如今还算是正值壮年,但是心里面却总还是要多一些考虑的。
    平日里的他看似不动声色,实际上却是暗中观察自己的子嗣。
    谁更加优秀,他心里头是有数的。
    对于李易,他选择了真诚以待,将自己所想的事情,直接就说了出来。
    若是其他中原臣子询问,他肯定是不会明言的。
    因为立嗣这种事情,乃是一件大事,太早暴露,无疑就断绝了他人的进取之心。
    也会让自己早早选中的人懈怠,而且最要命的是,还会让臣子们多了投机取巧的机会。
    所以说,聪明的君王,往往都是让自己的子嗣去斗,去厮杀,谁能上位,全凭本事。
    而大臣们押注,也算是传统戏码了,押注成功,那便是潜邸之臣,押注失败,那可能就要坐冷板凳了。
    不过如实回答归回答,但王寄真还是不明白,李易为什么要问这些。
    理论来说,他对于中原的事情,应该是没有那么大的兴趣才是。
    但李易仍然没有暴露本意的痕迹,而是继续发问。
    ”王大将军看重长子王恒,将来若是王恒继位,那么他其他的兄弟,该是如何?”
    这就涉及到自己的儿子将来的出路了。
    王寄真沉吟了少许,说道:
    “若真按照我所设想的那样,长子王恒继位,那么剩余六人,只怕是很难接近权力中枢了,多半是养起来,做个富贵闲人吧。”
    说到这里,王寄真言语之中多少透露出些许无奈之意。
    这就是身为一个王者的难言之隐了。
    王者和天子一样,也都是人,肯定都是盼望家庭和睦的。
    但他们里头都清楚,这种情况大概率是不会存在的,这世间,没有什么东西比权力更动人心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很多时候,大臣们立下了卓越的功勋,但是新天子上位,老臣们也要自己乞骸骨,告老还乡。
    这难道是他们能力不足?
    还是说忠心不足?
    当然不是!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必须要让出位置,给新人了。
    一个天子继位,就代表着天子背后的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都上位了。
    他们若是还看着位置不走,那就无疑是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当然,也不排除有另一种情况。
    比如说老臣实在是太重要,新天子上来也离不开他,这样的人,肯定是不会轻易离开朝堂的。
    可这种情况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情况来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才是潜规则。
    老臣尚且都如此,更何况其他的皇子呢?
    天子上位之前,其他皇子,就算是不争,那么理论上来说,他们依然是天子的竞争者。
    只要新天子没有上位,他们都有可能成为九五之尊。
    所以往往新天子上位,其他的皇子就不能留在京城了。
    多是发配出去,做个闲散亲王。
    有些和天子交恶的,或者说之前斗得太狠的,可能都不能善终,直接就被找个由头宰了。
    这种事情比比皆是,不是个例。
    天家无情,至高无上的宝座只有一个,所以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对于其他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存在,都必然是充满了戒备。
    王寄真不是天子,但中原大将军这个诸侯的位置,情况同样也是这样。

热门新书推荐

  1. [都市言情]1979黄金时代
  2. [玄幻魔法]极道武学修改器
  3.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玄幻魔法]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5.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6. [都市言情]龙王令
  7.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8. [综合其他]别叫我恶魔
  9.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10. [历史军事]大唐腾飞之路
  11. [武侠修真]魔门败类
  12.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13. [玄幻魔法]丹武双绝
  14. [玄幻魔法]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
  15. [科幻灵异]港综世界的警察
  16. [都市言情]盖世神医
  17. [综合其他]退下,让朕来
  18. [综合其他]元始法则
  19. [玄幻魔法]修罗武神
  20. [玄幻魔法]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21. [玄幻魔法]我有一身被动技
  22. [都市言情]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23.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24.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