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悦笑道:“爷不是嫌弃我挣银子多吗?所以我现在准备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恩?”
“免费开办聋哑学校,帮助那些身体有缺陷的小孩子们谋取一技之长。”
四爷疑惑道:“你当真会唇语?当真愿意教导小格格?”
“为何不呢?那是爷的孩子,我定然将他培育成大清首富。”
四爷脑门三条线,这女人什么都离不开赚银子。
“这事你要跟福晋商量。”
福晋现在心疼还来不及,哪里肯让孩子吃苦。
“怀春还小,这事不急,待看她将来喜欢什么吧。”绝对让她往从商哪方面发展。
不过建立学校,却是迫在眉睫。
“爷,建学校这个事?需要什么程序吗?”
四爷岂能不知她的想法,这是让自己给她跑关系呢。不过此事是好事,他没有理由拒绝。
“银子你出吗?”
锦悦迟疑了片刻,才点了点头。
出银子这种事,她不会单方面出的,怀春那孩子可是福晋的孩子,亲爹亲妈多在,她没理由又管孩子又出钱的。
当然这个事,要先去给福晋说一说。
而四爷觉得只要年氏愿意出银子,这个事情就好办。
随后四爷出门办事去了。
锦悦则去寻了嫡福晋,嫡福晋正吩咐人给弘昼弘历上些糕点,别让孩子饿着了。
嫡福晋见着她过来,并不意外。
“我还想着妹妹会过来的。”
“啊?”
难不成是爷跟嫡福晋通了气了?
“小翠,将新进的碧螺春给你年主子沏上。”
两个人进了屋,福晋就问:“妹妹可是因为耿氏来的?”
啊?
福晋以为她会为耿氏说情?
“福晋,耿氏出什么事了?我不知道啊。”福晋看了她一眼,锦悦讪讪笑了声道:“我这是为了别的事情来找福晋的?”
“什么事?”
锦悦将她开校的事情给福晋说了声。
“主要吧,我想以怀春为学校命名,福晋觉得如何?”
免费学校,还以怀春命名?
福晋如今却是明白的,这是为了怀春。
“十二爷去调查了,京城内有三百多名无听力的孩子,每日管饭以及寻找师资,都需要银钱,福晋您看?”
此学校是因怀春而办,福晋您理所当然要出银子的。
“怀春的事,让妹妹操心了,我愿意出资一万两银子,为孩子做点事。”
锦悦点头。
“还是福晋大气。”
锦悦临走前,偷偷跟福晋道:“福晋,您说若是咱们府上唯有弘时弘历和弘昼三个孩子了,会怎么样?”
“先不说日后咱们家王爷能不能往上走一走,就是不升,咱们府日后也是弘时弘历和弘昼的。”
福晋起初没明白年氏的意思,但是她仔细想了想,却有些细思极恐。
府上只有三个孩子,而现在三个孩子还小,看不出别的,但是在大些呢?
将来必然有一人是世子爷,虽然弘时年长,但是李氏的身份不显。
而她跟年氏身份虽然好,但是没有儿子。
所以这日后这世子位置?
弘昼?弘历?
当初耿氏不就是看在这个优势,将孩子送过来的吗?
爷日后在往上走一走?
如今爷已经是亲王了,还如何往上走?
似乎想到什么,四福晋忙捂住自己的嘴,真的会是自己想的那般吗?
往上面,就是太子之位了?
若是将来爷真的到了哪个位置,那么这几个孩子之中唯有一个是储君,她该怎么办?
年氏啊,年氏,这就是你最近小心谨慎的缘故吗?
你这是变相劝我不要为难耿氏吗?
哼,她做不到。
就算是府上就只有那么几个孩子,那么她也有选择不是吗?不是还有弘历的吗?
府上听说年氏要免费开办学校,都愿意出一份力,虽然不多,但是心意,就是怀庆都愿意将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
锦悦开办学校的事情很快传播出去,十二福晋是最先知晓的。
十二福晋听说是四爷府上的人都出了力,自然也跟着出银子的,毕竟年嫂子帮她们赚了不少银子。
十二福晋和十三福晋先凑钱,这之后各家的福晋听说了消息,也愿意且不得不出一份力。
这事传入宫中,皇上则召了张廷玉过来,商议这件事。
张廷玉担忧这事情不好做,毕竟这师傅不好找啊。
“这事情是好事,就是怕这事不得坚持,让人笑话了。”
皇上的心态极好。
“你什么时候见年氏想做什么事,没有做好过的。”皇上顿了下,“朕想要培育一批好苗子来,专攻农业,年氏要开办学校,除了教导他们识文断字,若是能在教导些别的,就更好了。”
张廷玉明白。
“这个,皇上不妨跟四爷提一提,既然开办了学校,何不开的大一些,也贫苦家孩子都有机会去上学。”
“是啊,怎么能只招聋哑人,这分明是歧视。”
张廷玉知晓皇上是惜才之人,尤其是现在缺才,自然是希望大清能多一些像年氏那般的人。
皇上想了想吩咐道:“李德全,去将那十万两银子给年氏送过去。”
“皇上,可还有别的话要吩咐?”
“就说朕怜爱怀春,身为怀春的皇爷爷,希望她将来能与年氏那般,博施济众。”
“是。”
锦悦收到皇上十万两银子的时候,嘴角抑制不住的上扬。
哈哈
这算下来,估计她也出不了银子啊。
四爷在外面忙完,回来听嫡福晋说她出了一万两银子给建学校,微愣。
“你出银子了?”
嫡福晋点点头。
“还有谁?”
“这各家都出了点,皇阿玛出的最多,十万两。”
皇上出资这件事,四爷也是刚听说了。
他咬着牙道:“这女人还真是一毛不拔。”
他出去找了片地方,面积不大,但是足以容纳三百学子的。
但是皇阿玛有出资了?
他这下子又不确定那地方够不够了?
“爷,年妹妹都是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你被她骗了呢。”
“怎么说?”
“她是借着怀春的光,给自己培养人才呢。”
嫡福晋随后想明白了。
“爷,那这事还办不办?”
四爷生气过后,却又不得不埋头干活啊。
皇阿玛出资十万两,可不单单是为了怀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