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庭哪里管这些事。”
李秀才就像是个只喝神仙水的人,根本不下地,家里有几分田地就算是知道有,也从来没有询问详细,就是因为这样,林家才下准了心黑李秀才一家。
周老爹摸着头皮,觉得自己应该说了些不该说的,咳嗽了一声,就准备撤到厨房,被周媒婆一声呵斥,“死老头子大白天的,又想去喝酒?”
“刚酿的酒,看看发酵到什么程度?”
“发个屁的发酵。”
周媒婆掐着周老爹的右手:“你明明知道女婿家有田地,而且和心脏的林家有协议,却屁都不放一个,让林家压着女婿家过日子。”
“要不是今天女儿问起来,你还是屁也不放一个,决心让李家几个孩子被欺负死了。你是不是比那个矮胡子老汉家里,还要心黑?”
周老爹不认大帽,“你胡说什么呢,我怎么会这么心黑。”
周月帮衬着:“视而不见不就是心黑?爹,枉费你读了这么多的圣贤书,功名没考到就算了,怎么还仁义礼智信都没有学会?”
“你嫁给李秀才一月还会背四书五经?”
见自己女儿满口道义,周老爹在内心一个劲的夸李秀才,李秀才果然是钟灵毓秀的读书人,和他呆在一起,自家女儿这种烂泥都上墙了。
“可不嘛爹,我背给你听?”
周媒婆都替周月着急,“老的老的小的小的,都没个正型的,背书着急还是李秀才家的粮食着急?”
“李老太太死后这几年,就没见林家给过粮食,李家分的那几亩地这几年收成不错,林家欠李家没个十担也有八担谷子了。”
一盘算起来,周媒婆可是个肉疼,觉得林家的真是遭雷劈,几个孩子都欺负。
“不能吃这亏,得要回来。”周月应着周媒婆的话,二人一人一嘴,一唱一和的。
周媒婆拉着周老爹起身,“把田契拿上,我们去李家村将女婿家的粮食要回来。”
周老爹被拽起来后往厨房走去,“去厨房干什么,田契在酿酒啊?”
“压在酒坛子下面呢。”周老爹受不了周媒婆,从年轻的时候就是周媒婆往东,周老爹不敢往西的。
“老大老二,都给我抄上家伙,我们去一趟李家村林老狗家。”
周媒婆战斗力杠杠的,说话做事说一不二,抄起来院子里的大锄头就要走人了,临走还将周家老大\/和老二从屋里拽出来了。
原身个子不算矮,至少有一米六五,在这农家算是十里八乡个儿最苗条的姑娘,周月二个哥哥就更高壮了,比起来弯着腰精瘦精瘦的周老爹高了一个头,都是八尺男儿。
周月没有想到周媒婆如此迅速就要行动,“娘,你今天不还要给别人说亲吗?怎么又得空去李家村了。”
“魏家那小子你又不是不知道,说亲说了有十户人家姑娘了,就是不点头。他娘非说是因为我们没有将你嫁给他,他死活不愿意娶别的媳妇,得让我们家赔他个媳妇,你们周家往上数三代都只有你一个女娃子,哪里来的姑娘赔给他啊!”
“他娘,别什么话都对孩子说。”
周媒婆话快,等周老爹找完地契出来,话一股脑的已经说完了。
周媒婆知道自己说错话了,目光瞟着周月,只见周月神色正常,并没有因为魏家那个小子而愤怒或者伤心,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不然自己可是破坏了女儿和女婿姻缘的大坏人了。
魏家小子,魏尧,就是传说的那个起义的**子,原身死都要和他死在一起的那个人。听到魏尧的名字,周月的心口一阵一阵的疼,原主残留的强烈情绪想要冲出来。
周月表面上无事发生,内心却波涛汹涌,周月一家人走到林家门口了,周月也在发呆,没有发现。
“死丫头魔怔了?”周月一个人跟在后面,落了一大截。
周老爹没有像自己的媳妇和儿子一样走在前面,他悠哉的跟在后面,看见周月失神便停下来等她。
等到周月走上来,周老爹低声安慰周月,“不是因为有你与李秀才的婚约,你娘和我才不将你嫁给魏尧。魏尧此人做事过于勇猛,不计后果,从不走回头路,他身边的人是会难受的。”
周月:“爹你胡说什么呢,我都嫁人这么久了还能改嫁不成?”
周老爹不接话,心想你不是因为想要改嫁,你为何不与李秀才同房?不是因为想和魏尧私奔,你天天站在门口望?不是因为帮助魏尧,你天天这么缺银两?
林家的林大森看到周媒婆一家又来了,一天的心情都是没了,他愁眉苦脸的看着一行人,以为是昨天压着周月沉塘的事情还没有完全解决,今天又被找上门来要说法了。
林里正:“昨天的事情牛大爷已经解释过了,是误会。昨天夜里我也请李秀才喝过茶了,此事就算了解。”
周媒婆完全不搭理里正说了什么,只侧着身子看着里正家附近的几亩良田,“这田地实在是好,看起来今年秋收又要丰收。”
里正没听到周媒婆话里的话,“这田地上头有活水,只要你们周家村的塘不往外面放水,淹不到庄稼,就有个好收成。”
“这可保不齐!”
周月:“有些人租赁了别人家的田地却不交租,瞧着家里老人去世只有小孩,便欠着说不说,这上对不起天地鬼神下对不起村里人,怎么会有好收成?”
周月话里带刀却不带脏,周家人都吃惊这是周月说出来的,周月从来都是骂天骂地,比周媒婆的嘴巴还毒,啥时候还学会反讽了?
周月捏着周媒婆的肩膀,“这不是跟娘学的嘛。”
是来要田地的,农家的田地是命\/根,里正气的吹胡子瞪眼的,“你们胡说什么,这田地是李秀才他奶奶给我家的,属于我家的,为何要给你家粮食?”
周老爹:“胡说,这分明是十年前分给李家的田地,当时这田里没水,你们都嫌会旱死庄稼,谁都不愿意要这田地。是李老太太请了人挖了一条小渠,这才让这些田活起来。”
“当时分田的时候不要,现在见人死了,就是你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