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王沟村里缺麦粒,云儿放下豪言,说是只要粮行能调来的麦子,他全收了。
粮行老板当场就激动的老泪纵横。
可现在这时候,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新麦子还没熟,陈麦都吃的都不多了。
整整过了五天,才调来三百来斤。
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这点麦子,几天功夫应该就会用光吧。
但了胜于无,有多少就先用多少吧,能撑多久就撑多久吧。
王瑶瑶陪着运麦子的马车回了王沟村。
村里还是一派生机勃勃,麦子长高了,风也柔和了。
不时的有麦香味飘来,格外的沁人沁脾。
顶多再过一个半月,麦子就能收了,今年一定要趁着新麦子下来,先一步屯粮。
“小明啊,你闻闻,这个季节的麦香味最浓了,还带着草香,超好闻。”
“嗯,待会回去,去地里薅把青麦,回去做点好吃的。”
王瑶瑶连连摆手:“别了吧,浪费,现在麦子可是紧缺物。等着它成熟了,咱们再摘吧。”
云儿听到了,也劝:“大姐,你才能吃多少,青麦子可就这个季节有,晚了可就吃不上了,我回去就给你做。”
王瑶瑶依旧拒绝:“云儿,我真的不想吃,好好赶车。”
王瑶瑶虽然贪嘴,可是现在这时候,她真的一颗麦子也不想浪费。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若是下一批麦子买不到,他们就要断顿。
生意刚刚起步,给各家签的第一笔订单,货都还没有配够。
这个时候尤为重要,一定的把货供上。
还有家里这些百姓,也都指着这门手艺来糊口。
特别是那些新签合同的,不能让人一枚铜板还没赚到,就先歇业一个月。
两头都没法交待。
严崇明捏住王瑶瑶的手:“别担心,会有办法的。”
“小明,咱现在最大的问题其实是能做糖的原料太单一了。得找一些其他的制糖原料,这样子,缺麦子了,还能用其他的东西来做。”
“嗯,等甘蔗成熟了,咱们就去外面转转,看其他的地方有没有,多找些甘蔗。”
“听说还有一种甜菜,也能做糖,而且出糖率特别高。”
严崇明也不多问,配合着她:“好,等以后空闲了,咱去找。”
太配合了。
严崇明这人似乎对王瑶瑶说的话,做的事,就从来没有产生过质疑。
貌似有点不符合穿越的常理啊。
“小明,你不问问我,我是怎么知道那东西的吗?”
严崇明顺嘴就答:“书上看的呗。”
“……”
果然是谎话说多了,人都麻痹了。
“你就不好奇是什么书?”
“你看的肯定都是好书,岳丈曾经是太傅,这天下的书,你肯定都能看。有什么好奇的,说不定是个前朝遗留的孤本,就算我想看,我也没这个资格啊。”
王瑶瑶觉得这会儿应该给严崇明点一个大大的赞。
这解释,天衣无缝啊。
倒是让她省不少事。
想起以前看的书上,那些个穿越女主都在极力掩饰自己的不同。
都在为自己的特别找各种借口,生怕别人发现了。
她这倒好,省心省力。
村民一如既往的热情,看到她们归来,都争着去村口迎接。
最近,因为学做糖的缘故,村子里来了不少陌生人。
有好多还是操着外地的口音。
“哟,妹子,这就是你们嘴里常说的小明啊,长的真是俊啊。啧啧啧,俺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俊的人。”
一个大娘操着一口大黄牙,正站在村长夫人旁边,对着他们指指点点。
那嗓门实在是大,隔得老远,只听见她一人说话。
严崇明一脸平静,不过这话倒是吸引了王瑶瑶的注意。
“那谁啊?”
李红月跟她挨得近,凑过去解释:“那是村长媳妇以前的奶娘,这两天回来探亲,听说了咱们村的事,就在这专门等你们回来,想学手艺呢。”
外来的都是客,像这些愿意跑来学做糖的,王瑶瑶当然都欢迎。
可听着口音,她又多嘴问了几句:“这人的家是哪里的?”
“方土县呢,听说那边挺穷的。”
方土县跟他们不在一个郡,那个地方更加偏北。
接近边关,算是那一片的太平之地。
但是比起他们这些腹地,条件还是有些差距的。
王瑶瑶的糖也根本没卖的那么远,就算这人学了,也不大能用。
奶娘注意到了他们的视线,连忙拉着村长夫人挤开人群,凑了过来。
“小明啊,哎呦,你们总算回来了,我都来了两三天了,都还没见着你们呢。”
王瑶瑶脸上的笑容僵硬了。
这怎么回事,王瑶瑶的手都伸开了,准备迎接。
没想到奶娘直接越过王瑶瑶,冲向了严崇明。
她是没搞清楚状况吗?
这里,她当家的啊。
严崇明果然冷着脸:“辛苦。”
“不辛苦,不辛苦,能等到你,什么都值得。”
严崇明清清嗓子:“大娘,你有什么事,可以找云儿,她是村里负责教学的夫子,也是管合同的,我不管事的,我就是个跑腿的。”
这一番话,直接把云儿送到人前,把自己撇出来。
云儿想吐血,可还是忍着打招呼:“这位大娘,你看我们刚回来,签合同的事先不急,您下午有空了就到我们家里,咱们细聊一下,再说。”
王瑶瑶点头,看着云儿的眼神也挺满意。
这个姑娘不错,挺像个样子。
我心甚慰啊。
等等,这个大娘看严崇明的眼神是怎么回事?
黏黏糊糊,不清不楚,眉眼含笑,还带着满意。
眼睛一直看着严崇明,丝毫没有分给云儿和王瑶瑶一眼。
这是……
这位大娘是不是该去照照镜子了。
穿着粗布麻衣,头发干枯发黄,盘成一坨。
脸上还带着两片高原红,衬得周围皮肤更加的黝黑。
还有那口大黄牙,一直咧着笑。
王瑶瑶有些恶寒,挺了挺胸,走到严崇明的前面,挡住那人视线:“我说这位大娘,让个道,人也该看够了吧,我家小明要回去给我煮饭吃了。”
“我家小明”这几个字说的特别的重,意在提醒那人认清自己的位置。
小明,我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