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综合其他 > 锦绣田园:农家厨娘种田忙 > 第四十八章:请短工
    周云皱眉,她忙得都没注意,她爷脸上疲惫感这么浓,再看老刘氏也是如此。
    仔细想想从做藕粉开始,一家子就白天黑夜的忙活,尤其是周老根两人都年纪大了,就是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
    周云心中懊恼,说道:“爷,奶和我娘、我哥他们下午都要洗面筋准备食材,还要赶路去县城摆摊,这样一套下来白天再下地干活的话身体肯定吃不消,咱们家六亩人丁地,您一个人肯定也不行。”
    “要不咱们就请个短工帮忙把地里收拾出来播种了。”
    周老根一听连忙拒绝:
    “不行,不行,这咋行?!咱们家一家老农,咋还学那地主家的似的请短工,那不得给人戳脊梁骨去!”
    周云见周老根反应这么大,换个角度去分析道:
    “爷,你想下,咱们不请短工的话,只靠您一个肯定会耽误下种的时间,那肯定不行,这样一来就要咱们全家都去忙活地里,那摆摊就不能去了,咱们夜市两天就挣了差不多二两银子,这不去摆摊这些天少挣的钱地里粮食能补回来吗?”
    连小万里都知道补不回来的,周老根也明白,越想也越觉得是这个理,比起少挣的银钱,请个短工,人家说两句闲话,好像也不算什么了。
    “那行,那去富贵家问问他们家愿不愿意干,顺便说说做竹签的事去。”
    周老根也不去地里了,放下板车就往孙富贵家里跑。
    孙富贵家就在周家的前面,绕过巷子就到了,孙家是真的穷,河头村大多数人家都是砖瓦房了,他们还是五间泥胚房。
    孙家穷不为别的,就是孩子生的太多了!
    从孙老头开始生了五个儿子,按理来说五个儿子五个壮劳力日子应该红火才对,但是孙家五个儿子又生了每个都生了4-6个娃,男娃女娃都有。
    孙老头一急就分了家,各自养各自的娃,一对夫妻三亩人丁田要养那么多个娃,可不得勒紧裤腰带。
    排行老三的孙富贵就是几个兄弟里娃最多的,一下子六个小娃,两对双胞胎,这会孙富贵媳妇肚子里还揣着一个没落地的,那么多张嘴愁得孙富贵差点白了头。
    明明比周六斤还小上好几岁的年纪,愣是看起来比周六斤还老。
    一听周老根说短工二十文一天,激动的双手不停的揉搓,止不住的点头:“行,周叔,你等我拿上锄头现在就去!”
    周老根带着孙富贵回家拉板车,“富贵啊,不瞒你说,我们在县城里支了个摊卖点小吃食,每天都要竹签,你六斤哥忙不来,叔就想着让你在家帮着做好,竹签就按八文钱一百只,你看行不?”
    竹签子?不就是用竹子削成的?
    孙富贵一下子就想到,那不是他家老大老二可以在家做?他也一起的话一天抽空做个四五百个应该没问题,一百个八文,五百个不就有、有、有四十文?
    一天四十文的进账啊!
    孙富贵哪能不愿意,想到一天四十文,在加上短工二十文,一共就有六十文,孙富贵眼眶都红了。
    “周叔,我当然行!”
    而后拉着周老根的手连声道谢:“谢谢周叔,谢谢周叔……”
    他也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只有不停的谢谢能代表心里的感激之情。
    周老根被孙富贵弄的都有些感慨,没想到有一天也轮到他被人连声感谢了。
    拍了拍孙富贵肩膀,说道:“好好把你家娃养大,往后有你享福的时候。”
    周家的地这几天周老根自己断断续续给一亩施了肥,现在有了孙富贵这个壮劳力,速度快了不少,两天的功夫就把剩下的五亩地施了肥。
    周家人力肥不多,还是周老根到村长家又买了些畜牧肥才堪堪把六亩地都附上肥料。
    施了肥就要给土地松土,也就是犁地,是为了把肥料翻到土壤里,保证地块土壤的松散,这样在播种之后有利于种子的呼吸。
    又花费了四五天的时候,周老根和孙富贵总算是把六亩地都犁了出来。
    周七斤早在中秋第三天就回了临山镇。
    周云他们的夜市小吃摊客流量也基本稳定下来,虽然比不上刚开始的两三天,但每天也能有个七八百文不等的收入。
    这天早饭后,姚氏仔细的把这些天打听出来的先生情况和大家说了一下。
    “现在咱们昌阳县有三位先生,最为出名的是张先生,年仅三十已是举人四年,去年创办的学堂,今年就有一位学生考中了童生,现在他的学堂名额是供不应求。”
    “不过束脩也是最贵的,半年二十两!”
    “二十两?!”老刘氏捂着心口,“我滴个老天爷,谁说读书人穷的!”
    周云笑道:“奶,你没听过穷秀才富举人吗?人家可是个举人。”
    “就是云儿说的意思,听说有个镇上的土财主为了让张先生收他那不成器的儿子,开价半年五十两呢!”
    周云见姚氏八卦去了,咳嗽了声,提醒道:“娘,接着说其他先生。”
    姚氏一愣,尴尬笑笑,“其次的是黄先生,黄先生是秀才,年过四十有余,学堂也是开八九了年,考上童生、秀才的也大有人在,黄先生束脩是半年十五两,只是黄先生比较严格,万里这性子……”
    后头的话姚氏没说,周家人也知道啥意思。
    “最后一位是吴先生,也是秀才,不过还不到四十,学堂也开了四五年,倒是没教出什么特别拔尖的人出来,考中的秀才的没有,束脩也是最便宜的,十二两半年。”
    周云皱着眉听完,心里没有一个满意的。
    张先生举人出身又年轻自然不可能不想更进一步,到时候又要自己学习,又要教书,怕是精力不足。
    吴先生开学堂也不算短,一位秀才也没出,相比请两位就逊色很多了。
    黄先生倒是还可以,学堂开的久,年纪也大了,想来是对科举不想太多,专心教书了,走的中庸且性格严厉,就怕万里会起逆反心理。
    越想周云越觉得没一个合适的,周老根他们也不懂不发表意见。
    读书、科举,读书、科举……
    周云灵光一闪,突然想到一个人。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2. [都市言情]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3.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都市言情]华娱从男模开始
  5.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6. [都市言情]重燃青葱时代
  7.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8. [玄幻魔法]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9. [都市言情]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10. [都市言情]讨逆
  11. [武侠修真]神话之后
  12. [都市言情]盖世神医
  13. [玄幻魔法]荒古武神
  14. [科幻灵异]异度旅社
  15.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16. [都市言情]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17. [玄幻魔法]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18. [历史军事]谍影:命令与征服
  19. [历史军事]我在现代留过学
  20. [综合其他]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21. [科幻灵异]天倾之后
  22. [玄幻魔法]猎妖高校
  23. [综合其他]割鹿记
  24.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