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大宋嫡子 > 第一百四十三章 蒙混
    东汉未年时,十常侍矫诏诓骗大将军何进孤身入宫,随即关闭宫门手执兵刃一拥而上,把何进剁成了十七八块,虽说十常侍随后也很快被袁绍等人领兵杀了一个干净,但何进在毫无防备之下轻身入宫的举动,却一直为后世所嘲笑,成为愚蠢作死的代名词。
    赵光义可不想成为第二个何进,如此先例,当然不可不妨。
    当面提出了让宋皇后留在外间的要求后,赵光义便死死盯着宋皇后的脸孔,仔细观察她的神色变化。
    宋皇后怔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赵光义的用意,她的脸上顿时显出气愤之色,但强行忍住了没有发作,当下勉强点了点头。
    赵光义这才放了心,他挥了一下手,率领八位亲贵重臣涌入了福宁宫的宫门。
    从宫门转入正殿,再经过一道长廊,进到位于第三进的寝殿,一路上处处站满内侍与班值侍卫,几乎三两步便有一人站班侍立。
    赵光义很快就注意到,这些人几乎个个都是生面孔,显然宋皇后信不过福宁宫的旧人们,以致于把她自己的那些心腹亲信全都调派到了此地当值。
    这个小小的发现让赵光义稍稍有些紧张,他生怕某一片帷幕后面或是某处偏殿之中,突然杀出来一股荷甲执戈的军士,把他们八位重臣一股脑儿剁得稀碎,好在这些生面孔的内侍与班值侍卫并没有流露任何萧杀的气息,一点儿也不像是设下了陷阱与埋伏。
    进到寝殿后,赵光义等几位大臣马上嗅到了一股浓重的药味儿,这让各人感觉安心不少,既然圣上还能坚持服药,那就说明情况并没有太过糟糕。
    “臣等拜见圣上!”赵光义等人在病榻的帷幕前一齐行礼,但帷幕里却并没有任何动静。
    赵光义起了疑心,走近上前想要揭开,帐缦看个真切,一个在侍立在旁的小内侍抢先一步,先前替他揭了开来。
    众大臣定睛看去,只见赵匡胤躺臣在御榻上,闭着双眼,胸口微微起伏,似乎正在酣睡。
    赵光义仍然有些不放心,他俯身凑近过去想要叫醒赵匡胤,却被在此当值的太医院首温晗打着手势制止,他压低着声音道:“圣上才服过安神汤药,此刻正在静养,还请殿下勿要打搅!”
    赵光义只得作了罢,他的目光在寝殿中扫视了两下,发现旁边的一张案几上放着一个药碗,碗底里还剩着药渣。他很仔细地用手探了一下药碗表面,感觉出尚有一丝余温,看来这位温太医所言当是不假,病人是确实是刚刚服过汤药。
    “温太医,此前你曾对本王说,圣上的病势并无大碍,为何到了如今仍然是这般模样莫非是你等太医诓骗本王”赵光义两眼盯着温晗,他的嗓音不大,话却说得声色俱厉,颇有一些威慑与恐吓的意味。
    温晗掂着胡须,如同老学究一般摇头晃脑道:“俗话有云: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圣上之疾虽然并无大碍,然则肝火过旺,以致伤了脏腑,岂可等闲视之黄帝内经有云……”
    他这一开口就说个没完,絮絮叨叨扯出了一大堆高深古奥的医理名词,为的就是让赵光义既无法听懂也没有耐心听下去,不把他绕得转向不算完。
    果然,赵光义不耐烦一挥手打断了他,问道:“圣上何时能够醒转过来”
    温晗面露难色,沉吟着道:“这个……老朽无法断定。”
    “嗯”赵光义双眉竖起,似乎便要发怒,脸上明显流露出了怀疑之色,好不容易觐见一趟,只见到了一个昏睡之人,什么时候能够醒转也不知道,这也过蹊跷了吧,莫非是其中有诈
    温晗情急之下,赶紧接着道:“前两日每日只能醒转过来一次,这两日每日可以醒转两次了,胃口也好转了些,这便是在好转了,只是圣上的病体确实需要安卧静养,只能是尽量少作打搅。否则若是病势加重,太医院如何担得起天大的罪责”
    他拿赵匡胤的病势安危压人,赵光义不便再强求什么,他不满的冷哼了一声,但也没有再去逼迫温晗;其他七位重臣原本也是满心的不甘,此刻也只能把话憋在肚子里。
    赵光义在寝殿中来回检视了两圈,又细细询问负责煎药与伺候饮食的内侍,确实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他这才作了罢,领着其他七位重臣一起出了寝殿。
    这些不速之客刚刚离开,温晗便如同虚脱一般坐倒在椅子上,感觉前胸后背凉嗖嗖的尽是冷汗。他心里很清楚,方才晋王等人进来走了这一遭,真的是险过剃头,一旦真相暴露,他温某人有十颗脑袋也都不够砍的,到那时即便是皇后娘娘也保不住他!
    赵匡胤的真实病况要严重得多,每日确实会醒转过来一阵子,虽然能吃能喝,但神志并不清醒,一直都是昏昏沉沉的,手足不能动,口不能言。
    以温晗四十余年的行医经验来看,圣上得以痊愈的希望即便不是完全没有,至少也是极其渺茫的。通常说来,病成这个样子后,倘若能够恢复神智,仅仅留下一些残疾与偏瘫,就已经是上上大吉了,邀天之幸了;这还是往好处看,倘若往坏处看,那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今日算是蒙混过关了,晋王等人明日定会再来,甚至是每日必来探问,难道就指望一直如此蒙混下去吗
    想到这里,温晗摇了摇头,他现在只希望宋皇后能够尽快拿定主意,急召天水郡王回来主持大局。
    ……
    众大臣散去后不久,与温晗一样感觉后怕与心虚的宋皇后,命人把内库监押班刘乐贤召到跟前。她虽是皇后之尊,毕竟只是一介长居深宫的妇人,身边服侍起居的内侍便是宫婢,这些人大多粗鄙浅薄,谈不有什么见识,说起来真正能够商议一下大事的,还是只有内库监押班刘乐贤了。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魔法]吞噬古帝
  2.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3. [玄幻魔法]灰烬领主
  4.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
  5. [历史军事]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6.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7. [都市言情]盖世神医
  8. [历史军事]大清要完
  9. [都市言情]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10.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1.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12.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13.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4. [玄幻魔法]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15. [玄幻魔法]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
  16. [都市言情]讨逆
  17. [历史军事]晋末长剑
  18. [武侠修真]玄鉴仙族
  19. [都市言情]巅峰学霸
  20. [都市言情]捞尸人
  21. [玄幻魔法]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22. [都市言情]国民法医
  23. [玄幻魔法]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24. [都市言情]我的异能悠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