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大宋嫡子 >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三试
    第一次侍寝就被王爷拒绝,以后在王府中的地位可就堪忧了,哪天被打发出去也说不定。
    赵德昭看出她心情变幻,叫住她道,
    “你以后不要叫秋蝉了,这个名字不怎么吉利,风尘气息太浓。秋天过了就是严冬,蝉的生命也很短。本王给你取个新名字,就叫做稻香吧!稻香也不太好,太俗了!就叫稻禾吧!虽然土了点,但是有纪念意义。”
    秋蝉,现在叫稻禾了。听了之后脸色迅速恢复,王爷亲口取的名字,这本身就是一件荣耀的事情。
    而且他肯给自己改名字,自然不是讨厌自己,要把自己赶走了。
    像她这样的民间少女,如果王府中不能收留的话,那么最终的结局不是被随便配给一个下人奴才,就是被卖到勾栏里做妓女了。
    只有做丫鬟,虽然还是奴才命,但是工钱和脸面都好看很多,甚至还有向上走的可能。
    “多谢殿下赐名!奴婢以后就叫稻禾了。”
    稻禾喜孜孜的出去,赵德昭也早早睡了。
    劳累几天,睡了个足觉。
    第二天一早就赶到了翰林院。
    一进院门,就发现气氛不大对劲。
    翰林院已经被他闯过了两试,并不是准他通关过试,而是被他碾压式强闯得手。
    所以翰林院上下如临大敌,发誓今天要把他拦截下来。
    三试的主试官,叫做徐铉,曾是前南唐后主李煜的臣子,与兄弟徐锴、父亲徐延休号称“三徐”,名动江南。
    三人以知识渊博闻名于宋。其中,以徐铉名气最大,十岁能文,不妄游处,与韩熙载齐名,合称“韩徐”。
    这样的名人,后来也还是随着主子一起降尊纡贵,投降了宋朝。
    现在的徐铉被封为散骑常侍,一个散字就摆明了是个虚衔,虚的都用散字来直接挂号了。
    因为这个人极爱抬杠,但是因为知识渊博,口才便给,所以每每都能抬杠获胜。
    而且这人也算有个好处,就是性格直爽。史称“质直无矫饰”。算的是美誉了。
    其实此人不但爱较真,还很讨嫌。
    他身体很好,活到了七十多岁,但是仗着自己身体好,自己不爱穿毛衣秋裤不要紧,他见别人穿得多还要嘲笑人家,“见被毛褐者辄哂之”。
    可见自古就有强烈抵制秋裤的人了。
    “鼎臣兄!此前两败,翰林院的名声,可就全靠你了。”
    “有鼎臣再次,齐王殿下再是巧言善辩,也必不是他的对手。”
    “无论如何,千万不能再输了。三试皆输,若是被圣上一句满院废物怪罪下来,咱们可真是没脸了。”
    徐铉一直没有说话,心中在考虑怎么难倒赵德昭。
    毕竟此时赵德昭的岳阳楼记,和白云书院的几副楹联,早已经传遍天下。
    徐铉自觉拼才气未必能赢,只能用老法子来比狡辩了。
    “来了来了!齐王到了。”
    赵德昭对于徐铉这样没有风骨的文人,本来就一向不大看得起,现在见他居然成了自己的考官,更加的蔑视之。
    偏巧这徐铉看不出个眉眼高低,还以为凭自己之才,足够让赵德昭敬佩呢。
    “呐!前两试的试官、陪考,都败到皇粮所去罚种地耕田了,今天你们可准备好了准备好了本王就带你们马上出发!”
    赵德昭一上来就给了徐铉一个下马威。
    众人尴尬不搭腔,徐铉正色道,“赵德昭!我来问你,何为儒”
    徐铉这个问题一抛出,在场大家都是一怔。
    万万没想到,徐铉居然想出这样一个模棱两可的问题来,让赵德昭回答。
    这个问题,既可从解析的角度入题,又可以直截了当的破题方式来说,但是只怕哪一项都会被徐铉辩的体无完肤。
    赵德昭眼珠一转,惊诧道,“这是什么问题,听起来貌似很简单,但是想入题却好像很难。”
    徐铉得意道,“殿下说得对!此题目往大说大到没边,不过正因为如此,想入题反倒容易的很,只是看你入题之后如何解题,定题,辩题。”
    他开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试图引导赵德昭快些入题,实际上就是想把赵德昭引到圈套里,再予以辩杀。
    “殿下!何为儒汉代的扬雄给“儒”下了一个定义,他说:“通天地人者曰儒。”其实儒家的人并不是那样的迂腐,他们对天地自然的规律、对社会人伦关系的规律通达无碍,了解得很清楚、很透彻,这样的人才被称为“儒””
    众人见赵德昭居然不抗辩,也没露出不屑的表情,都以为这次终于将他难倒了。
    徐铉更加得意道,“周礼?天官上也对“儒”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四曰儒,以道得民。”“儒”是什么呢“以道得民”,他给大家讲的是“道”,所以深得民心……”
    赵德昭终于烦了,打断他道,“狗屁的通天地人者曰儒,何为通天地人者哪个来界定这个标准本身就已经很迂腐了,你居然还敢说什么通透,什么规律。”
    徐铉一怔,
    赵德昭继续道,“以道得民更是扯淡!儒来讲道讲的都是儒道,那些僧尼怎么解,既然说儒,起码要认字吧,那些山民,牧民,农民,渔民,连字都不识的,就被你的儒道排除在外了嘛,简直就是一塌糊涂!”
    这一番话就像一道滚雷,把徐铉等人雷的外焦里生,无言以对。
    “儒者!只需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明事故!既可称儒,既可成儒!如此哪怕僧尼,农民,渔民……都可包容在儒道之中,可比你那一番大道理,通达的多吧!”
    赵德昭一番话说完,徐铉等人嘴角抽搐,额头汗珠滚滚而落,脸上满满的沮丧。
    研学儒学经年,今天居然被个狂妄小子说的哑口无言,真是无颜面对孔孟先人。
    赵德昭这套理论,都是来自朱熹的大学章句。
    此人现在还有几十年才出生,这套理论自然是除了赵德昭,没人敢认。
    沉默半晌,忽然以徐铉为首,众人鱼贯而出。
    赵德昭气急,“哪儿去辩不过就跑嘛我的三试是怎么说”
    徐铉闷声道,“算你过了!我们大不了去皇粮所!”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魔法]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
  2.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3. [都市言情]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4.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5. [玄幻魔法]皇修
  6. [玄幻魔法]吞噬古帝
  7.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8. [玄幻魔法]灰烬领主
  9.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
  10. [历史军事]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11.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12. [都市言情]盖世神医
  13. [历史军事]大清要完
  14.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15.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6. [玄幻魔法]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17. [都市言情]讨逆
  18. [历史军事]晋末长剑
  19. [武侠修真]玄鉴仙族
  20. [都市言情]巅峰学霸
  21. [都市言情]捞尸人
  22. [玄幻魔法]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23. [都市言情]国民法医
  24. [玄幻魔法]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