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 第三十八章 谦啊,你意下如何?
    “清丈土地,核查户数,开海通商,变更赋税与俸禄……”
    行宫书房内,嘴里嘀嘀咕咕的于谦,握着一壶小酒,呆呆了许久时间。
    不得不说,眼前这位亲政没多久的年轻皇帝,在拉一批打一批的朝堂政治上,在他看来,运用的…简直就是炉火纯青啊!
    别的不说,只要能将官员俸禄翻上一倍的政令彻底落实下去,此举绝对可以大大冲抵田租带来的负面收益影响。
    这样一来,大明朝的千万自耕农,是百分百站在皇帝这边的。
    底层不入流的士子,和诸多位卑的官员,对于皇帝这项爱民仁政,应该也是心服首肯,交口赞誉。
    甚至是说,依他所见,除了极少部分拥有大批良田的人以外,恐怕多数人,还巴不得皇帝早早实施这个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呢。
    “核查户数、清丈土地过后,朕欲以十年为期限…凡是在这期间的生人,无需承担任何徭役赋税,不过各户仍需遵守主动登记。十年过后,重新精确核查一次,而后再按新统计出来的户数征收徭役赋税。”
    “于谦,你说此政一旦彻底落实下去,三十年以后,我大明朝的人口能否翻上两倍?”
    能不能翻上两倍,对此,王迪心里没准。
    但他估摸着,只要严格贯彻这些政策,十年过后,人口从现在的六千万涨至破亿阶段,应该不是个大问题。
    最主要的是,一旦开海全面通商,让大明朝多数子民认识到海外物资是有多么丰饶以后,没准过个三五年的时间,即便他这位皇帝不主动说,下面都有眼红之辈拱火要闹事。
    而达成这些,仅需付出一些银钱即可。
    在王迪眼中,钱财能解决的问题,向来不是问题。
    只要安稳渡过个十年八载的,待到人心安定,四海升平以后,就像动小手术那样,可以将缠绕在大明帝国这位巨人身上的其它顽疾,一一祛除掉。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不过是三十来岁正值而立之年罢了。
    坐拥中原,统御四海,一言可决万人生死,那种小日子,岂不快活美哉!
    “回禀陛下,臣…猜不准。不过臣能断定,二十年过后,我圣朝人口翻上一倍,应该是绰绰有余。”
    有多少地,缴多少税。
    闲下来的功夫,干点零活弄点外找,一天忙活完,到了晚上弄个小菜喝壶小酒,然后搂着婆娘往被窝里一钻……
    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画面过后,于谦当即又觉得,在政通人和的局面下,皇帝和自己的猜测,恐怕都不准确。
    “那…陛下,您今晚找臣来的目的是?”
    定下心思来,于谦始终不曾忘记,皇帝今晚为何找他谈话。
    他的直觉告诉他,皇帝今晚找他促膝长谈,绝不仅是为了这些事。
    如果只谈这些利国利民的事情,内阁曹鼐和户部尚书王佐,应该比他更为合适。
    “此次御驾亲征,也先脑子没坏掉的话,应该就到此为止了。”
    “于谦,此次能有奄遏下水大捷,头功非你莫属……”
    还不待王迪说完,于谦心里一慌,面不改色连忙答复道:“奄遏下水大捷,全赖陛下之功,微臣不敢……”
    “无需多言,朕用你之前就说过,朕不会做,也不屑于去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
    “是不是你的功劳,朕这心里,还是有数的。关于如何赏赐你,朕觉得…京城朝堂那边,现如今内阁六部恐怕已经吵作一团了……”
    抬手示意于谦不要插话,夹起沾满芝麻酱的黄瓜塞到嘴里后,王迪继续言语道:
    “御驾亲征结束之际,你身上的三军总督便不复存在。朕记得,你现在还是一个小小的正六品兵部主事吧?”
    “是的,陛下!”
    对于皇帝撤销自己三军总督的头衔,于谦此时心里,除了有点不舍以外,更多的还是一种轻松感。
    权力的确会使人上瘾,但在他这…倒没这回事。
    他不舍,完全是因为身处三军总督位置,看到了军中存在的许多弊端,自己却没来得及整治,而非是贪恋名利,舍不得高官带来的荣华富贵。
    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字字清晰答复过后,于谦也知道皇帝要步入正题了。
    放下酒壶,正襟端坐,他静静聆听着皇帝要如何安排自己。
    “正六品,起点太低了,有些先天不足啊!”
    “即便朕给你据理力争,想要赏赐你个正三品的兵部侍郎,也不知那满朝文武百官,答不答应朕的提议。”
    “即便通过了,恐怕也是把你驾到火上烤!”
    “以前你官职卑微没碍了别人的眼,一旦身居高位,有些事就由不得你了。”
    “再加上你这人不知变通刚正清奇得很,太宗文皇帝就不说了,朕和太后你顶撞了也不止一次……”
    “朕都不晓得,让你在朝堂呆上三五个月过后,会发生何种大的变故。”
    摇了摇头淡淡一笑,看着脸色没有丝毫变化的于谦,王迪继续说道:
    “刚刚朕也讲了,欲推行那些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朕也知晓,这些政令在执行初期,大明朝内部,有可能会引发些许的动荡……”
    “再就是,边军卫所兵备废驰,朕已有所耳闻。此事,关乎国本,非同小可。”
    “所以说,为了不使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朕准备由西至东沿长城一线,设置三边、宣大、蓟辽三大总督,大力从严整顿军治,加强我大明朝北境一带的军事防御作战能力,提高各镇协防御边效果。”
    “三边总督,负责陕西、甘肃、延绥、宁夏一带军务,兼理粮饷。”
    “宣大总督,负责宣府、大同、雁门关、偏头关、宁武关一带军务,同样兼理粮饷。”
    “蓟辽总督,节制顺天府、保定、辽东三抚,以及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
    “三大总督人选,需为坦荡忠君之辈,且要识军务、知民生…在朕的眼中,于谦,你当属其中之一。”
    “朕的意思呢,是想要将你安置在中间宣大总督这一重要位置上。如此一来,远离京城朝堂,见不着面的情况下…你这位太祖文皇帝留给朱氏后人的国之柱臣,一展平生所学实现胸中大志的同时,也能少点来自于外部的掣肘。”
    “于谦,你意下如何?”
    虽说宣大总督的品阶比兵部侍郎还要高,但这种因事而设、事毕即撤的外放临时职位,再加上于谦立下的功劳,若将其作为赏赐给于谦,王迪自信难度应该不算太大。
    再者说,于谦这耿直的家伙,要是一直呆在京师朝堂上的话,王迪可不敢保证自己能有唐太宗那样的容人大度。
    顶撞一次顶撞两次没准还能一笑了之,要是隔三差五地来上一次,他是真怕一个忍不住,就灭了眼前这个不会说软话的正臣。
    当然了,照顾于谦还是次要的。
    最主要的是,只要北部边境安稳,即便大明朝内部产生些许的动荡,王迪也不会像刚穿越至大明朝那会儿似的,心里充满各种担忧,总害怕有人背刺自己。
    有了奄遏下水大捷的威望加身,且不提山东境内那二十万的备倭兵,仅是在手握三大营和厂卫的情况下,王迪都敢来个以暴止乱。
    谁特么敢逼逼赖赖没完没了的,那抱歉了,借你人头一用,以作杀鸡儆猴之效。
    “臣,臣……”

热门新书推荐

  1.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2.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3.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4.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5. [科幻灵异]机战:从高达OO开始
  6. [玄幻魔法]猎妖高校
  7. [都市言情]牧者密续
  8. [科幻灵异]天倾之后
  9. [都市言情]讨逆
  10. [都市言情]修罗剑神
  11. [玄幻魔法]武道丹帝
  12. [都市言情]大医无疆
  13. [都市言情]终极火力
  14. [武侠修真]彼岸之主
  15. [历史军事]谍影:命令与征服
  16. [综合其他]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17. [武侠修真]山河志异
  18. [玄幻魔法]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19. [历史军事]晋末长剑
  20. [都市言情]重燃青葱时代
  21. [玄幻魔法]吞噬古帝
  22. [综合其他]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23. [历史军事]不是吧君子也防
  24. [玄幻魔法]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