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大明第一暴君 > 第三章:御门听政
    高起潜,在司礼监中最通军事,所以时常被派去总揽监军。
    不过此人在军中嚣张跋扈惯了,经常将功劳占为己有,但一碰到打仗,绝对比谁都溜得快,人送外号跑得快。
    明之童贯,这是朱由检对他一针见血的评价。
    而且此人在皇帝战和不定的时候,选择了迎合崇祯的消极态度,最终导致了卢象升含恨战死沙场。
    数万大明的善战精锐,也白白葬送疆场成枯骨。
    曹化淳面色一变:“皇爷这是不用高起潜了?”
    朱由检目光一冷:“成祖设立东厂的初衷,便是为了监察文武百官中的不法者,尤其是监军一职,本该在军中以身作则,在监察武官的同时,当全力协助将领,替大明打下一个个胜仗。”
    “而现在这些狗奴才,在军中做的事,你比朕清楚。”
    明朝监军,类似于后世国党设在军中的特派员,且职权更大。
    面色凝重间,曹化淳试探道:“那皇爷准备以谁代替?”
    “当然是你亲自去!”朱由检沉声道,“朕要你协同各路大军,好好配合卢象升,但有需求,立刻向朕汇报!”
    曹化淳与王承恩对视一眼,心中皆是一震,皇爷这是决定与建奴一战了么?
    “东厂的本分,曹大伴应该知晓,高起潜抓来,你直接交给骆养性。”
    朱由检又提醒了一句。
    东厂设立之初,明面上是监察组织,只有监察和抓人的职能。
    而抓来的人,是需要交给锦衣卫进行审讯。
    但到了明末,锦衣卫已然成为了东厂的附庸,后者不仅可以直接越过锦衣卫进行审讯,甚至还有了自己的监狱。
    锦衣卫北镇抚司,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摆设。
    朱由检的目的,就是想东厂和锦衣卫这一明一暗,能够各司其职。
    “奴婢晓得。”
    小心翼翼地点了点头,曹化淳又告了声退,得到朱由检的允许,这才离开房间。
    曹化淳走后,忽然传来了一道略带幽怨的声音:“皇爷,马上就要早朝了。”
    朱由检这才想起王承恩还跪着,却见这胖墩那圆润的肚子卡在腹前,看着就有些憋屈难受。
    感受到话语里的幽怨,朱由检不由踢了这胖墩一脚,笑骂道:“既要早朝,你个憨货,还不起来?!”
    ……
    自嘉靖以来,大明早朝已然荒废,不过到了崇祯这里,又被捡了起来。
    但与后世的影视剧中,皇帝与大臣们齐聚宫殿中议事不同。
    除了各重要节气节日,以及登基、册封等大典、大朝会需要在太和殿中召开外。
    一般情况下,大明平时的朝会都是直接在午门招开。
    午门指的是皇宫正门,在朝会大殿之外,而大明此时的午门,自然就叫太和门了。
    每当寅时,大明的文武百官便早早在此聚集,等候皇帝御驾前来此处主持早朝,这便是所谓的御门听政仪式了。
    伴随着钟鼓楼传来的钟鼓之声,天未拂晓,晨时已到。
    太和门外,群臣们赶紧根据官职列于两侧静立,窸窸窣窣的声音戛然而止。
    “陛下,臣有本奏!”
    门廊内,朱由检坐身于御驾之上,正想着如何开展这个朝会,便有大臣开口。
    他定睛一看,却是内阁首辅杨嗣昌。
    杨嗣昌此人,相比崇祯朝的其他首辅,还算有能力,对于平定各地农民起义,也提出了比较好的策略方针。
    他的“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张网剿匪计划,在历史上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正以剿为主,以防为辅,而六隅则相反。
    所谓四正,指的就是陕西、河南、凤阳、湖广这四处腹地。
    通过对农民军的活跃习惯,在这四地张网,于夏秋防御,冬春集结大军进行围剿。
    在历史上,张献忠因此被逼得招安,而李自成也被剿得只剩下最后十八骑。
    其代价,是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不断对建奴进行妥协。
    现在是崇祯十年十月,正好到了杨嗣昌张网剿匪计划的关键时刻,所以对于满清的此次入塞,他力主议和。
    在他看来,建奴入关,顶多是劫掠一番就走。
    而农民起义,才是动摇国家根本所在。
    但杨嗣昌忘了一个问题,以大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民军是根本剿不尽的。
    而建奴,现在的确只是劫掠一番就会走。
    可年年如此,连河北、山东都被建奴祸害了,大明哪来的钱粮剿匪?
    江南?远水解不了近渴。
    况且,建奴都来眼皮子底下祸害了,能成吗?
    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坚决不成!
    “杨阁老,你是又要劝朕议和吧?”
    门廊内朱由检的声音平淡,听不出喜怒。
    杨嗣昌正色道:“陛下,建奴至此,无非只是要些钱粮,咱们不如给了他,当务之急,乃是趁着冬天乱民流动不便,将其彻底剿除!”
    “若要攘外必先安内,中原群盗不平,国家根基则不稳,与建奴议和,不过权宜之计。”
    “荒谬!”话音一落,便有大臣呵斥道:“你的意思是,要任由那皇太极,在我大明境内肆掠,然后将关、锦割让给他?你就不怕担上卖国之名?”
    开口之人,是翰林侍讲黄道周,是个妥妥的主战派。
    杨嗣昌浑然不惧,面色肃然:“便是强汉盛唐,亦有和亲权益之举,只要不称臣纳贡,大明的天威依然还在。”
    “待将匪患清除,国内形势稳定,小小建奴不足为虑!”
    黄道周嗤笑一声:“陛下召集天下共八路兵马拱卫京师,若就这么答应了建奴的条件,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
    “打仗可不是凭借你黄道周一张嘴便能成的事,冬日剿匪在即,应当节省钱粮兵力!”
    杨嗣昌不想与之纠缠,毕竟在大义上他站不住脚,只能从军事上进行分析:“便是打,也不能投入过多兵力,臣还是那句话,只需要答应建奴的条件,便可免去后顾之忧,一心应对群寇。”
    其实杨嗣昌的话也没错,以他的视角看来,农民起义军远比建奴危害要大,也是威胁大明统治根基所在。
    事有轻重缓急,而在他眼中,建奴之患便是轻缓之事。
    听到杨嗣昌侃侃而谈,黄道周张了张嘴,却是再也说不出什么来,因为他确实不通军事。
    但朱由检是谁,他可是拥有着来自于后世的灵魂。
    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农民起义军不过是剿之不尽的泥潭,光靠军事,是根本无法彻底解决的。
    从御驾上走下,朱由检缓缓来到杨嗣昌身前,冷然道:“朕可以答应议和,但提出议和的,必需是他皇太极!”

热门新书推荐

  1.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2.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3. [武侠修真]武圣!
  4. [玄幻魔法]鸣龙
  5.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6.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7. [科幻灵异]混在末日,独自成仙
  8. [武侠修真]神话之后
  9. [综合其他]别叫我恶魔
  10. [科幻灵异]天倾之后
  11. [综合其他]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12.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3. [都市言情]至尊战王
  14. [都市言情]那年花开1981
  15. [玄幻魔法]万妖圣祖
  16. [武侠修真]仙人消失之后
  17. [都市言情]大国军垦
  18. [科幻灵异]机战:从高达OO开始
  19. [历史军事]我在现代留过学
  20.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21. [玄幻魔法]九星霸体诀
  22. [都市言情]混沌天帝诀
  23. [历史军事]晋末长剑
  24. [都市言情]捞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