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大明第一暴君 > 第七章:调整赋税
    “皇爷饶命!”
    高起潜凄厉悲恸的惨叫渐行渐远,最后戛然而止,刺鼻的血腥味逐渐弥漫开来。
    待这时,已经有东厂的娴熟番子,将人皮整个拔下,往里边塞满了麦草,正准备往太和城门上吊呢。
    像是做了一场梦般,群臣这才恍然惊醒过来。
    一些人早已两股战战,身子更是直接软倒在地,额头也磕在地上,浑身战栗,更有心理脆弱者下面直接便是吓湿了一片。
    “朕今日便是要告诉诸位卿家,从今往后,厂卫将重新履行以往职责,过往之事,朕可以既往不咎,但……”
    “以后不论厂卫,还是军政官员、吏员将士,贪污受贿一事,朕绝不容忍,凡有敢犯者,形同此獠!”
    朱由检指着正用绳索往城门上吊的人皮,令在场众人脊背发凉。
    “过往的贪污受贿,朕可以既往不咎,你们之中为了补贴家用经商,朕也尚可理解。”
    “不过,从即日起,商税一律调整到一分,农税三年不征!有谁利用职务之便逃税漏税,朕一律按贪污受贿斩立决!”
    感受着皇帝语气中带着的坚定与杀意,再望了一眼高起潜那已经悬挂好的人皮,群臣如木头人般默然。
    能站在此处的都是人精,那所谓商户所欠的二十年辽饷,以及以后商税的提升,是皇帝对之前贪污受贿所做出的让步,
    或许有不少人敢拍着胸脯保证他们没有过贪污,但绝对没有人敢摸着良心说自己没有受过贿赂!
    哪怕是刚刚考中举人、进士时,那些贺礼严格说起来也是贿礼!
    没有人平白无故地会送礼,那人情总归是要还的。
    “商税之事,便由方岳贡负责吧。”
    方岳贡,湖广谷城人,自幼聪慧,以清正廉明著称。
    这些年间,江南漕运一事皆由方岳贡督办,从未出现过差错,被崇祯所倚重,入内阁而官拜户部尚书。
    同时,方岳贡还同时兼任左都副御史,是有明以来,第一位以阁老和六部官员的身份,还能兼任言官的人。
    朱由检清楚的记得,后来李自成抄家之时,这方岳贡作为掌握着大明财政的一把手,家里竟然只有区区几百两银子。
    同时,在太子朱慈烺坠马身亡的消息传来后,方岳贡便自缢而死。
    在朱由检看来,这不仅是个忠臣,还是个一心只为国家干实事的清廉能臣!
    大明不缺忠臣,也不缺干实事的人,甚至不缺清廉官员。
    但这三者皆有者,恐怕举国还真挑不出来几个!
    最关键的是,此人和杨嗣昌一样不结党!
    “臣遵旨。”
    对于来自皇帝的看重和信任,年近六旬的方岳贡脸色淡然。
    正所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或许在方岳贡心中,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官本分。
    而他做到了身为臣子的本分,皇帝重用他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伴随着方岳贡领旨,已是日上三竿。
    群臣也都明白,此次早朝已经落定。
    短短一个时辰的早朝,信息量却是极为庞大,变化亦是翻天覆地。
    第一,确定对建奴此次入关的态度。
    第二,重整厂卫势在必行。
    第三,整肃吏治。
    第四,调整商税,并免三年农税。
    这其中哪怕单独拎出来一个,放在往常恐怕吵个好几个月都没有结果。
    但就在今天,朱由检独断专行,直接给确立了四个!
    在场众人忽然觉得,眼前这位皇帝,相比以往变了许多。
    或许还是那么的薄情寡义,但曾经的优柔寡断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股不容置疑的武断。
    从对杨嗣昌的处置,就得以看出,皇帝对于治国,似乎是有了自己的见解?
    看着下方议论纷纷、却再无谏言的群臣,朱由检松了口气,知道一切都尘埃落定。
    方才这些人谏言时,隐隐有着逼宫的味道。
    若非是想到那棵歪脖子树,以及未来数十年中华大地的生灵涂炭,就算是他,也差点没有承受住这股压力。
    千万不要小瞧明朝这些个文官,如果真给他们逼急了,那朱由检还真就成了孤家寡人。
    杀?
    杀得完吗?
    而且这其中还有不少全心全意为大明之人,哪怕这些人劣迹斑斑,可依然有用。
    这个内忧外患,临近爆炸边缘的大明,可不能像洪武和永乐那样意气行事,光靠血腥手段可不行。
    治大国若烹小鲜,有些事即便火烧眉毛也不能急于求成。
    大明得了一种病,是一种潜藏了二百年,日积月累形成的慢性疾病。
    如今不过是慢性病堆积起来逐渐爆发,农民起义、满清入关不过是并发的急症而已。
    历史上的崇祯,就是急于求成,只想着换各种猛药把这些急症给一股脑子压下去。
    就像肺结核一样,只是将如肺穿孔这些显症治好,那又有什么用呢?
    大明需要的,是一场上上下下的全面革新刮骨疗伤,抽精剥皮方能焕然一新。
    不过目前首要困难,还是要将入关的建奴人解决掉。
    皇太极和多尔衮就在距离京城几十里外的地方虎视眈眈,也不急于进攻,就等着朱由检向他提出议和。
    这个时候的建奴,还远没有后来那么强大。
    纵观历史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明并非打不过建奴,而是要看皇帝如何用人。
    只可惜明末朝堂党争不断,皇帝也一个比一个奇葩,这才导致了对外战事总会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
    实际上哪怕打进了关内,皇太极也没有与大明决战的把握。
    而大明此时的朝堂上下,对建奴人也说不上恐惧,至少没有达到谈之色变的程度。
    此时的议和派,也不是因为畏战才议和,无非是在先内忧还是先外患的问题上纠结。
    崇祯最大的失误就在于,心里想着议和,却又摇摆不定,错失了议和的最佳时机。
    同时,还因为顾及面子,不承认有议和之心,白白将那些力主决战的将士葬送。
    好在时间并不晚,大明现在并没有到内无宰相、外无将帅的局面。
    卢象升、孙传庭、黄得功,甚至就连洪承畴、祖大寿这两人,此刻也还心系大明。
    留给朱由检的时间并不多了,但此时并非绝境。
    他现在需要的,是一场对建奴人的胜利。
    并携此胜利,对有功将士进行落实到位的封赏!
    卢象升能否总督各路大军,便是其中关键。
    但尽管如此,朱由检还是有些不放心。
    这毕竟是京畿重地,打仗可不是儿戏,他作为皇帝,需要随时做好最坏的打算。
    在回乾清宫的路上,朱由检思虑至此,想起了一个人。
    此人就在皇城中,或许会成为此战的关键!

热门新书推荐

  1. [科幻灵异]天命神算
  2.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3.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4. [玄幻魔法]吞噬古帝
  5.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6. [都市言情]讨逆
  7.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8. [都市言情]捞尸人
  9. [玄幻魔法]太平令
  10. [综合其他]割鹿记
  11.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12. [玄幻魔法]荒古武神
  13. [都市言情]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14. [玄幻魔法]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5. [都市言情]重燃青葱时代
  16. [综合其他]重生都市仙帝
  17. [都市言情]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18. [武侠修真]彼岸之主
  19.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
  20. [武侠修真]剑啸灵霄
  21. [武侠修真]过河卒
  22. [玄幻魔法]神农道君
  23.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24. [玄幻魔法]九龙归一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