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大宋最强女婿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金使节
    李纲的忧虑并非空穴来风,但大宋朝廷此时又有几人会如此担忧呢
    就比如说钦宗赵桓,这位受命于为难之间的天子,在面对金人使节之时,他就有些摇摆不定了。
    而此刻的朝堂上,诸公也是为了金使的事情争论不休!
    在这个时候,大宋朝廷的左相名唤李邦彦。能力压宠臣耿南仲、张邦昌等人,这位被人称为浪子宰相之人也并非泛泛之辈。
    然而对于朝堂的这次纷争,李浪子却一句话都没说,就像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般。
    他这一不开口,站在相门之下的权臣们又能说什么
    别说,还真有那呆不住的,就见龙图阁直学士汪伯彦问道:“相公大人,您说句话吧,咱们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呢”
    “廷俊啊,此中之事并不是老夫能做决定的。和与不和,皆要看官家的意思。”汪伯彦字廷俊,李邦彦能够以表字称呼,也说明李浪子对其人的重视。
    用老狐狸来形容李邦彦最恰当不过了,这么多年宦海浮沉,他可是深谙官场之道。现在还不晓得赵桓是个啥态度,干嘛那么快就轻易的表态呢
    吴乞买派来的使臣要的东西确实没有以往那么多,但是既然是开口了,也就说明他们大金国现在就是想把大宋朝廷当成自家的提款机。
    所以给不给提款还得看赵桓这方面是怎么想的,如果说赵桓这一次点头了,那李邦彦也就明白怎么做了。
    可是赵桓到现在也没个什么态度,所以李邦彦那老狐狸又怎能轻易站队呢
    汪伯彦能在南宋初年把持朝政,也并非浪得虚名。在那浪子宰相说完这几句话以后,他立即就明白了左相的意思。
    随即就看汪伯彦恍然大悟一般,冲着李邦彦拱手施礼道:“多谢相公大人提携!下官明了……”
    随着左相李邦彦的不表态,朝堂上的纷争开始愈演愈烈起来,大有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趋势。
    你别看朝堂上的诸公在外人面前和和美美一团和气,而且还有一种生人勿近的高贵感,可是在这朝堂上,一旦政见不合,那彼此就是敌人。
    赵桓此时也没有什么好的主意,同意吧,以后估计每年都得出点银子;不同意吧,这女真人就像狗一样要咬人,你说烦不烦
    当然,赵桓不想多掏钱,因为大宋现在也穷啊!但面对女真人的威胁,他又不知该如何处理。
    要不怎么说他还太年轻呢倘若这要是他老祖宗赵匡胤的话,不趁着金人后院着火再弄他一把,也得给女真人找点苦头!
    但这世上还真没有如果,他赵桓根本就不敢再对女真人怎么样。
    其实这位北宋末代天子想的也不无道理,从宋金联手灭辽到现在,宋金之间可谓是高下立分。尤其是去年女真人兵临城下,更骇得钦宗不敢直面金人。
    也或许是说,赵桓对此真的有些厌烦了,害怕了,他是真的想过几年安稳的日子。
    说实话,赵桓的天子之位得来并不容易,屁股还没坐稳,就要面对那么多事。他实在是不愿意每天醒来就有奏章告诉他哪里又开战了,哪里又被女真人劫掠了!
    所以一想到此,赵桓的心里对于那使臣提出来的几个条件也就上了心。
    使臣名叫韩昉,原本是契丹人。不过在宋金灭辽以后,这些契丹人又开始匡扶大金起来。
    韩昉此次来大宋,一共有三个条件。按理来说,你一个使臣觐见赵桓,怎么也得行礼吧
    可是这韩昉也比较奇葩,说了一句什么大国之卿当如小国之君的话,意思就是要和赵桓平起平坐。
    这一下,可不仅仅是赵桓感到难堪,朝堂上的大臣们,无论主战派还是主和派,就连那些中立派也纷纷坐不住了。
    俗话说君忧则臣辱,君辱则臣死。女真人现在虽然势大,可也不至于让一个使臣骑到脖颈上拉屎吧
    一时间,朝堂上大有齐心协力上下一心主战的趋势。
    当然,这韩昉也不是泛泛之辈,在看到这么一个趋势之下,态度立马来了一个九十度的大转弯,不禁给赵桓躬身行礼,而且也为自己的态度给赵桓道了歉。
    可就这么一下,赵桓飘了,他觉得给这些女真蛮夷一点银粮也无所谓,只要是能换几年平平安安就行了。
    但是赵桓这么一想,有人不同意啊,特别是主战派的徐处仁等人。在耿南仲等宠臣合力将李纲驱逐到河东以后,朝堂上的主战派皆以右丞相徐处仁为首。
    当赵桓露出口风之后,徐处仁立即表示了不满!他觉得女真人就是无理取闹,凭什么他们打仗让大宋出银子
    倘若说吴乞买赢了还好说,这样下来就不会再管大宋要钱要粮了。但要是吴乞买败了呢况且,就算是女真人平灭了叛军,那他们会不会转手再过来继续和大宋为敌呢
    听了这些,赵桓也有些为难,确实,徐处仁等人说的都有道理。可就在这个节骨眼的时候,不知怎么回事,那宠臣耿南仲又在赵桓面前说了一些不为人知的话。
    如果说在这之前,赵桓还能克制一下,还能考虑考虑怎么回绝韩昉,可是在耿南仲劝过之后,他便立马改变了主意,甚至又放出风去,说想同意金人的条件!
    对于赵桓的表态,左相李邦彦是第一个知道的。因此,在李邦彦的操作之下,下面人很快的就拟定好了一个方案。
    随着中立派的加入,这一下徐处仁没招了,只能硬着头皮同意此事。
    对于韩昉提出的条件,和先前订立的城下之盟并不一样,简短说一下,他的意思就是想让大宋今年需要向大金国额外提供助军旅之费。
    名义上需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外加五十万石粮食!
    韩昉字字公美,先祖仕辽,累世通显。据传其人性情仁厚,待人接物甚为宽容。然而谁能料到,此人竟然会提出这么三个条件!
    可即使如此,李邦彦等人还是觉得,这条件并非不能答应!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魔法]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2. [玄幻魔法]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3. [玄幻魔法]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
  4.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5.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
  6. [都市言情]讨逆
  7. [科幻灵异]天命神算
  8. [历史军事]不是吧君子也防
  9.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10. [玄幻魔法]极道武学修改器
  11.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2. [都市言情]1987我的年代
  13.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4. [综合其他]重生都市仙帝
  15. [玄幻魔法]一剑霸天
  16. [玄幻魔法]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17.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18. [玄幻魔法]猎妖高校
  19. [玄幻魔法]荒古武神
  20. [玄幻魔法]陆地键仙
  21. [玄幻魔法]万古第一神
  22. [玄幻魔法]重生之都市仙尊
  23. [综合其他]割鹿记
  24. [武侠修真]彼岸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