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朱慈烺崇祯 > 第六百四十八章群臣劝谏
    朱慈烺又多了一项罪名,矫旨擅专。好在还算不上抗旨不尊,毕竟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崇祯皇帝的召京圣旨,在朱慈烺这里失效了。
    传旨太监小公子吓得魂飞魄散,这个小太子胆大妄为至极了。居然并不理会圣上的圣旨,他就不怕回京之后被万岁爷收拾么。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其实并不算是多大的罪责,只要你能打胜仗,完全可以将功补过。若是你吃了败仗,再矫旨擅专,那就够你喝一壶的了。
    崇祯弄死袁崇焕的时候,想召祖大寿进京。祖大寿害怕,就是不敢,这也算不得抗旨。
    问题是,如今山西乱成了一锅粥了,这个小太子还敢不把圣旨放在眼里。这就令人恐惧了,小桂子害怕这太子会弄死自己灭口。
    还好,朱慈烺只是摆摆手:“你回京告诉我父皇,儿臣不平贼寇誓不回朝。至于这个什么奉诏回京,流寇未平,何来回京之有。”
    朱慈烺把崇祯皇帝的圣旨当成了空气,传旨太监小桂子灰溜溜的打道回府。回京之后,更是在朝中掀起轩然大波。
    朝臣们,这次竟然端坐皇极殿外,集体劝谏。请万岁爷即刻下旨,罢掉东宫太子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
    只是,这次崇祯皇帝并没有露面。任凭朝臣在外面叫嚷,他都是无动于衷。
    吏部尚书田维嘉嗷嗷叫着:“万岁爷,您睁开眼睛看看吧,大明的列祖列宗都在天上看着那!再这样任由太子胡闹下去,山西必乱,天下必乱啊!”
    田维嘉,河北饶阳人,万历进士。崇祯间累官吏部尚书,后来被吴麟征以赃污弹劾而被罢免。明末负责饶阳城防,抵御李自成义军。顺治初派其子投降多尔衮,官至刑部尚书管侍郎事。
    也就是说,这又是一个降清的狗官,被清人编为贰臣。
    御史金光辰更是捶胸顿足,跪在皇极殿外,痛苦哀嚎。似乎,这大明皇太子朱慈烺,俨然成了亡国之君一般。
    说是出京平寇,结果呢,弄得山西大乱。官不知民,民不知官。朝廷完全失去了对山西的控制职权,山西内部更是支离破碎,各郡县州府虽没有出大规模的战争。可是,不断的互相摩擦还是不可避免的。
    势力大的,就妄图吞并实力小的。手中兵员多的,就想着继续扩充兵员。说白了,这些地方官员,已经和流寇无异。
    地方官员,是堂而皇之的招兵买马,打着平寇的幌子,查抄地主大户,分发田地。总之,流寇们做的那些收买人心的事,地方官府一样没落下。
    唯一不同的是,这些地方官员,打着大明官方的幌子。这可苦了山西的那些地主豪绅,富商大贾们。他们纷纷成了官府嘴里的鱼肉,抢了大户,有粮有钱就得忙着扩充兵员壮大自己的势力。
    对此,朝廷毫无办法。因为太子驻军山西,是朱慈烺将山西搞成一锅粥的。地方官员们信誓旦旦,理由充足。我们是听从天下兵马大元帅,太子殿下的指示去做的。
    所以,这个御史金光辰痛苦哀嚎,在皇极殿外痛不欲生。看起来,他是个直臣。
    实际上,金光辰确实也是个直臣。身为一个御史,给别人添堵本就是他的毕生事业。这种人,未必真的是为了匡扶天下,为了黎明百姓为了大明朝廷。
    其实他们为的,是自己的名声。只要自己弹劾的越狠,名声越是在外。
    其实,崇祯皇帝对这个金光辰是没有什么好感的。反而,崇祯皇帝还想过,要弄死他。
    之前,崇祯皇帝在平台召见御史金光辰。崇祯站在平台上,金光辰在平台下,金光辰把崇祯的治国方略贬斥得一无是处,一点不给面子,崇祯是越听脸色越难看,一边咬牙切齿,一边想着怎么弄死你。
    此时的大明王朝已是遍地狼烟,边关告急,需要朝廷派兵。军队中有监军一职,主要作用就是防止将领投敌叛变,当时兵荒马乱,官员谁都不愿意去,崇祯派官员去监军,结果这官员三天还不动身,崇祯没办法,只得派了太监去,太监很听话,当天夜里就启程了。
    这个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皇帝明知太监干政不是什么好事。可是到最后,他们却往往都重用太监。
    为什么,因为皇帝发现,那些大臣比太监加倍的不靠谱。好歹太监还比大臣们听话,于是,很多皇帝都避免不了走宠信宦官的老路。
    当时这件事传到金光辰耳朵里,这厮立刻暴走了。身为一个言官,就是有名的大喷子。
    于是大喷子金光辰越说越来劲,崇祯都告诉他派太监去的原因了,他依然不依不饶,跟崇祯较劲,说道:“就算这样,皇上您也不能如此的不负责任,派个太监去吧。您这知不知道,您越这样,以后那些官员们就越不会想去。”
    这个时候,天空忽然就下起了大雨,官员们都在平台下跪着,就都用官袍宽大的袖子遮面,躲避风雨,大家心里明镜一样,崇祯已经忍得比较辛苦了,这金光辰确实是蹬鼻子上脸,不弄死金光辰就不是他崇祯帝了。
    崇祯越看这厮越生气,当即龙颜大怒,当场骂道:“你这厮,你懂个甚,你如此罗里吧嗦,为何自己不去!”
    结果,崇祯话音刚落,天空中咔嚓一声炸雷响,登时风雨交加,说完这句话,崇祯皇帝不由得暗暗吃惊。
    莫非是上天给朕的警示?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只好把心中的无明业火压下,挥了挥手,让金光辰退下,这跪着的官员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古人很多事都把和上天联系起来,这一声炸雷,使得崇祯皇帝暗暗心惊。金光辰的死里逃生,还得益于历代封建王朝一个不成文的传统,就是不杀言官。历史上再昏庸的皇帝,都很少有胆量杀言官的,毕竟作为皇帝,都在意史书上对于自己是如何评价,谁也不愿留下一个“滥杀铮臣”的千古骂名。
    当然,这人不包括朱慈烺。朱慈烺是不管你是不是言官的,该弄死你的时候,绝不手软。

热门新书推荐

  1.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2. [都市言情]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3. [科幻灵异]港综世界的警察
  4. [都市言情]1979黄金时代
  5.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
  6. [玄幻魔法]皇修
  7. [都市言情]讨逆
  8.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9. [玄幻魔法]灰烬领主
  10. [综合其他]他比我懂宝可梦
  11. [玄幻魔法]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2. [玄幻魔法]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13. [都市言情]重回1982小渔村
  14.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5.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16.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17.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18. [综合其他]元始法则
  19. [玄幻魔法]修罗武神
  20. [网游竞技]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21. [玄幻魔法]人族镇守使
  22. [玄幻魔法]百炼飞升录
  23. [玄幻魔法]校花的贴身高手
  24. [都市言情]我的异能悠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