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 > 第一百五十八章:成都来使,称帝之议
    仁慈、偏心,不该用在处理汉蛮关系上。
    刘禅坚定地认为,应当运用南蛮俘虏修缮道路。
    官府给他们提供了吃食,他们必须服劳役,让粮草的消耗获得价值。
    刘禅不需要南蛮的感激,将作乱的人再次放回去,绝对不符合他的价值标准。
    必须让南蛮付出一定的代价,告诉他们这样做,是错的。
    汉军仁慈留他们一命,不是让他们放肆的。
    如果降低了他们的造反的成本,让他们错误地以为,就算造反也不会有性命之忧。
    这是为政者最大的错误!
    为了地方安定,官府做出的每一次妥协,都是滋长他们的野心。
    无论西羌、南蛮,亦或者汉人,刘禅都坚定地认为,一视同仁。
    这是身为统治者的气魄、胸襟,以及公平公正。
    无论是屠戮南蛮,彰显汉威。亦或者重南蛮轻汉民,都是错误的。
    以后大汉的领地会非常广袤,各种部族的关系相当复杂。
    刘禅必须未雨绸缪,将规定确定下来。
    “阿斗说的对,亮受教了。”诸葛亮略一拱手,态度真挚。
    于是,修缮道路的劳役,以南中叛乱的大姓子弟、南蛮为主。
    浩浩荡荡的工程,在南中地区展开。
    汉中国想要真正地统治南中,就必须加强两地的联系。
    道路的重要性,在此体现。
    这项工程,绝对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
    因此,汉军将驻扎在益州郡,与遥远的乌戈国对峙。
    深入不毛,与南蛮作战,不符合汉军的利益。危险系数会大幅度地提升,不如等南蛮前来攻城、复仇。
    如果他们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下去。那么汉军也可以等待补给路线修缮完毕,再出兵征讨。
    曹丕正稳定政局,短时间内不可能南侵。江东孙权府库凋敝,都能够跑老鼠了,没有一两年难以恢复元气。
    这就是汉军与南蛮僵持的底气。
    益州郡气候舒适,冬季并没有寒冷的迹象,汉军不需要增添过冬的物资,能够极大地节省府库。
    起初修路的南蛮怨声载道,军中有人担心会引起兵变。
    刘禅告诫每一位将军,道:
    “就这点劳役都承受不住,嚷嚷着造反,放他们回去岂不是继续为祸?”
    “诸位,大汉的仁慈不是这样施舍的。唯有服从大汉、响应大汉征调的南蛮,才值得我们去尊敬。”
    “我们可以优待任何族群,但有一点作为前提,他们诚心待大汉!”
    沙摩柯对此感悟颇深,他率领族群为汉室征战,刘禅从未亏待过他们。
    五溪蛮的待遇,甚至远超普通的部队,只是比白袍军稍差一点。
    “公子说的不错,南蛮劳役若敢作乱,我沙摩柯立即平定他们,将他们头颅做成京观,绝不心慈手软。”
    在刘禅的威势下,所有“仁慈”都收敛起来。
    南蛮被迫在工地上劳役,修缮道路。
    刘禅给了他们足够的休息时间,以及吃食,这已经算是优待了。
    怠工的南蛮都被集中关押起来,进行思想教育。
    他亲自设置了“思政参军”官衔,专门讲诉汉军与南蛮的作战史。
    几百年的历史下来,汉军从不退缩!
    原本以为战事会如此胶着下去,直到成都派遣使者前来。
    此人精研六经,颇晓天文,儒家的气息非常浓重,行为举止极其克礼。
    刘备征战归来时,群臣相庆,百姓欢呼。唯有他高呼收敛好战之心,让百姓休养生息。
    没错。
    此人正是谯周,一身儒门正气。
    他来到滇池,入了诸葛亮的府衙,有人听到激烈的辩驳之声。
    谯周出来后,没给任何人脸色。
    刘禅好奇之下,请邓芝前去打听,其中果然有隐情。
    “谯周是来劝军师罢战的。”邓芝凝声道。
    “这是谯周的意思,还是父亲的命令?”刘禅面色肃然,两者的差距很大。
    “王上没有给具体的诏令,只是告诉谯周,只要军师同意退兵,那么此战便结束。据在下所知,成都许多官员都赞同罢兵,王上承受的压力很大。”邓芝道。
    对于这一点,刘禅倒是能够猜透。理由很简单,起初汉军平叛是因为雍闿、高定等人谋逆,成都不可能坐视不管。
    战斗进行后,汉军摧枯拉朽,鼓舞了百姓,朝中自然没有反对的声音。
    现在情况不同了,汉军获得了巨大的优势,接连攻破叛军、南蛮,稳定了南中的局势。
    有官员认为,此战到此结束,应该趁势招抚南蛮,以谈判取胜。
    南蛮是剿不尽的,只要南中达成平衡,汉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汉军修缮补给道路,这是要和南蛮打持久战啊。
    成都百官瞬间炸了锅,纷纷向刘备进谏。
    谯周成为了代表人物,径直往南中来了。
    很可惜,就目前局势而言,南中未定,乌戈国随时都可能侵袭。诸葛亮当然拒绝退兵,这是为了南中的长治久安。
    谯周可不管这些,当他发现诸葛亮虐待南蛮俘虏,逼迫他们修缮道路后,引经据典,与诸葛亮辩驳。
    “只是如此而已吗?”刘禅沉吟道,他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具体的情况,公子只能去询问军师了。”邓芝无奈道。
    自古以来,文武的矛盾都是存在的,以谯周为代表的文官自然不希望年年征战。
    对于他们来说,征战没有任何好处,只会让将军们跋扈。
    最重要的一点是,打来打去有什么意思。也不过是换个主子,重新为官。
    儒家有信仰,却没有忠诚。
    谁当皇帝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他们只在乎自己的“抱负”“满腹经纶”能否施展。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们才选择志同道合的诸侯,是一种长远的投资。
    真正能够做到“忠诚”的臣子,真的没几个。
    曹魏取代汉室,司马氏取代曹魏,就是最好的证明。
    刘禅为了了解具体的情况,暂且搁置监工的工作,去拜访了诸葛亮。
    “先生遇到麻烦了?”
    刘禅拱手一礼,开门见山。
    “谯周性格刚直,才学过人,是不可多得的良才啊。假以时日,他必能成为阿斗的左膀右臂。”诸葛亮称赞道。
    刘禅:“……”
    得了吧。
    谯周的学识确实厉害,号称“蜀中孔子”。但他的为人,刘禅不敢苟同。
    说来也有些意思,诸葛亮识人的本领远远不如刘备。
    历史上刘备在世时,蜀中可谓是人才济济。他看似“无能”,却显现出下面有人“能”。
    五虎上将、卧龙凤雏等等,都是刘备一手收拢而来。
    刘备撒手人寰后,蜀中连一名大将都难以找出来。
    真是无人可用吗?
    非也。
    是没有像刘备一样的伯乐。
    汉高祖刘邦聚集的沛县,真有这么多人才吗?
    萧何、曹参、夏侯婴、樊哙等等,是因为刘邦给了他们舞台,造出了这么多英雄。
    刘备也具备这样的能力,一路将张飞、关羽提拔上来。
    庞统在江东只是郡功曹,到了刘备手里才是凤雏,君臣互相成就。
    刘备一亡,蜀国人才就消失了。
    诸葛亮太全才了,事必躬亲,任何难题遇到他都能得到解决。
    “丞相,你懂天文吗?”
    你看呢。
    “丞相,你懂军事吗?”
    你猜呢。
    “丞相,你懂战略吗?”
    你瞧好。
    玩什么都玩不过诸葛亮,人才自然回家种田了。
    可是刘备不同,只要来一个奇人,问懂天文吗?
    刘备会将他捧起来,“先生真乃神人也”,高帽子一戴,怎么也要留下。
    臣子感受到了尊敬,获得了满足,自然愿意追随刘备。
    人才凋零,和执政者有着极大的关联。
    能力,并非只是游戏里数据的对比,这只是后人添加的。
    历史上,谯周有“全国之功”,刘禅不可能真正地重用他,也不会弃之不用。
    臣子怎么可能没有毛病?
    令刘禅没有想到的是,刘备、诸葛亮竟都如此看重谯周。
    此人的确有几分本事。
    “有先生在,左膀右臂还没有谯周的位置。”刘禅直言不讳道。
    诸葛亮欣然笑了笑,话锋一转,道:“谯周让我军尽早罢兵,阿斗你怎么看?”
    “绝无可能,南蛮不平,南中不安,如何北伐?”刘禅目光刚毅,没有因为些许外力而动摇。
    “此事并不简单。”诸葛亮长叹道。
    刘禅一惊,追问道:“莫非此间还有隐情?”
    诸葛亮一挥羽扇,肃然道:“天子被刺,汉室无主,群臣都希望王上能够担当重责。”
    刘禅倏地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在称帝一事上,臣子往往比主君要积极。
    这关乎他们伟大的前程!
    “父亲答应了吗?”刘禅凝声道。
    “王上拒绝了,但群臣不会就此罢休。他们试图以平定南中之功,劝谏王上。”诸葛亮解释道,眼神掌控了一切。
    难怪谯周会突然出现,原来抱有这样的心思。
    他寄托的是群臣的希望,能不着急吗?
    起初南征军计划在冬日结束战役,文武百官还能继续等一等。
    现在南征军摆起了持久战的架势,他们坐不住了。
    “行军作战,绝非儿戏。若我军被大势所驱使,反而会留下破绽。”刘禅沉吟道。
    诸葛亮很欣赏刘禅的冷静,但他心中也有一种期盼。
    他希望看到刘备登基。
    这是众望所归,刘备当之无愧。
    但南蛮的问题,诸葛亮也需要解决。
    汉室需要变得更加强大,奠定统一的基础。
    偏安一隅的政权,不会长久。
    “王上登基,继承汉室。这是所有人的期盼,四百年的国祚不会毁在曹丕手中。”
    “只有让王上安稳地登基,才能收拢人心,汇聚力量北伐。”
    诸葛亮坦荡地说出了心里的想法,甚至想过上书劝说刘备直接登基。
    刘禅惊异于诸葛亮的想法,却又觉得理所当然。
    “父亲是仁义之君,恩德广布四海,中原的百姓翘首以盼,他一定不会让大汉百姓、群臣失望的。”
    诸葛亮微微点头,他将视线投向遥远的南方。
    “如果明年春天南蛮还没有采取行动,我军便南下征讨。”
    “禅愿助先生一臂之力,平定南蛮。”刘禅正色道。
    “针对江东的谋算,暂且搁置。在这种紧要关头,不能节外生枝。”诸葛亮叮嘱道。
    汉军在牂牁郡卖出了重要的破绽,吕蒙并没有轻易进军,反而选择了观望。
    按照江东官方的说法,他们调动交州的兵马,只是为了防御,并非有入侵南中的意图。
    双方维系着表面盟约。
    距离曹丕弑君称帝,已经过去几个月时间了。
    如果刘备不能趁热打铁进阶帝位,往后容易惹来非议。
    刘备出身帝胄宗亲,是天子查宗谱亲自承认的“皇叔”,他完全有资格继承汉室。
    有光武帝的例子在,反对的声音会被正义所淹没。
    在这种时候若是继续招惹江东,容易将孙权推向曹魏,推向曹丕。
    “只要江东不来招惹我军,便放他们一马。”刘禅拿得起,放得下,并没有因为这种事耿耿于怀。
    一切以大业为重。
    “阿斗,你能这么想,真是太好了。只要北伐成功,江东绝不是王上的对手。”诸葛亮欣慰道。
    “先生也不要将江东想得太简单,一旦我军北伐即将成功,江东一定会反咬我军一口。”刘禅提醒道。
    这是江东的生存法则,无论谁做大了,都不会放过江东。
    中原王朝从南向北,何其艰难。
    正如吕蒙劝谏孙权一样,纵使江东拿下了徐州,也得意不了多久。
    徐州乃四战之地,只要北方的铁骑南下,即可粉碎江东的美梦。
    恰恰南方的战马是最稀缺的,从战略上就输了一半。
    但蜀中不同,刘邦向所有人证明了,这是可行的。
    “放心,江东翻不出什么浪花来。”诸葛亮目光沉定,有韬略在酝酿。
    刘禅继续监工修路,主要负责南中这一段路途。
    南蛮劳役一次次被收拾后,渐渐老实了下来。
    刘禅教会他们一个道理,只要劳作,就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表现良好的劳役,还可以获得一个时辰,或者小半天的假期奖励。
    这样的奖励微不足道,却给了他们一种区别于他人的优越感。
    自己在营房里美滋滋地睡懒觉,而身边的同伴都在劳作,这是多美的享受啊!
    然而。
    短暂的平静被谯周的造访,彻底打破了。

热门新书推荐

  1. [都市言情]重回1982小渔村
  2.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3.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网游竞技]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5. [都市言情]讨逆
  6.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7. [综合其他]元始法则
  8.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9.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10. [玄幻魔法]人族镇守使
  11. [都市言情]1979黄金时代
  12. [玄幻魔法]百炼飞升录
  13. [玄幻魔法]校花的贴身高手
  14. [科幻灵异]港综世界的警察
  15. [都市言情]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16. [都市言情]重燃青葱时代
  17. [武侠修真]剑啸灵霄
  18. [玄幻魔法]龙渊剑神
  19.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
  20. [历史军事]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21. [武侠修真]玄鉴仙族
  22. [历史军事]大唐腾飞之路
  23. [都市言情]盖世神医
  24.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