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 > 第二百零三章:曹丕的努力
    曹丕夙兴夜寐,日日夜夜地处理政务。
    丝毫不敢怠慢!
    他事必躬亲,任何事都过问一遍。
    时时刻刻都在为了复兴魏室而努力!
    “启禀陛下,今朝内有诸多议论,似对陛下有所不利。”陈群忽然汇报道。
    “说。”曹丕冷冷地道。
    陈群欲言又止,最终将一份奏折交给曹丕。
    曹丕一看,怒不可遏。
    “都是混账!杂碎!”
    曹丕弑君称帝一事, 再次被提起。
    再加上魏国被迫从洛阳迁都回邺城,议论更是不绝于耳。
    曹丕绝不容忍!
    “抓,给朕都抓起来,严惩不贷。”
    曹丕没有姑息此事,因为会动摇国本。
    现在每次想起刘协,他都头痛欲裂。
    还有许褚。
    “臣下以为,不如将虎侯推出去, 平息众怒。”陈群寒声道。
    曹丕突然意动, 不禁望向司马懿。
    如果此事能够平息,曹丕也能够接受。
    只不过司马懿老谋深算,没有赞成此事,他沉声道:
    “陛下,万万不可,如此只会寒了忠义之士的心。许褚是为了保护陛下,也是为了给先帝复仇。”
    “倘若您处死了许褚,不仅没能起到效果,还会让心怀不轨之徒,旧事重提,以此打击陛下的威望。”
    司马懿耐心地分析,让曹丕打消了念头。
    现在只是有人暗地里兴风作浪,曹丕若是回应了此事,一定是“做贼心虚”, 让他们更加兴奋。
    “好,就依先生之言。”曹丕沉声道。
    现在他越来越器重司马懿,而司马懿越来越谦卑。
    长安之败,让司马懿愈发小心谨慎,生怕被曹丕抓住新的把柄。
    而也正因为长安之败, 让曹丕愈发器重司马懿了,彷佛拿捏住了他的命脉。
    “朕要怎么做,才能恢复先帝的荣光?”曹丕正色道。
    他必须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包括丢失的领土!
    曹丕心中的信念,前所未有地强烈。
    “陛下,这件事急不来,应当从长计议。”司马懿宽慰道。
    “不。”
    “朕绝对不妥协,如果不能夺回西凉,朕心不安。”
    “如何向先帝交代?”
    曹丕忧心忡忡,常常因此而失眠。
    他现在彷佛有用不尽的精力,需要发泄!
    繁复的政务,成为了曹丕战场。
    他不甘心!
    “臣下以为,朝廷当征召匈奴、乌桓骑兵,壮大实力。”
    “等到时机成熟,命骑兵出河东,讨伐西凉。绝对不能等蜀军的骑兵成型!”
    司马懿说出了心里话。
    魏国占据着北方,最大的优势在于骑兵!
    骑兵能够为战略带来收益,能够出其不意。
    现在蜀军正在训练骑兵。
    这意味着什么?
    魏国的骑兵优势,正在缩减。
    有朝一日,西凉的骑兵将为刘备父子所用。
    这绝对不是魏国想要看到的!
    “先生言之有理, 只是乌桓、匈奴各怀鬼胎,恐怕不好操控。”曹丕沉吟道。
    曹操在时,通过一次次战争,已经彻底收服了乌桓、鲜卑。
    历史上晋国爆发“五胡乱华”,有人称这是曹操之罪。
    因为曹操将匈奴、乌桓内迁了。
    实际上呢?
    这是晋的甩锅行为罢了。
    把自己的弱小,归咎于历史问题。
    怎么不见匈奴、乌桓反抗曹操?
    就算是现在的鲜卑,也只敢在北方劫掠百姓而已。
    田豫、牵招、阎柔这些在三国浪潮中默默无闻的存在,却能吊打北方的异族。
    根本不需要举国之力!
    哪怕是发动一郡之兵,就足够他们发挥了。
    江东镇山越,蜀中镇南蛮。
    没听说有特别厉害的异族。
    怎么到了司马氏,就变得如此狼狈?
    得国不正罢了。
    现在曹丕也面临这样的困顿。
    原本汉室已经快要终结了,只差一口气。
    只要完成了“禅让”,皆大欢喜。
    可惜,许褚的莽撞破坏了曹丕的谋算。
    “只要给匈奴、乌桓足够的利益,他们一定会为陛下而战的。”
    “当务之急,是组建一支十万人的骑兵,镇压宵小。”
    司马懿竭力促进骑兵的组建。
    这是魏国最大的优势!
    能够拓展魏国的战略。
    现在虎豹骑已经名存实亡了,没有足够的战斗力作为支撑。
    数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存在。
    曹操在世时,并没有培养很多骑兵,也就几万而已。
    并非是他不知道骑兵的作用,而是养不起啊!
    养一名骑兵,需要五名步兵的物资。
    蜀中有山势守护,江东有长江天堑。
    也就是说,曹操组建再多骑兵,都没有用武之地。
    至于北方的威胁,很小很小,几万骑兵完全足够了。
    现在局势发生了逆转,蜀中占据了凉州。
    北方的战马,有了纵横之地。
    “陛下。”
    “蜀中夺取凉州,不完全是坏事。如此一来,他们没有了山川作为屏障。”
    “只要以骑兵讨伐,在凉州与他们互相消耗,一定是我军获胜。”
    司马懿看到了问题的两面性。
    以前蜀中占据蜀道,让魏国无计可施。
    现在呢?
    蜀中要守住凉州!
    这意味着,一些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蜀中必须在原野上作战,亦或者守城。
    这给了魏国消耗蜀军的机会!
    “先生言之有理,骑兵必须组建起来。”曹丕沉声道。
    终有一天,他要以十万骑兵,讨伐蜀中。
    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绝对的力量。
    为此,曹丕开始拨款,组建骑兵力量。
    第一批款项,达到了二十万金。
    魏国大肆在北方购买战马,轲比能是拒绝的,但这一次曹丕没有惯着他。
    鲜卑只能选择两条路!
    要么战争。
    要么提供战马。
    面对疯狂的曹丕,鲜卑选择了妥协。
    纵使如此,魏国的财政也几乎枯竭。
    曹丕省吃俭用,几乎舍不得花钱,但依旧无法支撑起骑兵的组建。
    因此,他扩大了与江东的贸易,以及将目光转向辽东。
    只有辽东,能够提供足够的战马。
    说起来,辽东公孙氏也是强大无比,能够延续三代。
    第一代是公孙度,其子公孙康继承位置。
    公孙康大破高句丽,陷其国都,并讨伐韩濊,设置带方郡。
    公孙康死后,他的儿子年幼,弟弟公孙恭继承大位。
    曹丕继位后,遣使即拜公孙恭为车骑将军、假节,封平郭侯。
    公孙恭继续称霸辽东。
    只不过命运弄人,他因为疾病,而割肉成了阉人,身体虚弱不能治理国家。
    曹丕想要凑出十万骑兵,没有辽东的帮助,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此,曹丕派遣使者前往辽东,商讨通商,以及购买战马。
    过程一定不会太顺利。
    曹丕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大不了持久战。
    “为何魏室占据了北方,税收却不如蜀中呢?”曹丕忽然询问道。
    目前蜀中占据了荆州、益州、凉州,只是魏国的一半领地。
    但蜀中的顽强,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纵使三十万人的军队,也能支撑起来。
    同等实力下的江东,却只有二十万军队。
    差距,到底在哪里?
    如果搞不清楚里面的逻辑,魏国很可能重蹈覆辙。
    曹丕非常慎重!
    “依臣下看,应该是直百通宝。”陈群正色道。
    直百通宝的存在,源源不断地为蜀中赚取财富。
    想要购买多少物资,直接铸造钱币即可。
    但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
    “江东也有大钱,效果却不怎么样,还弄得百姓怨声载道。”曹丕道。
    “这就是刘氏父子的高明之处了,他们只铸造直百通宝,价值一百枚五铢钱,没有孙权这么贪婪。”
    “除此之外,蜀中大肆提拔商贾,各地都有大商贾存在。为了商贸的发展,这些商贾甚至联合起来,修桥修路。”
    “短时间内,他们能够为蜀中带来利益,长此以往,必为毒瘤、祸患。”
    陈群解释了一番,对提拔商贾的行为,非常不屑。
    他设立九品中正制,拉拢了世家大族,共治天下。
    蜀中呢?
    难不成他们要与商人共治?
    陈群光是想想,就觉得离经叛道,为天理所不容。
    魏国的官吏,也尝尝嘲讽蜀中。
    他们绝对不和商人平起平坐。
    这也是为何魏国没有崩塌,依旧有很多支持者的原因之一。
    在世家大族眼里,弑君称帝,根本算不了什么。
    只有一些心中有所坚持的名士,才会在乎。
    “魏国,能够效彷吗?”曹丕只在乎这一点!
    财富掌控在世家大族手中,曹丕现在需要钱财。
    世家的钱不好掠夺,商人的钱财容易啊。
    随便找个理由,抄家灭族即可。
    “陛下!”
    “万万不可啊,如此一定会败坏朝纲。士农工商,是老祖宗定下的。”
    陈群竭力劝阻。
    “可是,刘备都不在乎,朕为何纠着不放?”
    “没有商人,如何汇聚财富?”
    曹丕的问题,令陈群陷入沉思。
    当初曹操为了筹集军资,可是任命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
    现在基本上没什么古墓可以挖掘了,除非开帝陵。
    但曹丕已经称帝,他怎么好意思呢?
    “朝廷,需要钱财,事实证明,商人能够为朝廷带来税收。”
    “依靠土地的产出,魏何以灭蜀?”
    曹丕发人深省。
    “陛下可以号召百官捐赠,共赴国难!”陈群肃然道。
    “好,既然如此,交给长文安排了。朕想看看,到底有多少人,心向朝廷。”曹丕凝声道。
    陈群一愣,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他忧心忡忡,写下了奏折。
    在一次朝会上,陈群郑重地提交上去。
    “今蜀中刘备猖獗,作乱于天下,吾等当戮力同心,为朝廷分忧。”
    于是,陈群代表家族,捐赠一千金。
    所有因九品中正制获益的世家,都纷纷行动。
    毕竟都欠着陈群的人情呢。
    纵使如此,满朝文武,也只捐出了两万金。
    曹丕不知道该哭还是笑。
    两万金,能做什么?
    对于个人,亦或者家族来说,已经很多了。
    但放眼全国,只能说毛毛雨。
    曹丕算是明白了。
    光是依靠世家大族,他是站不起来的。
    世家大族掌控着大量的土地,朝廷的税收依靠着这些土地。
    皇权与世家,本质上还是存在着对立。
    于是,曹丕另辟蹊径,决定与蜀中通商。
    此前他一直十分抗拒,觉得这是让蜀中发展壮大。
    现在看来。
    是曹丕错了,大错特错!
    对两国皇室而言,贸易绝对是有利的。
    国家、皇室吃大头,世家大族、商贾跟着喝汤。
    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让皇室、朝廷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减少世家大族的影响。
    朝廷的税收,绝对不能单一。
    纯粹的土地产出,容易让人卡脖子。
    适当的贸易,利国利民。
    当刘禅收到来自邺城的书信后,他是难以置信的。
    “这曹丕,到底怎么想的?”刘禅思忖着。
    大战刚刚结束,百废待兴。
    互市,能够带来庞大的利益。
    毕竟魏国的市场,摆在那里,上千万的人口,需要刘禅来掠夺财富。
    他没有理由拒绝。
    战争是战争。
    不妨碍赚钱!
    没有财政,拿什么来打仗。
    弩矢、箭矢,以及各式各样的军备,都是拿钱烧出来的。
    刘禅给成都去信后,便着手准备了这一次互市。
    果不其然,刘备的回复永远是支持。
    刘禅喜欢这种能够做主的感觉。
    只是互市的地点,很难确定。
    刘禅派遣马谡出使魏国,具体商议。
    双方唇枪舌剑,谈了很久。
    魏国坚持在洛阳进行互市,保障他们的权益。
    如此一来,主动权就掌控在魏国手中了。万一哪一天他们不高兴,很容易扣押物资。
    但也并非都是坏处。
    商队前往洛阳,可以给刘禅提供机会。
    什么机会?
    当然是渗透潼关、洛阳的机会。
    潼关的防御极其坚固,常规的手段很难攻克。
    刘禅一边开采勐火油,一边寻求新的突破办法。
    贸易,是攻破防线的绝佳办法。
    双方互相签订一些文书后,魏国也做了一些妥协,承诺不会做强盗之事,以及保障商队的安全等等。
    半月后,洛阳的贸易兴起了。
    这一次曹丕学聪明了,他征收了极重的税,将大部分利益,一口吞下。
    花花肠子,他玩不过刘禅。
    既然如此,不如保障自己的那一份利益即可。
    曹丕的目标,极其地明确。
    最绝的是,曹丕派遣使者前来商讨,要不要先联手,瓜分了江东。
    说实话,刘禅怦然心动了。

热门新书推荐

  1.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2.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3. [武侠修真]玄鉴仙族
  4. [都市言情]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5.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6. [玄幻魔法]极道剑尊
  7. [玄幻魔法]九星神龙诀
  8. [科幻灵异]港综世界的警察
  9.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10. [历史军事]大明烟火
  11. [历史军事]红楼琏二爷
  12. [玄幻魔法]夜无疆
  13. [玄幻魔法]太平令
  14. [武侠修真]志怪书
  15. [网游竞技]网游之剑刃舞者
  16. [武侠修真]过河卒
  17.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8. [都市言情]龙王令
  19. [武侠修真]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20. [历史军事]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21. [历史军事]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22. [都市言情]国民法医
  23. [网游竞技]玩家请上车
  24. [玄幻魔法]万世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