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遥听完,摘下面具,轻皱了皱眉头,“会是这样吗?”
“你再辛苦辛苦,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傅时颐又叮嘱,“刚才的话,在事情水落石出之前不许告诉别人。”
“我一个人去?”戚遥撇撇嘴,“我怕……”
傅时颐看着她,眼神云淡风轻。
可是戚遥看得出来,他这眼神明显是在挖苦她,嘲笑她当初的信誓旦旦。
戚遥心下叹了口气,差事是她自己接的,不办好眼下的,哪儿来的以后?
“去就去!”戚遥答应归答应,可是她也纳闷,“为什么不让其他人知道?人多好办事,那些弟兄的功夫也不赖。”
“他们是方明渊的人,方明渊还没有细查过他们的底细,而你不一样,你是……”傅时颐顿住了。
“我是什么?”戚遥单手撑着下巴问。
傅时颐瞥了瞥她,随手拾起本折子往她脑门上轻敲,“你是只蠢兔子。”
戚遥朝他吐了下舌头,又故作委屈地问:“我若撞见鬼被吓个半死,你负责吗?我要是怕得睡不着,能去你那儿打地铺吗?”
她挨了记眼刀,却双手托腮笑了笑,她说的本就是玩笑话。如今她能待在他眼前,都不知会让多少名门闺秀嫉妒,哪儿还敢奢望别的。
能像朋友一样聊聊天,办他交代的差事,顺便还能赚些银子,她已经知足。
戚遥看见书案上码放着不少公文,时辰差不多了,她也该回城门口继续盯探子,不再打扰傅时颐处置公事。
她带上面具,出门瞧见元祺还在外面,向元祺打听:“元祺大人,杜少安来头很大吗,他方才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让方大人吃瘪,也忒狂了!”
“杜少安是刑部的主事,官职不算高,但他在刑部的地位却不低。”元祺接着道,“他这些年破了不少案子,替刑部尚书立了许多功劳,已是尚书的左膀右臂,就连刑部侍郎在衙门里都得礼让他三分。”
“可他在刑部能横着走,怎么在外头还这样目中无人,不怕得罪人?”
元祺送她出去,边走边说:“如今信王掌管朝政,刑部尚书又是信王的心腹,而他是刑部尚书的左膀右臂,你说他能不狂妄?”元祺笑了笑,“不过他狂是狂,却也不是见一个就得罪一个,他只是格外喜欢对方大人冷嘲热讽而已。”
戚遥云里雾里:“为什么?”
“一是因为立场不同;二是杜少安没什么出身,能有今日的荣光全凭自己的本事,他曾放话说瞧不起方大人这等靠爹靠祖宗赏饭吃的人。”
“噗。”戚遥忍不住笑出了声,她怎么觉得这个杜少安的胆子不是一般的大,颇有点指桑骂槐的意思,也不怕成第二个李公子。
戚遥和陈正他们回到西城门,还待在茶肆里盯着楼下。
戚遥坐在窗边,一直目不转睛地望着大街,边看边嗑瓜子。
旁边的弟兄们还在议论今早的事。
有人忿忿不平:“你说刑部那些人有什么好嘚瑟的,像咱们怕了他们一样!”
有人心有不甘:“就是,他还敢对方大人不敬,我以为方大人会狠狠教训他来着,谁知道……”
陈正叹了口气:“方大人也不是怕了他,而是怕给咱们兵部惹麻烦,毕竟刑部的人打的是查案的旗号、方大人硬闯进去,被说成打扰他们办案是小,被扣上越权的罪名是大,大人忍气吞声是在顾全大局。”
戚遥虽没说话,但她认同陈正的说法。她出来前也听元祺说过,他们和刑部越是不和,在职权上就越要注意瓜田李下,互不干涉,以免被别人抓住把柄挑起是非。比如刑部虽然想要抓密探的差事,但是在陛下点头之前,杜少安也没到大街上来和他们抢过人犯。
他们正聊着自己的,旁边那座的茶客的声音有些大:
“知道吗,昨天义庄又闹鬼,那鬼还杀了人!”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今儿官兵都把义庄给围了起来,谁也不能靠近。”茶客又道,“听说人死得那叫一个惨,胸前有好几道血痕,像是被指甲挠的,可是伤口却跟刀切一样整齐,除了鬼,谁有这么锋利的指甲?”
指甲,血痕?
戚遥毛骨悚然,人也愣了愣,咬着一颗瓜子迟迟没有嗑开。
陈正瞧见戚遥有些害怕,小声打听:“小老弟,你昨晚当真撞鬼了?”
戚遥回过神,点点头。
“看来那地方还真邪乎,也亏得刑部那群人不怕。”陈正道。
又是一日夕阳西下时,他们正准备收工回去,戚遥起身离开前多看了楼下一眼,发现巷口有个鬼鬼祟祟的人。
那人躲在墙壁后面,只探了个脑袋出来东张西望。
“陈大哥,你看。”戚遥指了指。
她没见过几个探子,也就不认得他们的样子,但是陈正好像已经把他们的模样都刻进了脑子里。他看了一眼就催促弟兄去,“快,拿下他!”
戚遥这次没有冲在前头,她还站在窗前。也不知是不是那探子太警觉,陈正他们刚冲下去,探子就飞快地跑了,于是大街上又上演了一出猫抓老鼠的戏。
她还是没有去追,而是离开茶肆独自去了一个地方。
天色越来越暗,这里的风又开始凉得沁人。戚遥还惊奇地发现白天那些官差已经撤走,如今义庄周围又变得空无一个人。
戚遥望着那堵墙,没敢靠近,她能站在这儿都已是鼓起了莫大的勇气。
街道旁边的草笼已经有半人高,她躲进草笼里,借着草笼和夜色的遮掩,默默地盯着义庄。
不一会儿她的耳边多了脚步声。
戚遥寻声看去,只见一个人影从远处跑来,步伐快而轻稳,是个练家子的。她目不转睛地盯着,清清楚楚的看见那个黑影子翻进了义庄里。
她吃了一惊,不过还是没有去追,继续蹲守在原地。
过了一阵,又一个人跑过来,跟之前那个一样翻墙进了义庄。
戚遥在这儿守了半个时辰,短短半个时辰内,竟有六个人进了义庄,还都是用轻功翻的墙,这绝不是巧合!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