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弘治大帝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强压下的教育改革
    朱佑樘决定不再跟这些儒士扯皮,改革虽然没有一撮而就的事情,但也没有犹犹豫豫能干成的。
    做事最忌讳的就是拖泥带水,既然决定改革科举,就索性进行到底。
    于是朱佑樘发了第一道诏令,今后两京太学全部改名,南京太学改制为南京大学,北京太学改名北京大学。
    两所大学学制三年,所学内容全部进行修改,所学内容加入了算术,历史,社会时政,为必修,天文地理,物理,机械工科,火药之类为选修。
    大学三年,每年进行考试,考试不合格者取消相应的优待政策,三年之后毕业考,合格者发大学毕业证,可以参加朝庭会试。
    不合格者将无法参加会试,只发大学肆业证,相应的举人优惠待遇将予以取消,只给秀才待遇。
    第二道诏令则是关于科举,今后科举还是采用三级考试法则,但是第一级考试,秀才考试加入算术。
    考试合格者入县学入读,获得秀才资格者终身免劳役,就读期间有月银一银元补贴,另外成绩优异者,给予皇家奖学金,从一银元到十银元不等。
    县学学制三年,每年进行年考,合格者,才可以享受月银补贴,优异者奖之,不合格者则取消补贴。
    三年之后进行毕业考,合格者方可参加举人试,不合格者剥夺秀才功名。
    第二级考试举人试,不光加入了算术,还加入了历史,天文,地理等,朱佑樘还打算夹带一点物理小知识。
    考中者入学大学就读,也可选择不如大学学习,在家自学,若是选择自学举人待遇只被享受五年。五年之后只享受秀才待遇。
    第三级考试会试,考策论务实。合格者入政务学院就读,从此正式踏入官场。
    在朱佑樘的诏令里面规定第二级考试举人试之后考中者可以选择入两京大学就读,至于选择哪所大学,考生自由选择。
    在朱佑樘的构想里,秀才试其实就相当与现代的九年义务教育。当然所学知识就语文而言是远远超过现在的初中生,但是其他知识是远远不如。
    举人试就相当于高考,考中就上大学。
    朱佑樘这个政策,一是严格学风不让学生有空闲干其他,今后的秀才绝对没有时间风花雪月,夸夸其谈。
    因为每年考试,不合格后果很严重,相当于取消了他们的优惠待遇。
    第二个目的就是根本上解决士大夫侵占田亩问题,因为他们都是终身免收田亩,才会导致无休止侵占田亩。
    而朱佑樘在诏令上明确了秀才只享受免个人劳役,另外再给予每月一银元的补贴,对于成绩优异者额外还有奖学金。
    考中举人的,最多只有五年免田赋待遇,免田赋的名额是百亩,免劳役十人。
    朱佑樘这两道诏令通过报纸发出去之后,整个大明都振动起来。
    首先是两京太学生开始有些不稳现状,但是显然朱佑樘这次不在给这些学生任何缓和余地,采用了铁血手段。
    不服从者直接被剥夺功名。
    朱佑樘规定现在在太学入学的还是已之前的四书五经进行考试,考试合格者照常可以进行参加会试。
    考试合格者还可以参加朝廷的补缺,朱佑樘决定先全国的苍蝇打一批,腾出大量空位,为政务学院的学员腾空缺,顺便给这些旧派太学生一点安慰。
    朱佑樘还规定今后两京大学全部通过举人考试入学,不再有蒙荫学员入学。
    诏令里面还规定今后蒙学,县学,大学统一由朝廷编撰教材,而且也只能从官办印书局采办教材,其他地方教材一律不允许。
    接着朱佑樘发出了第三道诏令,今后大明私人开办的蒙学,学院都需要在官府挂牌备案,老师也将需要考取相应的资格证。
    考取了资格证者才能享受政府补贴。没有考取者由私人学院给予薪俸。
    其实大明以前各个蒙学,学院全都是私人办理,那些学生学有所成都只是感激学院,那些私人赞助,对朝廷无感,对皇家更是毫无感激之情。
    朱佑樘这个政策就是要和那些地主士绅争夺民望,让天下读书人都对皇家感恩戴德,而不是感谢那些宗族地主。
    接着朱佑樘成立了皇家教育基金,专门给予贫困生,优秀生奖励。
    朱佑樘这一些诏令兼职是眼花缭乱,整个读书阶层都振动起来,但是接下来更让他们胆战心惊,两京太学闹事的太学生将近一千人全部被捕,九百多人被剥夺功名,几十人被罚卫戍边疆。
    看着朱佑樘如此的铁血手段,骚动瞬间被平息,读书人天生的吃软怕硬本质显露无疑。
    天下读书人全都开始接受朱佑樘指导编撰的新式教材。
    随即谢迁带队先是针对太学进行了一项老式八股文考试,成绩不合格者当场被剥夺功名,被剥夺功名者高达五百人。
    这一巴掌直接扇得太学的学生毫无脾气。
    这还没有结束,接着谢迁领头带着全国提学官对全国县学的秀才进行了八股文考试。
    全国不合格者更是高达上万人,这次朱佑樘更是来了骚操作,让这些落榜生签保证书,接受新式教育者,给予两年留校察看起,若是不接受新式教育直接剥夺秀才功名。
    秀才功名可不仅仅是一个功名,对于读书人来说就是身份的象征,只有秀才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
    所以毫不犹豫的,这些落榜生在功名和四书五经面前,当然选择功名,无一例外这些人全部选择签订保证书。
    在朱佑樘这一系列的强压政策下,新式教育顺利被推广了下去。
    之前一直无所事事的官办印书局瞬间变得忙碌起来,全国各地哭着喊着要找印书局要新式教材。
    因为朱佑樘规定在其他地方购买教材不合法,而且朱佑樘更命令锦衣卫出动打击盗版教材,抓到一个便是抄家罚没资财,发配辽东戍边。
    几次抄家下来,再也没有商人敢干盗版生意。
    印书局原来的印书厂已经不够用,于是也在新城区买了一块地,盖起新厂房。
    朝廷对此政策采取默许政策,因为印书局属于官办产业,所动利润都归于朝堂。
    最开心的属于礼部,因为印书局隶属于礼部,礼部对于这些天锦衣卫的行动那是最为配合,好几次盗版商踪迹都是礼部高密给锦衣卫,至于礼部是如何获得这些盗版商信息的那就不得而知。
    从这次的教育改革朱佑樘发现,读书人的骨头在皇权面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硬。
    所为祖制不可违,一起都是因为利益,但是再大的利益也没有脑袋重要,没了脑袋,再多的钱都是枉然。
    朱佑樘觉得他可以加快步伐,完全不用所谓的徐徐图之。
    最主要的如今朱佑樘手头上比大明任何一位皇帝手上的钱都要多,如今他手上可是握着高达七百万两白银。
    若是闹翻,那些商人还有士大夫也怕朱佑樘破罐子破摔,赖账贪墨了那七百万两白银,但是他们想哭都不知该找谁哭诉去。
    手中有钱腰杆子就硬,如今朱佑樘的腰杆子就特别硬。
    朱佑樘觉得有必要让自己更硬一点,那就是将兵权也掌控在手,下一步便是兵权。
    手中有钱又有兵,天下无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xs.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魔法]人族镇守使
  2.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3.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武侠修真]剑啸灵霄
  5. [武侠修真]魔门败类
  6. [玄幻魔法]极道武学修改器
  7. [历史军事]晋末长剑
  8. [武侠修真]彼岸之主
  9. [网游竞技]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10. [武侠修真]叩问仙道
  11.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2.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13. [玄幻魔法]陆地键仙
  14. [都市言情]重回1982小渔村
  15. [都市言情]开错外挂怎么办
  16. [网游竞技]网游之剑刃舞者
  17. [科幻灵异]港综世界的警察
  18.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19. [玄幻魔法]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20. [玄幻魔法]极道剑尊
  21. [都市言情]华娱从男模开始
  22. [都市言情]重燃青葱时代
  23. [玄幻魔法]夜无疆
  24. [都市言情]讨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