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朕,崇祯,热爱核平 > 第17章 前往翊坤宫,给皇后加把火
    “陛下,臣,李若琏求见。”
    刚回到武英殿不久,李若琏就来了,而且带着一票人,抬着许多箱子来的。
    崇祯抬头看了一眼,然后就让李若琏进了武英殿。
    李若琏已经知道,崇祯现在喜欢书面报告,因为说话容易被人偷听,但是书面报告不会。
    文字,看完了就可以烧掉。
    “做的不错,但是报告还是有些啰嗦,往后尽量挑重点的写就行了。”崇祯点评了几句,然后写了一份新的要求,递给了李若琏。
    李若琏走后,他送来的银子就被送进了库房。
    如今,库房外面都有东厂的人把手,出入都需要层层查验。
    一下子多了四十七万两白银,让崇祯多了一些底气。
    千户之上,还有一些人,这些人手里指不定有更多的钱。
    历史上李自成让人拷饷,骆养性就献出了3万两白银。
    而这个骆养性历史上,在崇祯十三年,朱由检要求百官捐饷的时候,骆养性只捐银六十八两。
    他的弟弟骆养志、骆养心,因为没有献银,被拷打致死。
    此时的骆家,已经被崇祯打了叉。
    不过,他会是最后一个死的。
    其他的锦衣卫高层处理完了,才会处理骆家。
    斩草除根,骆家的其他人,崇祯也是不敢留的。
    皇权,就是如此血腥的。
    仁慈,就可能葬送自己的小命。
    因为,大多人想要坐那个位置了。
    经过历年对锦衣卫的削弱和裁撤,如今的锦衣卫在册的有一万多人,即便如此,吃空饷还是很多的。
    这些吃进去的空饷,必须得吐出来。
    别看锦衣卫人数众多,但是真正在办实事的其实很少。
    在大明百姓眼中,他们的口碑还是很好的。
    因为锦衣卫针对的朝代官吏,而不是什么平头百姓。
    另外,如今的锦衣卫还负责抓捕盗贼,协调勋贵和百姓的纷争。
    而且,锦衣卫还需要负责疏通皇城的下水道。
    不过李若琏接任指挥使指挥,这些职能就消失了。
    如今的锦衣卫,只对锦衣卫下手。
    坐落于京城的北镇抚司,里面关押的全都是锦衣卫的人。
    大家都知道锦衣卫有南、北镇抚司,但是鲜少人知道北镇抚司在北京,南镇抚司在南京。
    除了镇抚司之外,锦衣卫还有东司房,西司房。东司房负责缉事,西司房负责捕盗。
    以前,东厂经常会从锦衣卫的东司房借人。因为东司房的人身手最好,胆子也最大。因为他们都是对付官员和勋贵的,什么样的人没有抓过。
    但是李若琏上台之后,就没有什么动、西司房了,这两房的人,部分进了行动卫,部分进入了侦查卫。
    按照明制,一卫满编需要5600人,1120人为一所,一般每卫设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
    112人为一个百户所,百户所设百户一个,总旗2个,每总旗管辖50人、小旗10个,每小旗管辖10人。
    崇祯上台之前,锦衣卫是满编的,不过吃空饷的占据了三分之一,游手好闲的勋贵子弟占了三分之一,剩下的才是办事的人。
    要是现在的三卫都满编的话,比十年前的人数还多。
    不过李若琏知道,现在的锦衣卫要的是精锐,没有必要追求数量。
    依据李若琏的职业直觉,他觉得锦衣卫可能很快就要办大案了。
    只是,如今的锦衣卫的诏狱只能关押自己人,由监督司负责调查和审理。
    监督司,就是如今锦衣卫内部的监察系统。现在还是锦衣卫的人担任,但是往后就不好说了。
    锦衣卫接下里要是抓捕的官员,只能关押在东厂的诏狱,由东厂负责审理。
    东厂有调查、审讯的权利,但是没有缉捕的权利。
    另外,李若琏还知道,东厂没有判决的权利,判决权归司礼监了。
    三权分立的雏形,已经逐步形成。
    估计,文官集团也已经掌握了这一个情报。
    从目前的朝堂来看,文官集团还没有开始反制。
    当然,也不好反制。
    锦衣卫、东厂、司礼监,内阁和六部都无权过问和管理,只能靠言官弹劾。
    但是目前,不管是锦衣卫、东厂、司礼监,都在内斗,都在大量的削减人手。
    难道,言官们要去喷他们大量裁员,导致大明的公务员和军人事业么?
    要知道,文官集团巴不得崇祯手里的锦衣卫和东厂实力削弱。
    锦衣卫没有监督百官、东厂没有缉拿百官和权贵、司礼监没有批阅奏折。
    在文官眼中,这三个部门都没有越过他们划定的红线。
    这个时候,你还去折腾本就不痛快的他们,是觉得他们没有能力反击吗?
    而且大家一致都在认为崇祯是在想尽办法搞钱,锦衣卫被革职的人很多都被抄家了。
    还有内廷里被清理的太监们,一个个都被迫交钱了。
    所以,文官集团各方势力,以及勋贵们、皇族们都没有出手。
    不让崇祯搞锦衣卫和太监的钱,难道来搞他们的钱吗?
    让崇祯这么做,只会失去内廷和锦衣卫的人心,只会再次削弱手里的力量。
    这种事,文官集团和勋贵都是乐见其成的。
    但是,很快他们就感受到锦衣卫重出江湖的感觉。
    等到那个时候,想要再跳出来阻挠,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今天,崇祯批阅奏折到了夜里九点,然后就下班,晃荡到了后宫。
    朱由检的女人不多,后世能找到的记录最多就九个。
    但是,有正经记录的就三个。
    一个是皇后周氏,然后是田妃和袁妃两个贵妃。
    而且,这个两个都是朱由检当信王的时候纳的,登基之后就没有再封过新的贵妃。
    崇祯直接来到了翊坤宫,这里袁妃的寝宫。
    一后二妃里面,袁妃是最不得宠的那个,在信王府时只是一个侍妾。
    在崇祯的记忆里,袁妃是属于特别会照顾人的女人,长得姿色算是中等偏上,称不上特别漂亮,比较耐看。
    当然,他只是来坐会,并不是想要跟袁妃共度良宵。
    对于朱由检的女人,他现在还没有做好接收的心里准备。
    他觉得,自己和朱由检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了。
    所以,想要女人的话,也得挑一些朱由检没有宠幸过的。······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魔法]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2. [玄幻魔法]万世之名
  3.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科幻灵异]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
  5.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6. [玄幻魔法]大道之上
  7.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8. [玄幻魔法]超品渔夫
  9. [都市言情]国民法医
  10. [都市言情]巅峰学霸
  11. [综合其他]割鹿记
  12. [玄幻魔法]深空之影
  13. [历史军事]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14. [都市言情]终极火力
  15. [玄幻魔法]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16. [玄幻魔法]太古神尊
  17.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18. [历史军事]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19. [科幻灵异]天命神算
  20. [玄幻魔法]荒古武神
  21. [都市言情]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22. [玄幻魔法]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23. [都市言情]讨逆
  24. [玄幻魔法]重生之都市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