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综合其他 > 百草诗赢哲栩 > 369 折羽七窍玲珑心
    百草诗出了养心殿,换了折羽进来。
    一旁的赢哲奇、赢哲风和老十一都看着,皇上对这对夫妻,可谓信任有加。
    太后和长公主都不在了,但是秦公公留了下来,请百草诗去长乐宫喝茶。
    长乐公的茶好不好喝?宫里的人各有各的答案,但之于百草诗,真的就如家常便饭。以至于今天的事结束后,百草诗在焱京贵女口中多了一个称谓,“长乐茶客”。
    **
    折羽走进了养心殿。
    焱武帝背靠着床坐着,后面垫了一个枕头,他敲了敲床沿,脸是黑的。
    折羽便在焱武帝床前坐着。
    “说说你的看法。”
    自然是关于公主驸马和离的事。
    “既然反目生怨,不如一拍两散。”折羽特干脆利落地回答。
    焱武帝:“……”
    呼吸一滞,一股老血差一点直冲脑门。焱武帝躲过了长公主的急火攻心,差点被折羽又气地急火攻心。
    他痛心疾首,拍床板,“皇家颜面何在?皇室威严何在?我宁肯公主休夫也不想她和离。”
    这就是人心,一切都是为了私利和一己欲望。
    折羽抬眸,他容貌太盛,焱武帝都觉得被晃了一下眼。
    “换个想法,这何尝不是陛下树皇家威严、笼络人心的好机会。”
    焱武帝被笼络人心几个字吸引,追问:“如何去做?”
    折羽捏了捏指节,这是五皇子谨慎思考时会流露的小动作,而后他开口:“一纸休书太过无情,也伤了君臣情义,毕竟邰家祖上也出过肱骨之臣。而和离则更符合大焱治国根本,仁义礼智信的‘仁’。”
    上升到国本了,虽然说的不错,但焱武帝觉得未免小题大做了些。
    “接着说。”
    “公主和离,明眼人都知道理亏在皇室,那么如何美化这件事,借此提高皇室荣誉才是正途。因此,这和离的关键,在于和离书。”
    “理亏在皇室”那几个字还是刺痛了焱武帝的神经,他眼尾抽了抽,示意折羽继续说。
    折羽呼了口气,目光向着空明之处,似在追忆,“我在民间的时候,见过男子的放妻书。豁达轻松、情意绵绵,饱含相公对夫人的祝福、宽怀包容。这件事,在四里八村都传开了,和离出了一段佳话。乡里村民没有对这对夫妻投以白眼,反而待之更亲厚。如果这事发生在皇家,我相信,足以彰显陛下仁德、皇家风范,令百姓交口称赞。”
    焱武帝深深看着折羽。自折羽归来,他几次看他,智慧依然在,但和以前却是大大的不同。那感觉就像……加持了先贤圣人的光辉。这也让焱武帝越发读不懂。
    “和离书,你代为起笔,如果写得好,朕就依你。写的不好,该休夫还是休夫,要么就两个人凑合过一辈子!”
    焱武帝传令符盛准备了笔墨,折羽伏案桌前,很快就写完了。
    这一篇是以夫口口吻写的。
    焱武帝接过宣纸,读完久久不能语。
    “盖说吾与公主之缘,伉俪情深,恩深义重。论谈共枕之因,幽怀合卺之欢。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相携。起居日常,恰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
    “然七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嫌隙。反目生怨,故来相对。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陛下、太后及诸亲,以求一别,物色书之,各还本道。
    愿公主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峨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世家子弟,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韵之态。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好一个‘一别两宽,各生欢喜’”。焱武帝念念有词。果然如折羽所说,情深缱绻,不见怨憎。如果这篇和离书发出去,定会成全了长公主的美名。
    “至于邰温,陛下若真觉得他碍眼,随意找个理由也就除了。但不要在当下,不然只会令天下人觉得,皇室无情。过个两三来月,百姓忘了此事,陛下怎么处理还不是陛下的事。”
    最后这个补充,正好说到了焱武帝的心上。
    他在看折羽,越发喜欢。这等玲珑心思,这番怀柔手法,真是高明。倘若小皇子赢哲仁,若有老五一半的才华,这江山也稳了。
    焱武帝放下了和离书,说道:“此次朕病重,只召见了你夫妇二人,可知意欲为何?”
    之前百草诗出去的时候,已经给他使了眼色,递了信号。折羽知道,这是陛下有意为之,装病呢!
    潮退的时候,才会知道谁在裸泳。
    而陛下,想借此机会看清皇子们的心。
    到了这个节骨眼,该是为小皇子陆续清退障碍的时候了。
    而此刻,焱武帝坦露了心思,那么折羽成功加入了裁决审判的席位。这是焱武帝给予的信任,也是一重考验。
    折羽起身,行叉手礼,“臣,明白。”
    就,配合皇帝演习呗。
    焱武帝看了眼折羽,“不要自称‘臣’,要称‘儿臣’。不要称朕为‘陛下’,要叫‘父皇’。”
    好一幕父慈子孝的戏码!
    折羽心中只有森凉的冷意和不屑,这话可敢对群臣说,可敢对天下说?皇帝,还是最虚伪的那一个。
    “事已至此,儿臣,退下。”
    折羽出了养心殿。
    不出意料,百草诗不在,还得去长乐宫接夫人。
    **
    太后并不同意长公主和离,但也不愿意过多干涉,长公主不是小孩子,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诗诗,你替哀家劝劝哲哲,一门心思和离,须知家和才能万事兴。”
    百草诗还不忘自己的使命。
    “太后,诗诗昨天去菊园,弄些了贡菊和杭白菊,让诗诗献个丑,给太后泡个茶。”
    从鲜菊花到制成茶,需要时间。
    太后自然明白这些,只是怜于百草诗的心意,不揭穿罢了。
    百草诗用自己事先储存的干菊花,沏了顶好的茶,承奉太后,这才将精力转移到了长公主身上。
    赢哲哲不愿意在殿内谈,相邀百草诗去花园。
    百草诗留意到,赢哲哲的步子很慢,走路都似乎很吃力。
    她眼角直抽,可以想见昨天的事是何等惨烈之状啊!

热门新书推荐

  1.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2. [玄幻魔法]灰烬领主
  3.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4.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5.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6. [历史军事]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7. [玄幻魔法]太荒吞天诀
  8. [历史军事]晋末长剑
  9. [玄幻魔法]大道之上
  10. [玄幻魔法]武道丹帝
  11. [武侠修真]过河卒
  12. [网游竞技]玩家请上车
  13. [历史军事]寒门崛起
  14.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
  15. [玄幻魔法]人族镇守使
  16. [综合其他]退下,让朕来
  17. [历史军事]大清要完
  18. [都市言情]讨逆
  19. [历史军事]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20. [玄幻魔法]神农道君
  21. [玄幻魔法]极道剑尊
  22. [玄幻魔法]九龙归一诀
  23. [武侠修真]志怪书
  24. [网游竞技]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