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综合其他 > 王安苏幕遮 > 第1383章 困境
    听到炎帝提起了当年留镇南公性命一事,身为一直陪在炎帝身边数十年的老太监,李元海自然是清楚的知道当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
    正是因为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李元海低着头,不敢插嘴回应。
    见得不到回答,炎帝双手负后,缓缓闭上眼睛,喃喃自语道:
    “朕当年留他性命,并且封他为镇南公,让他驻守南方的时候,尚在人世的兵部尚书雷为民劝过朕,让朕杀掉他,朕拒绝了,为此,雷为民耿耿于怀,直到死之前,跟朕见了一面,还在劝说朕应该杀了镇南公,因为此人有反骨。”
    “朕又何尝不知道镇南公有反骨?但当年朝政不稳,朕需要他活着。”
    说到这里,炎帝轻轻一叹。
    "朝政稳固之后,朕也考虑过除掉他,可惜当时他在南方,羽翼已经丰满,听调不听宣,想要再除掉他,代价太大了,朕这次也算是养虎为患了。"
    听到这里,李元海算是听出来了,炎帝是有些后悔了。
    "陛下,镇南公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现在成了一头隐患之虎,但在当年,镇南公活着,是对陛下您有利的,因此不必后悔当年不杀他,毕竟人心是会变的,此一时,彼一时。"
    闻言,炎帝缓缓睁开了双目,深深的看了一眼李元海。
    如果说世界上有知己的话,那么这位大内总管,可以说是炎帝的知心知己。
    "算了,不提这事,遇到了什么困难,臭小子会自己想办法解决,朕无需担心。"
    炎帝摆摆手,回到了座位上,李元海立刻给他换了一杯茶。
    "肃清官场,调查全国冤假错案的事,昌王,惠王,还有徐忠年三人,处理得怎么样了?"
    炎帝缓缓问道。
    有一些事情,他交给了李元海去处理,主要是李元海这一层身份更方便。
    并且惠王昌王等人,有时候会想办法旁击侧敲的从李元海这里问一些炎帝的想法,李元海也会从他们身上问出一点东西出来,然后给炎帝汇报。
    "回陛下,还在进行中,他们三人的意见是,一人彻查京城内的官场,一人彻查州府,一人彻查县乡,不过三人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他们都不想查京城内的官场,都想查外面。"
    京城内,都是位高权重的人,谁屁股上不沾点脏东西?
    说白了,大家都不太干净。
    这要是查下来,可就得罪的人太多了,即便是昌王,得罪的人多了,也顶不住。
    惠王同样如此。
    至于徐忠年,那就更顶不住了,搞不好突然暴毙都有可能。
    所以大家都不想查京城。
    实际上查京城的话,掌握的权利是最高的,也最容易受贿。
    不过这种时候,谁敢贿赂?那是妥妥的顶风作案,一旦被发现,那就是满门抄斩!
    就算没被炎帝的人发现,徐忠年代表太子党羽,昌王党羽,以及惠王党羽,可都是互相盯着呢,一旦你有问题,立刻检举揭发你,到时候你就死翘翘了。
    炎帝自然也清楚这一点,他们发生分歧是很正常的事情。
    "结果呢?"
    炎帝开口,懒得问过程了,结果比过程重要。
    "回陛下,最终三人决定,一起查京城,下面的州府,县乡,让手下去查。"
    李元海微笑回道。
    既然大家都不想得罪京城权贵,那就一个也别跑,一起得罪好了。
    炎帝像是早就料到了会是这种结果,意料之中的点了点头,忽然语气变得低沉了几分:
    "那件事情呢?调查得如何了?"
    那件事,指的是李洵全家被杀,以及昌王是否跟宽州成收刮民脂一事有关。
    "回陛下,对方很狡猾,暂时查不出什么东西,不过老奴得到一些消息,有几名在外地的官员和富豪,离奇的发病猝死了,并且匆匆下葬,或许有些问题,老奴已经暗中派人调查了,或许能查出一些线索出来。"李元海低声回道。
    "嗯,切记,这一次不要打草惊蛇!"
    "是!"
    …
    惠王府。
    "徐忠年这个混账,处处与本王作对,岂有此理,本王将来一定不饶他!"
    惠王坐在座位上,正在生着闷气,他刚刚跟昌王和徐忠年见了一面,自然是聊的如何调查京城官场的事。
    惠王和昌王这次暗中施压,明里提醒,暗里警告徐忠年,这是皇家的事,徐大人最好是置身事外,免得没有好下场。
    然而徐忠年故作装作听不懂,像是炎帝最忠实的狗腿子一样,态度强硬的表明决心,一定要查出个所以然出来,为炎帝,为大炎,为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实际上昌王和惠王心里都清楚,这厮是在为太子党争取话语权,太子不在京城,他身为太子党羽的领头羊之一,这次算是跟昌王和惠王彻底杠上了。
    "亏本王此前还想着收徐忠年做我的人,如今看来,他对太子忠心耿耿,本王要想办法将他从京城官场铲除出去!"
    一想到徐忠年的态度,惠王越想越窝火。
    不过他还算仁厚,并不是想着杀了徐忠年,而是想着将其赶出京城,让徐忠年后悔跟了太子。
    "这徐忠年也算是个能臣,当初没有把他拉拢到我们阵营来,属实有些可惜了。"
    在惠王下方,坐着张家众人,此时都在感慨,谁能想到炎帝竟然能任命徐忠年为彻查全国的主事人之一。
    惠王这边比较简单,也就是抱怨一下。
    而昌王府。
    昌王脸色阴沉的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放在桌子上,手上紧紧捏着两颗石胆,并没有闲情雅致去转这两颗石胆,此时的昌王面色阴沉如水,显然心事很重。
    "宽州城一事,牵扯太大,加上李洵亲人一死,父皇必定震怒,虽然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但暗中宫中的大内高手连连出动,我昌王府近段时间都被盯上了,显然父皇察觉到了什么,如今局势,对我不利,幸好我早做了准备,不留任何把柄,否则我将万劫不复!"

热门新书推荐

  1. [都市言情]龙王令
  2.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3. [都市言情]1979黄金时代
  4. [玄幻魔法]极道武学修改器
  5. [玄幻魔法]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6.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7.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8. [综合其他]别叫我恶魔
  9.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10. [历史军事]大唐腾飞之路
  11. [武侠修真]魔门败类
  12.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13. [玄幻魔法]丹武双绝
  14. [玄幻魔法]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
  15. [科幻灵异]港综世界的警察
  16. [都市言情]盖世神医
  17. [综合其他]退下,让朕来
  18. [综合其他]元始法则
  19. [玄幻魔法]修罗武神
  20. [玄幻魔法]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21. [玄幻魔法]我有一身被动技
  22. [都市言情]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23.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24.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