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娃先是敬了一个标准礼,朗声道:“大仙,十车白纸销售一空,特来向您汇报。”
    大娃的眼里,满是兴奋,迫不及待的向黄贺汇报了白纸的销售情况。
    具体内容不容赘述,用一句话总结。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大仙您是不知道,前来买咱们白纸的人都从商行门口排到城门楼子了,额差点给挤到桌子底下去。”
    黄贺摆摆手,“潇睿,给大娃拿张椅子,坐下,慢慢说。”
    潇睿拿来一个锦凳,大娃赶忙道谢,屁股挨着锦凳边坐下,只敢坐半边,腰背挺直。
    潇睿又给他端来一碗凉茶,大娃起身道谢。
    “买纸的都是些什么人?”
    “多是贵族人家,功勋子弟也有不少,不过最多的还是官家、小吏。”
    黄贺点点头。
    白纸销售火爆,他早有预料,始皇虽然嗝屁了,但是他留下来的庞大帝国还在运转,帝国的每一颗螺丝、零件还在忠诚的履行使命。
    每日的公文传递、上传下达、政令颁布、书信往来,所耗甚糜。
    在这个通信全靠吼,交通全靠走的年代,有一张纸,上面的内容足以抵上百斤竹片,难道还不够让人疯狂?
    更不用说老秦人对于知识的渴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无数思想学说就是因为没有方便的载体,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
    如果有更方便、更容易保存的载体,黄贺觉得,秦朝的历史不会只有史记那么一点。
    千古一帝秦始皇,也不会只存在于司马迁的几千字里面。
    “让韩谈加大产量,我要让老秦人,人手一张白纸。”
    白纸的出现,震惊了老秦人。
    比木板、竹片更轻薄的书写工具他们不是没见过,丝帛、绢绸都可以用来书写文字。
    但是丝绸、绢帛价格昂贵,根本不能被用于日常,那是只有王公贵族才用得起的东西。
    但白纸不同啊。
    一个秦半两就可以买一百张a4纸大小的白纸,这太划算了!
    黄贺根本没想到,自己订制的价格,在老秦人看来,根本配不上白纸的价值。
    一百张a4纸,如果写的小一点,正反面都用的话,足可以写下4万个小篆。
    按照老秦人言简意赅、语言精练,一个字能拆解出十八种意思来算,完全可以称作一部巨著。
    千古奇文《道德经》也不过五千余字,字字珠玑。
    左丞相府。
    李斯心满意足的搁下毛笔,小心翼翼的将白纸上墨迹吹干。
    白纸上赫然便是那篇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作为李斯生平得意之作,也是他晋升客卿的关键一文,李斯无时无刻不想把自己的事迹流传后世。
    但名留青史哪有那么容易。
    周朝八百年,战国二百年,许多的诸侯、帝王都没能留下姓名,更何况他一个王朝宰相?
    但是眼前的白纸让他看到了希望。
    “黄贺此子非同小可,居然拿出了这等惊世骇俗的东西,看来吾有必要去骊山一趟了。”
    右丞相府。
    冯去疾将双手捏住白纸的两边,对着太阳看了又看,然后放进水里,等到水迹将白纸完全湿透,他才叹了一口气。
    “嚣亭啊,咱们惹了一个不该惹的存在。”
    “此子恐怖如斯,断不可留!”
    冯嚣亭呆呆的问道:“父亲,既然黄贺如此厉害,咱们何不考虑拉拢?”
    “孩儿的面皮不重要,只要能保住咱们冯家不败,孩儿愿意牺牲尊严。”
    冯去疾欣慰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嚣亭,你长大了,没辜负父亲的一番苦心。”
    “但是咱们冯家的面子不是谁都可以落的。”
    “他让咱们父子,在大庭广众下丢丑,被那么多人看到,如果咱们再腆着脸去求和,右丞相府的脸还往哪搁?”
    “有些事情,不是可以和解的。”
    “从黄贺将为父击倒的那一刻,咱们和黄贺就是不死不休!”
    冯去疾一生都受人尊敬,仕途上也是顺风顺水,从来没有人敢让他难堪。
    正如冯去疾所说,有些事情能够和解,但是有些事情,一旦发生,便再也不可能挽回。
    对冯去疾这个等级的人来说,面子比命更重要。
    冯嚣亭虽然不甚理解,但既然老爹定下了调子,他只能跟着执行。
    不过看着手中洁白如雪的白纸,冯嚣亭还是觉得有些不舍。
    秦王宫。
    赢阴嫚慢慢的抚摸着白纸,感受着柔滑、细腻的触感,赞叹道:“黄先生真是奇人,这才刚拿出来茶叶,现在又带来了白纸,真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从哪弄来的。”
    荣禄眨巴眨巴眼睛,饮了一口百香果,“不都说他是神仙嘛,这还有什么好疑惑的?”
    “你看看这茶叶,这白纸,分明就是天上才有的东西。”
    “我说姐,你就别瞎操心了,咱安安稳稳的赚钱,等以后封王了,我就带你出去建府,咱们永远不回这个破地方了。”
    赢阴嫚说道:“哪有那么容易。”
    “咱们姐弟情深,但是其他的皇子皇女可不会这么想,往后的日子,谁能说得准?”
    说来也是,秦国虽大,但是并没有那么多的资源供给他们这些秦始皇的子女挥霍。
    眼下始皇已死,新皇未立,朝中人心惶惶。
    赢阴嫚央求黄贺带着他们一起做生意,目的不在于赚钱,而是想找一个靠山。
    想到这里,赢阴嫚微微一笑:“你马上准备,咱们去骊山一趟。”
    ……
    黄贺不知道,现在的咸阳城已经为他的白纸闹翻了天。
    他正在着手准备规范骊山地区的经济发展。
    军事和经济,是骊山行走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正如日后的拿破仑波拿巴所说,打仗打的就是钱,就是经济。
    现在骊山形势一片大好,木材厂、家具厂、陶俑厂、硫磺矿、硝石采集点、煤矿等等,都在蓬勃发展。
    骊山出产的家具、硝制的冰块,已经在咸阳附近铺开,供不应求。
    夏天来了,谁不想吃一碗绿豆冰沙?
    作为硝石的附加产物,黄贺也没想到老秦人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如此热切。
    而另一方面,黄贺的黄家军进行了第二次的扩招。
    人数已经从原来的七千多人,迅速壮大到一万两千多人。
    编制还是原来的编制,只不过由原来的三个师,变成了四个师。
    这些士兵每周训练三天,其余时间则下放到各大工厂、农田进行劳作。
    值得说一句的是,黄贺在几个月前洒下的小麦、玉米种子已经成熟了。
    金黄色的麦田,风吹麦浪,带来阵阵清香。
    高大的玉米秆变成了青纱帐,绿油油的一片,一眼望去,犹如碧海波涛。
    黄贺亲自下场,带着骊山大大小小的官员,参与到劳动收割的工作。
    收割用的农具,是骊山自产的铁质镰刀。
    虽然不如后世镰刀那么锋利,但是相比较如今的技术,已经是划时代的产物。
    黄贺将炼铁土高炉的技术带了过来,这项技术领先秦朝将近两千年,对于现在普遍使用青铜器的老秦人来说,简直是降维打击。
    就是用黏土和砖头垒建小高炉,用铁矿石炼铁,然后用木炭对铁块脱碳,炼出钢。
    建立一座八立方公尺的土高炉,一年能够生产3000吨的生铁。
    这一项任务,黄贺交由四娃带领的集硝小队去做。
    集硝小队现在已经发展壮大,人数由原来的几十人,增加到现在的三百多人。
    许多人加入集硝小队,除了因为集硝小队每月可以比别的单位多领100斤粮票外,更关键的是他们可以聆听黄贺的亲自教导。
    集硝小队每个月都能上一节化学课。
    学习的知识,是黄贺从现代带过去的初中、高中化学知识。
    在黄贺的教导下,他们知道了什么叫fe3o4(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知道了铁变成钢的化学方程式。
    他们亲自动手,制作了土法炼钢的高炉,还用动物的皮毛制作鼓风机。
    “炉之状如瓶,其口上出,口广丈许,底厚三丈五尺,崇半之,身厚二尺又奇。”四娃讲高炉的制作方法记录下来,抄录成册。
    这样的高炉,一昼夜可出铁十二版,每版三百斤,日产量约10吨。
    每座高炉包括采矿、运输炉料在内需工匠百余人。
    当一座座的高炉在骊山南麓拔地而起,黄贺的炼钢厂终于成立。
    秦朝可没有什么环境保护问题,一座座高达八九米的高炉,就像一尊尊大炮,不停的向天空喷吐黑烟,远远望去,骊山南麓的天都有点灰蒙蒙的。
    新厂建立,黄贺又招收了一大批的骊山劳工,炼钢厂的工人也从原来的三百多人,扩充到九千余人。
    四娃担任了炼钢厂的厂长。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魔法]灰烬领主
  2.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3.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4. [玄幻魔法]荒古武神
  5. [玄幻魔法]万世之名
  6. [都市言情]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7. [玄幻魔法]万古第一神
  8. [科幻灵异]天命神算
  9.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0. [玄幻魔法]九龙归一诀
  11. [都市言情]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12. [历史军事]晋末长剑
  13. [玄幻魔法]万神主宰
  14. [都市言情]讨逆
  15. [玄幻魔法]太平令
  16.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17.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18. [玄幻魔法]仙工开物
  19. [玄幻魔法]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20. [玄幻魔法]吞噬古帝
  21.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22. [都市言情]捞尸人
  23. [综合其他]割鹿记
  24. [玄幻魔法]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