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 第394章 千古大工程
    在长岛港乘船,郑毅绕过港口先看了已经铺设完桥面的长山大桥。
    这座桥的全场将近两公里,从船上看过去就像是一条灰白色的巨龙。
    无数粗大的桥墩整齐的排列在海面上,在中间大约几百米的位置,是一个供船舶通行的通道。
    这里的海水深度是二十米,基本上大型的船舶都能从这里通过长山水道。
    桥面距离水面也有二十多米的距离,朱功亮介绍说桥墩深入海底岩石层有十多米,当初钻孔的时候,用的是大华最先进的海上工程船,光钻这些桥墩的地基,就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围坝筑桥墩,更是用了将近半年之久。
    剩下的桥面铺设等,倒是没有用多长的时间,只不过短短一个月就做到了。
    整体通车大概还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到时候就可以从长岛直达矶岛。
    矶岛岛面积并不大,起码跟长岛的那些岛屿相比,算是比较袖珍的类型。
    这座岛本来是座荒岛,除了附近的渔民会偶尔上岛休息和躲避风暴外,很少有人会到这里来。
    此时矶岛经过扩大,和周边的礁石连起来,面积扩大了将近三倍,这里已经基本建设完毕。
    上面除了这座跨海通道之外,还设置了观景平台和守军的营房,看起来建设的还挺不错。
    从矶岛转了一圈,郑毅前小竹山岛和大竹山岛。
    那里如今是海上要塞,山体之中的炮台和隐蔽处设置的高射炮数量非常多。
    这两座岛同时也承担着保护跨海通道的作用,郑毅上岛之后,参观了里面的各项设施。
    山体内的堡垒让他看的也是有些震惊,没想到朱功亮竟然搞出如此大的手笔。
    历来都城的防护,都是每个国家的重中之重,适合建都之处必有险关要隘。
    就比如秦汉隋唐的长安城,就位于关中平远的腹地,四面全都是天险。
    东侧有潼关,号称冷兵器时代,无人可攻破的关钥。
    西侧有陇山,更有绵延不绝的黄土高原作为屏障。
    南侧有巍峨的秦岭,除非是鸟谁都别想飞过来。
    北部更是绵延数千里的陇东高原。
    游牧民族想过去那基本是别想的。
    华夏历史上,除了长安之外,洛阳也是不错的位置,东西南北都要屏障。
    宋朝定都在开封府,除了黄河和卞水倒是无险可守,所以落得个靖康之耻。
    再看明朝,本来朱元璋选的地方很不错,金陵城外有长江天险,其他三面均是群山环绕。
    可惜靖难过后的朱棣实在是不喜欢,将都城迁到了北平,美其名曰天子守国门。
    北平也有燕山与河流作为屏障,但毕竟距离北方的游牧民族太过近了。
    两百多年中被蒙古人数次打到城下,全靠长城才能勉强维持对峙。
    如今大华建都在中京沈阳,同样是处于辽河平原的腹心之地。
    无险可守倒不至于,但也强不到哪去,很多人都担心不已。
    但郑毅倒是没什么可担心的,如今的时代早就不同了。
    二级和三级火箭,都被他的人给研究出来了。
    只是应用上还没有普及,只有火箭车这玩意用了。
    但是有了火箭,还怕未来的导弹搞不出来吗?
    有了远程导弹,你什么天险都没有用。
    除非常年住在地下几十米的地方。
    再说未来的战争形式,早已不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
    任何关隘也挡不住猛烈的炮火袭击,什么城墙也挡不住炮火的摧残。
    国内将这里作为护卫中京的第一道防线,郑毅向来是不知可否的。
    如果他当前的布局,还无法保护住本土的安全,那也白忙活这些年了。
    不过既然如今人家有这样的战略规划,郑毅也不会去靠他的个人影响力去反对。
    放权与集权要有个平衡,再说早晚集权是要分割开来的,不然就是走历史的回头路。
    看到这样宏大的防御工程,郑毅也没什么可说的,继续登船去参观后续的工程。
    再次回到跨海通道,矶岛新岛和高山岛之间就是南砣矶水道的主航道。
    这里也是修筑的大桥,场地大约有三公里左右,唯一不同的是这座桥高低起伏。
    朱功亮解释说经过实际测量,这里的每年都会有一段时间有大风经过。
    建设的如果太高,势必会影响到整个桥梁的安全,所以才弄成这个样子。
    两侧的非航道比较低,距离海面只有十来米的样子,中间的主航道比较高,距离海面有二十多米。
    而且主航道将上下行道路分开,在水道绕过一个圆形,可以有效的抵御大型的风浪袭击。
    同时,这里未来也可以作为观景平台使用,更能够方便多艘大型船舶同时穿越水道。
    当前桥墩在刚刚建好不久,整个桥面才不过刚刚开始铺设,想要通车起码要明年了。
    过了扩大的高山岛,就是一座桥梁越过高山水道直达新修筑的砣矶岛。
    这座岛的面积也经过了扩大,修建了一个小港湾,是商用和民用的港口。
    港口泊位不多,但对于渔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休憩之地。
    这边的渔业资源特别的丰富,是重要的捕鱼场之一。
    砣矶岛向北,就是正在浇筑桥墩的北砣矶大桥。
    这座桥长度要将近四公里,主航道采用的悬索桥形式。
    也是大华当前跨度最大的悬索桥,主跨度高达1.3公里。
    当初设定这个方案的时候,建设部内部差点吵的翻了天。
    都觉得太过冒险了,而且还是铁路和公路的双用桥梁,不如别用悬索桥,继续采用常规的桥梁即可。
    常规的桥梁大不了在航道之中多建设几个航道就是了,一样能够达到通航的要求。
    但是朱功亮不同意,他拿出各项测试结果最终还是说服了建设部这些规划设计师。
    最终这座北砣矶大桥得以成为现在的模样,横跨整个北砣矶水道划过一道飞虹。
    北砣矶大桥的北面,就是正在填海的两座大型岛屿,分别是大钦岛和小钦岛及周边礁石组成的钦岛,以及南北隍城岛及周边礁石岛屿组成的隍城岛,这两做到就像是串起来的糖葫芦一般,连接两座岛的桥梁早已修筑完毕。
    本来大小钦岛和南北隍城岛风景秀丽,改造的过程中也尽量不去破坏原有的环境。
    使用的材料都是在海中就地取材或从岸上由大船运送过来的石料。
    这两座大岛,在朱功亮的规划中,未来将是紧靠这条通道的旅游区。
    当然其中也有几处位置,被建成了军事设置,还设有一个停泊十多艘战舰的军港。
    隍城岛改造比较大,大小钦岛的连接就是一条长提,上面是公路,朱功亮还贴心在大堤上设置个观日出的平台。
    老头儿蛮有童趣的,设计的过程中几乎将方方面面全都考虑进去了。
    在继续向北,就是那条整个工程最难的海底隧道了。
    此时海底隧道也在动工,隍城岛向北伸出一条长长的人工岛。
    人工岛就是进入海下的通道,最麻烦的是这里的深度是整个渤海最深的。
    最深处能够达到六十米,而且海底还有一条长达两公里多的海沟。
    海沟的上下层水流不同,上层是从外到内,底层的水流却是从内到外。
    这样的洋流,是整个工程最大的难点,也是技术难度最高的地方。
    朱功亮胆子大,直接设计出水下桥梁的构想,在底层的海沟上建一座桥。
    这座桥上面再建设隧道,让底层的水流从海沟里穿过,不至于影响到隧道通行。
    上层的水流则是从上层走,也不会影响到隧道通行,将隧道正好处于两层洋流的中间位置。
    这也是大华建立的第一个大型海底隧道工程,施工难度可想而知,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如今的施工才不过刚进行一小部分,整体完成最少还需要三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三年之后,测试没问题,这条跨海通道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也是大华建立起来,耗时最长、耗资最多、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工程。
    比起横贯东西的三条亚欧铁路线还要更加的费力。
    “好!严谨施工,别出问题,期待这条跨海通道建成!”
    看完整个工程的进度之后,郑毅也是由衷的赞叹道。
    没想到后世没完成的事情,让他先给搞出来了。
    这玩意儿建好绝对能算是千古大工程。
    说实话,还真是挺有点小激动地。
    不过他这次找朱功亮还有别的事情。
    “有件事想来想去还得你去做才行!”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魔法]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2. [玄幻魔法]武道丹帝
  3. [玄幻魔法]猎妖高校
  4. [科幻灵异]混在末日,独自成仙
  5.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6.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7.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
  8. [玄幻魔法]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9.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0.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11. [历史军事]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12. [武侠修真]玄鉴仙族
  13. [网游竞技]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
  14. [武侠修真]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15. [都市言情]讨逆
  16. [玄幻魔法]万妖圣祖
  17. [玄幻魔法]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
  18. [都市言情]那年花开1981
  19. [都市言情]重燃青葱时代
  20. [玄幻魔法]太古神尊
  21. [玄幻魔法]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22. [武侠修真]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23. [玄幻魔法]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24. [武侠修真]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