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前辈被叶川这么一提醒立时笑呵呵的说道:“对对付,扯远了扯远了。我们还是接着聊古琴。对了古琴我们说到哪了?”
“十三徽位。”叶川赶忙回答。
“对,十三徽位对应的是月份,而古琴的的整个结构是按照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模式创造出来。而古琴的音的种类也分为泛音,散音还有暗音,代表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叶川一听居然有这么多道道,顿时就入了迷,听的更加认真了!
“而且最厉害的是这三个音不同的配合会让你感知到自然的事,地理的事和人之间的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听某些音乐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对,十面埋伏就这样,闭上眼一听感觉杀机四伏。”叶川附和的说。
“古琴更厉害的是通过对五音的调整,可以削去大量的伴音。这样就可以使你听到的音乐不至于听成烂嘻哈或者烂rap那种音乐。那种音乐对人的脏器是有很深的影响的,你经常听的话腰椎很大可能会出现问题!”
“啊?这…真的嘛?”叶川有点不相信。
“当然,那些rap音乐是伤肾的东西,你听多了自然会腰痛。”
“好吧。”叶川不再怀疑。
见叶川这样,回老前辈接着继续说道:“鉴于此,我们华夏的音乐大量都是以五音的形式构成,很少有伴音抢出,因为一出伴音就是不舒服的音。但你千万不要认为华夏音乐就这个五个音,实际上华夏音乐有十三个音!”
“这怎么又出来十三个音?”叶川再次用灵魂发问。
“当然,华夏古琴的简字谱是世界最好的乐谱,涵盖了所有简谱和五线谱。光简字谱指法就有几百种,当你把这几百种简字谱都认识以后,你就可以认识一套文化!”
叶川吸了一口气说:“听起来都这么复杂,学起来肯定更复杂。”
“那肯定啊,一旦你入了门,你就会发现古琴这个东西学起来没头。”
“不至于吧?现在不是有好多人学古琴么?”叶川说。
“他们那是在胡学,学的就是一个烂九簧,然后弹个破曲子,那曲子还是个五线谱曲子,那不叫学古琴,那叫不懂古琴!”回老前辈有些气愤的说道。
“额…”叶川被回老前辈的气势吓到了,小声问了一下:“那怎么样才能学古琴?”
“孩子,他们那种只能叫弹曲子,不叫搞音乐。华夏音乐不光有音,还有律和吕,他们全是自然的结合体。所以你看华夏的音乐文化也是一个非常大的体系。可惜啊现在面临失传,尤其是雅乐这一块几乎失传。”
“这么说来确实可惜了!”
“是啊,不光是乐器,连戏曲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戏曲?”叶川又来了兴致。
回老前辈又叹了口气说:“华夏戏剧涵盖了世界所有戏曲的发音种类。华夏戏剧三百六类里有二百七十多种正式的戏剧种类,从川剧汉剧到评剧再到秦腔,再有什么河北梆子河南梆子,还有什么黄梅戏国粹京剧等。每一个戏剧都是反映当时的人们的具体情况。而且……”
“而且什么?”叶川问。
“而且每一个戏剧翻土的发音都是和当地地域共振的!如果你研究过五音你就知道,不同的音到了不同的地方要用不同的发音方式,这样才对你的身体健康有好处。”
“原来是这样!”此时的叶川已经妥妥一个小白。
“不然你以为人家为什么这么唱,因为人家就适合这个音那么发音,同时人家唱的曲里边跟人家的人文,地理,文化甚至礼仪都有关系。所以说我们的戏剧不是单纯的戏剧,而是天地人合一的戏剧,懂了没?”
“厉害了!我滴个乖乖诶,这么说来这里边要研究的东西可就多了,怪不得古人都说隔行如隔山!”叶川说完心里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说的这些,只是可以用当下的科学方法解释,还有不能用当下科学解释的。你要不要了解一下?”
“要,前辈您受累再给小子我传授点知识!”叶川赶紧又拍马屁。
“说几个你能理解,但科学又无法解释的现象吧,比如说中医里的浮小麦。”
“浮小麦?”叶川想起了小时候家里收麦子的场景:“那不就是没用的小麦么?”
“当然没那么简单!浮小麦确实是干燥轻浮瘪瘦的小麦,你取一盆水把成熟的麦子倒进去飘上来的就是所谓的浮小麦。”
“这我知道,这浮小麦能有什么用途?”叶川疑惑的问道。
“当年有个国医大师,名叫张灿甲。他在学医时一个经典方子中需要用到浮小麦,但他当时认为浮小麦没有什么用,他和你有同样的想法:瘪麦子能有什么用?于是在开方子时便将浮小麦擅自删掉,结果方子开出去之后没什么效果。之后他又把浮小麦加上,你猜怎么着?”回老前辈问叶川。
“效果不错?”叶川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效如桴鼓!如果按科学解释浮小麦的有效成分与馒头面包无异,但是你把面包馒头放进药方却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而中医说的是用的浮小麦的升浮之气,这显然是科学解释不通的。还有当归,科学同样解释不通!”
“当归?怎么讲?”
“中医里当归的不同部分有不同的作用,比如当归头是引血上行活血的,当归身是养血的,而当归尾则是破血的。植物不同的部位对生命的影响和纠正角度是不一样的,他不同部位的有效成分是一样的,但是结果却不一样!这个你用科学怎么解释?”
“确实是这样,以前我还看到说人参也有类似的说法。”
“还有硫磺和朱砂。在西医科学看来他们都是有毒之物,是不能口服的,但在中医中他们却可以用来治病,可以口服。还有我们平时所说的发烧,中医看的不是温度而是感觉!”
“对对对,这个我见识过。这是为什么?”叶川赶紧又问。
“因为中医认为温度是客观指标,并不代表什么,应该更加尊重人的主观感受,如果你发烧温度很高但是却感觉浑身冰冷,说明这个发烧是有益的,这个时候中医会开温补的中药和热汤,如果按科学来看高温就应该给人体敷冰袋降温,打退烧针,但这时候做这些就是错误甚至有可能致命。”
“对,这个我也听过,其实中医和西医本就不是一个维度的东西,你非要拿西医得标准去解释中医,这件事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中医是系统医学,讲究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十八反十九畏。还有中医里最重要的刮痧和针灸,他们的原理根本就不是现代科学能解释清的。”叶川想了想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当然,所以我们说西医就是让你清清楚楚的死掉,而中医则是让你稀里糊涂的活着。”
叶川听完站直了身体,对着回老前辈拱手作揖:“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