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历史军事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复合工具思路
    之前,跟关羽刘备讨论过,军中需要储备一些诸如锯子,斧头,锄头,铁锹之类的辅助工具,以便在需要开山铺路时有的用。
    现在再去想,其实,可以进一步降低携带这些辅助工具的后勤拖累的。
    跟瑞士军刀一样的想法,尽可能的把功能结合。
    那么,锄头和老虎耙子结合,一边是锄头,一边是三齿耙子,这样,一件工具,就拥有了两种用途,省了一件工具。
    再有,铁锹可以和斧头结合,铁锹的重量,跟斧头近似,也利于劈砍。
    还可以继续牛逼一点,一把铁锹,这边是斧刃,那边是锯齿。
    再把锹用好铁做,都能当兵器使了。
    这既能当斧头,又能当锯子,还能当铁锹用的锹,李孟羲突然觉得,怎么有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感呢……
    突然,李孟羲眼睛一亮,“我想起来了!”
    李孟羲惊呼出声,然后一拍大腿站起来,头也不回的往外冲。
    刘备关羽惊愕,看着李孟羲挤过人群,跑出了帐外。
    帐外乌漆麻黑,还下着大雨。
    “云长,过去看着羲儿。”
    刘备怕李孟羲出事,嘱咐到。
    关羽点头,跟了上去。
    李孟羲这一惊一乍的,刘备不由笑着摇头。
    没多大一会儿,李孟羲怀里紧紧抱着一卷麻布,拿着笔回来了。
    关羽跟在他身后。
    两人都没拿雨具,衣服被淋湿了。
    回来了,李孟羲话也不说,只顾着忙。
    他摊开麻布卷,放在弟弟的被窝上,提笔就写。
    “遇雨,全军夜不能宿。为防雨,有扎营之法四则,一择高地,二掘疏水沟,三埋帐篷,四则在于床铺。
    于帐篷,帐篷应长边沿,长及地且有冗余。
    于床铺,议得,床铺解决之法,有二者有半。
    一为,防雨睡袋,二为,折叠床具。
    其半者为,以携行具之大篓作为支床之用,八人八篓,可支床四具,四十睡,半夜后,再睡另四人。此法有可取之处,然不能尽善尽美,故为半法。”
    “由床具,又引而知吊床。
    吊床一则节省地方,利于舟船狭窄之处;二则,相较硬床,吊床更能适应水面颠簸。
    故,吊床极适水军。
    若他们组建水军,必用吊床。”
    “携行具,除携行之外,竟能另有其他用处,可为床铺支柱,可为凳,可为写字之桌,亦可为泅渡之桶。
    由此,知携行具改进之法,携行具下底上沿可编平整,以使支床之时,床能稳当;携行具可于一面,编缀薄木板,木板不需厚,不需大,有此平处,可用于写字;篓中之防雨袋,可缝为方,与篓契合,便于泅渡之时。”
    “由此,引而又知,在增加军队应对复杂情况能力的同时,又不增加军备,不增加后勤压力,可用,整合法通用法。
    即,一携行具,可通用为桌、凳、桶。
    又可使锄头与三齿耙相何,一物有两用,省缺一柄之重。
    又可使,一锹可为斧,可为锯,可为锹,折而可为锄,战时可为兵,炊时可洗净煎蛋。
    此乃,工兵铲。”
    写完,李孟羲在布匹上,提笔画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铲子。
    这铲子短柄,铲头也不是方的,而是鸭嘴形。
    这铁锹两边,一边是刃,一边是一截短锯。
    李孟羲给好奇不已的刘备和关羽解释这件神器,“且看,此器轻便,且可砍,可锯,可掘,折起还能当锄头。
    飞起还能伤人,战时,抓着砍人也是行的,不比斧头差。
    再有,放火上烧热,烤个肉,烤个野菜,也是方便的很。”
    李孟羲说起后世的神器,一脸的兴奋。
    只此一物,能让义军的野外作业能力,提高数倍,更加其轻便容易携带,还不增加多少后勤压力。
    刘备关羽拿图细看,惊讶的不行。
    一是惊讶这怪模怪样的铲子,二是惊讶李孟羲画的东西活灵活现。
    那当然,李孟羲画的可是3d图形。
    “此……何物也?”刘备惊奇问道。
    “此乃兵工铲!”李孟羲答道。
    兵工铲,即是兵器,也可工具。
    “好名字。”刘备点头。
    李孟羲竟然还有造兵器的本事,刘备叹为观止。
    大雨一夜,睡不成觉。
    不想,就是这个啥也干不成的夜里,连练兵都终止了没能练,于此夜,却商量出了不少重要的东西。
    义务教育,扎营法,睡具,以后组建水军的细则,还有通过提高通用度与组合功能的方式,提高军队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的同时,又不增加后勤压力,这一点,是极重要的军略核心关键。
    至于兵工铲,如此好玩儿又强大的一个工具,则属于小玩意儿了。
    兵工铲生产难度或许会比较大,其他的,把锄头和三齿耙结合,把各种工具结合,制造难度可能也会有。
    但这毕竟是一个思路,一个强大的降低后勤压力的思路。
    技术难度,则属于可以克服的问题。
    若兵贵精不贵多这句话是真理,那么,与其给一支人数不多的军队,配足后勤配备,让这支军队,能发挥数倍于人力的作用,那么其实,配给精兵的兵工铲也好,各种复杂昂贵工具也好,相比维持一支庞大臃肿的非精锐部队,精兵政策的成本其实小的多。
    一柄兵工铲,可能比三把刀都要贵了。
    可是,养三个战力不强,组织度也不够,一人发把刀就算的的兵,那粮草军饷等花费,再加上人力的浪费,其耗费,比一把兵工铲多几十倍不止。
    故而,精兵政策,其实性价比很不错。
    一夜时间,李孟羲哈欠连连的和刘备关羽,畅谈了一夜,直到雨停了,往帐外看,天也蒙蒙亮了。
    ——
    天终于亮了。
    清晨的军营混乱不堪,民夫们趟着烂泥到在收拾昨夜留在外面未来得及捡走的东西。
    义军物资贫少,也没多少东西可捡,煮饭的瓦翁灌满了雨水,把雨水倒掉,还有被雨浇灭的篝火堆中的一些还能用的木头,捡出来还能烧。
    刘备和关羽二人出帐开始各处奔走指挥着人开始清理大营,昨夜挤在帐中的民夫们也都出帐忙碌了,李孟羲刚迈出帐门一步,眼见满地的烂泥,他顿时有种无从下脚的感觉。
    低头看了一眼脸上沾满泥的破草鞋,这鞋要是踩在泥巴上,走两步鞋就被吸在泥里了,鞋就得掉。
    想到关羽部八百战兵,好多人还是穿草鞋的,这要是雨天奔袭,按古代的路况,路上都是烂泥,穿着鞋奔袭还不如赤脚呢,鞋上粘的泥有好几两重,跑起来太累人。
    能防水防泥的雨鞋,古代可能没有。
    前世的长桶橡胶胶鞋,能很好的防泥防水,就是不知道,穿着胶鞋长途奔袭跟赤脚奔袭,哪个更节省体力,哪个速度能更快。
    应该是赤脚跑着更快,李孟羲做出如此结论的依据是,相比胶鞋,人脚和泥浆的接触表面积比较小,面积小,脚上沾泥携带的污泥的重量就比较小,跑起来更省力。
    而胶鞋表面积比脚掌大的多了,沾上了泥,泥的死重就更多,再加上胶鞋的重量,就更沉了。
    再加上,赤脚的时候,动作直接作用于脚掌,跑动时,会把脚上沾着的泥给甩掉的。
    而胶鞋形变量太小,因此沾着的泥不容易甩掉。
    跑步的时候,脚部的负重跟身体的负重不是一回事。
    肩膀上背负重物奔跑,再加加个三五斤重量,整体几乎没感觉。
    而要是做一双好几斤重的鞋子穿在脚上,跑一会儿脚就累了。
    毕竟扛在肩膀上的力量,是全身分担,而鞋子的重量抑或泥浆的重量,全部是由脚部承担的。
    在人体的主要活动部分,脚掌和脚腕的力量,并不突出。
    早晨的太阳缓缓升起了,驱散了一夜的寒凉,有了阳光,使人心情也好了很多。
    身后有响动,李孟羲回头一看,弟弟醒了。
    弟弟醒来,找不到衣服,正茫然的这里瞅瞅,那里瞅瞅,“砖头,你再睡会儿,我去给你拿衣裳。”李孟羲说着。
    李孟羲和弟弟不缺衣物,两人都好几身厚实的衣服,衣服虽然都不甚合身,但是比普通的孩子好上太多了。
    李孟羲回到辎重营自己的厢车上,从车里翻出包袱,从包袱里翻出弟弟的衣服,再走回中军大营,让弟弟把衣服穿好准备起床吃饭了。
    今早开饭势必很晚,因为好多火种灭了,生火的干柴和木头也湿了。
    看这满地烂泥的情况,每日留出一个时辰的例行训练也没办法进行了。
    别说训练,行军都要成问题。
    步兵靠一双脚,翻山越岭都能走,泥地照样走,而马车特别是拉一车重物的马车,路况稍微差一点就很影响通行速度。
    行军的整体速度取决于最慢的那一部分,最慢的部分速度有多慢,为了使部队前后不至脱节,整体速度就被限制到多慢的程度。
    没雨的情况,中后军每日行军三十里朝上,四十里左右,这还是把行动不便的老弱妇孺集中起来拉着走的情况。
    昨夜一场大雨,路上都是泥,纵然前路的泥巴不会像军营中被脚踩来踩去踩的满是烂泥的地面,但因为路面被雨水泡软了,车轮压在变软的地面上,很容易陷进去,再加上湿泥会沾在车轮上,就使车辆更加难以行使了。
    好在古代的板车比较原始,因为原始,就更为可靠,不像自行车之类的精巧车辆,轮子上糊了泥就蹬不动了。
    地上有水坑,大人们见水坑都烦死了,弟弟见了水坑,拉了拉李孟羲的袖子,“哥哥,俺能不能往里边跳一下?”
    弟弟很想踩水玩。
    “你要是往水里踩,我就揍你。”李孟羲白了弟弟一眼说道。
    “奥。”弟弟鼓着嘴巴,一脸的不开心。
    ——
    清晨的营地里,杂七杂八的事很多。
    刘备转了一圈回来,说有两头牛被雨淋死了。
    李孟羲闻言,惊讶的不行。
    他惊讶于,牛能被雨淋死?雨竟然能把牛淋死?
    “那牛死了咋办,得杀了?”李孟羲问。
    刘备点了点头。
    牛是得杀了,不然整牛也带不走。
    还有,今日暂止一天行军为好。
    军营之中,传令游骑呼啸几个来回,呼喊,“将军有令,暂止行军一日!”
    暂止行军,也就是说,就地休整一日。
    大雨给军中造成了诸多不便,坏掉的帐篷得补,士兵和民夫们淋湿的被褥衣服得烤干,别的不提,死掉的牛要不宰好再走,就没法带了。而这些,都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打理。
    大型牲口的尸体死沉,人背背不动,车拉没有车,并不好办。
    而且,宰大型牲口需用的时间不短,早饭本来就比平日晚了,再为了宰牲口而等上半天,又耽误许久,纵然今日就拔营,今天也走不多远。
    再者,等上一天,等到明日,路还干了一点,如此,明日再行军,更加好走一点。
    综合种种,暂停一日,是最合。选择。
    李孟羲还没见过杀牛呢,他感到好奇,带弟弟去看。
    在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太多富裕的粮食喂牲口,再加上牲口一般都是用来耕作的,不会经常杀着吃,宰杀牲口的数量少,因此,屠夫的数量也少。
    宰杀牲口需要技术,需要手艺高超的屠宰匠。
    军中现在万余人,各类人才只要找总归有的。
    义军有过好多次挑选各类人才的情况,民夫们都适应了,都知道挑人是干嘛的了。
    挑人有活干,有活干就是好事。
    民夫营中的屠宰匠踊跃而出。
    挑的是屠夫,被挑中的屠夫们就猜是要应该是要宰牲口的,不出屠夫们所料,就是宰牲口的。
    被雨淋死的牲口交给屠夫们,就不管了,任由他们忙碌。
    屠夫们在地上搭了两个三角架子,
    两头死掉的牲口,一头牛一头骡子,被屠夫们栓住四蹄,吊在上上,然后木杠两头都有四五个人抬着杠子,费力的把死牛抬着走。
    李孟羲就带着弟弟在一边看,死牛从眼前抬过的时候,李孟羲看到死牛的牛眼翻白瞪大老大。
    牛死的时候好像都是瞪着眼的。
    木架子是屠宰架,用于悬置和固定牛尸的,屠夫们把吊着死牛的木杠放在架子上,放好之后,木屠宰匠们磨刀霍霍,开始宰牛。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复合工具思路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2. [都市言情]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3.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都市言情]华娱从男模开始
  5.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6. [都市言情]重燃青葱时代
  7.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8. [玄幻魔法]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9. [都市言情]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10. [都市言情]讨逆
  11. [武侠修真]神话之后
  12. [都市言情]盖世神医
  13. [玄幻魔法]荒古武神
  14. [科幻灵异]异度旅社
  15.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16. [都市言情]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17. [玄幻魔法]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18. [历史军事]谍影:命令与征服
  19. [历史军事]我在现代留过学
  20. [综合其他]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21. [科幻灵异]天倾之后
  22. [玄幻魔法]猎妖高校
  23. [综合其他]割鹿记
  24.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