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历史军事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三百八十五章 旗杆柄部的学问(三)
    刘备看的很清楚,两丈多高的一个架子,两个木匠一同举着木架,能跑的飞快。
    既然能跑起来,若是夜战,跟着大军冲锋陷阵一样可以。
    刘备摸着颌下短须,暗暗的点头。
    随后,是演示木架摔倒后,能不能快速抬起。
    鲁犁先把木杆顿在地上,松手,把木架一推,木架倾倒,有火把的那头咚的一声砸在了地上。
    动静不小,引来了附近守夜的战兵们围过来看。
    架子重重的砸在地上,然而,火把还是好好的插在架子上,是防雨板先砸到地上,支撑住了,火把安然无恙。
    架子倒下时,刘备本还以为火把要掉,或者砸地上之后火把被震出来,然而,并不如他所料。
    木架上的火把能如此稳固,刘备小小的惊讶了一下。
    在随后,鲁犁和另一个木匠,一个抬尾,一个抬中间,一下就把木架又举起来了,看到这里,刘备反而觉得平平。
    “玄德公,在这木杆底部,还有玄机,可欲知究竟?”李孟羲还卖起关子来了。
    刘备哈哈笑道,“那某便看看,有何玄机。”
    刘备大步跨出,走到鲁犁身旁,接过鲁犁手扶着的的架子,刘备双臂抱着架子,把架子缓缓放在地上。
    抬起木杆尾端,凑着火把的光亮,刘备打眼一看,没觉得木杆咋样啊。
    然后刘备再把火把凑近细看,看到了木杆中间一个短小的木茬,再一细看,这木茬成锥状,像是凿出来的,不像是木头斩断后自然形成的木茬。
    难道,这短短的还没指节长的木刺,就是李孟羲说的玄机?
    刘备不明所以,起身,疑惑的看着李孟羲。
    李孟羲于是笑着,把其中关键一一细讲给刘备。
    “《孙子》兵法有述地形、地势各一篇。
    大旗立于地上,敢问玄德公可知,有何种地形?”
    李孟羲出言考教,刘备放下木杆,皱眉沉思。
    “……大旗立地,地有平地、隆地、凹地之分,是否如此?”刘备迟疑道。
    “嗯。”李孟羲嗯了一声,不置可否。
    刘备太熟李孟羲了,李孟羲没说好还是不好,只嗯了一声,那说明,回答不正确。
    (不对吗?)刘备眉头微皱,来劲了,缓缓踱步,踱来踱去,再做思量。
    片刻后,刘备又说,“地有土地,有河岸沙地,有泥沼地,有山石地,是否如此?”
    “嗯。”李孟羲还是只嗯了一声。
    竟然,还不对。刘备于是升起了争强之心,他绞尽脑汁,再想,大旗立于地上,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地形。
    来来回回踱步,踱了十几个来回,刘备突然灵光一现,“噫!”刘备一拍手掌,猛的回身看着李孟羲,“地形不还有,下雨天的泥地,下雪时的雪地,结冰之时的冰地,冬日无雪时之硬土,春日雪化时之软泥?是否如此?”
    “确如此!”刘备的回答很精彩,李孟羲拊掌赞到。
    “自跟关将军学兵书至今,足以见到,玄德公已得一分兵法精义也!”李孟羲先是夸赞了一下刘备的。
    再点评到,“玄德公所言之诸多地势,放之于大旗之上,可大致以四类划分。
    地平或不平,滑或不滑,只此四类。
    为何?只因大旗只需立于地上,不必如士卒之奔行攀爬,故余者可不虑也。
    地势平,大旗之木杆底部若平,立于平地上,甚是稳当。
    而若地有淤泥,有积雪,有结冰,此时木杆若平,放于淤泥、积雪、冰霜之上,极易滑倒。不妨把木杆底部削平如锥状,木锥刺于淤泥冰雪之下,刺入泥土之中,便不致滑倒。
    可杆尾如锥,立于平地之上,必然一侧倾倒,扶之吃力,于无淤泥冰雪之平地,尖杆不如平杆好用。
    平、尖两杆,各有优劣,且问玄德公,大旗之杆,是用平,是用尖?”李孟羲笑着问到。
    被李孟羲如此一问,刘备恍然大悟,难怪,火把架子尾端,木杆会是平的,而中间有一小小短刺。
    如此构造,于平地之时,木刺完全刺入泥土,而除木刺以外,木杆尾端余处皆平,这就意味着,木杆可以稳当的放在平地上,不会像尖杆一样往一侧倒。
    而要是遇到冰雪天或者雨天,小木刺就可以钉在地上,或者钉在冰层上,不致让木杆乱滑。
    细微处,可见智慧,小小的一个木刺,便结合了平杆和尖杆两种构造的长处,而又避免了其劣处,堪称绝妙。
    刘备不由点头,军略一道,果然博大精深,小小的军旗旗杆,就有这么精妙的学问。
    想起还远未学完的《孙子》一书,以及更多的其他兵法,刘备顿生任重道远之感。
    又琢磨了一会儿,目光触及倒地的火把架子,架子放在地上好一会儿了,而火把没没有烧着架子分毫,再加上架子上边的挡雨板,有防雨板,下大雨火把也不会淋湿了,区区一个木架子,不知藏了多少机巧。
    “羲儿,当日把军中木匠单设一营,交由你来统领,如今看来,某还有些先见之明,哈。”刘备快慰的说到。
    木架子大致就可以这样定型了,其各方方面性能,受到了李孟羲和刘备两人的认可。
    最后的一个问题,架子太沉,无法像普通旗子那样轻松插在地上,除非把地面挖个浅坑,把架子埋进去。
    这样一来,晚上就不需要人时时扶着了,能节省下一个人的体力,第二天若遇战事,就能多一个战力。
    可万一,晚上就有了战事,木杆埋进土里,急切间拔不出来咋办。
    而且,火把架上边的火把会燃尽,需要时时更换,总不能隔一会儿就把木杆从土里挖出来,然后放倒再放新火把的吧。
    李孟羲结合自己的知识,认为可以用一个大篓子,筐里放上土啊什么的,或者更简单的是,筐里放一袋粮,粮食就相当于当沙子,筐很重,木杆插进粮篓里,就不会倒了。
    相比找一个篓子,篓子里装土,用粮袋是更好的选择。
    其一,粮食能像沙子一般松散,木杆容易插进去,而土块之类的,比较梗塞,木杆不容易插进泥土之中。
    还有,从节省运力的方面考虑,运力珍贵,行军带几篓子土太不划算了。
    而粮食反正必须要带,用粮食袋替代泥土,岂不正好。
    这是一个解决办法。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2. [都市言情]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3.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都市言情]华娱从男模开始
  5.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6. [都市言情]重燃青葱时代
  7.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8. [玄幻魔法]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9. [都市言情]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10. [都市言情]讨逆
  11. [武侠修真]神话之后
  12. [都市言情]盖世神医
  13. [玄幻魔法]荒古武神
  14. [科幻灵异]异度旅社
  15.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16. [都市言情]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17. [玄幻魔法]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18. [历史军事]谍影:命令与征服
  19. [历史军事]我在现代留过学
  20. [综合其他]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21. [科幻灵异]天倾之后
  22. [玄幻魔法]猎妖高校
  23. [综合其他]割鹿记
  24.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