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历史军事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四百四十一章 战地医护队与医用胶布
    自战后归来一直不见关羽,李孟羲想跟关羽讨教下无锋鸣镝的用法都找不到人。
    但当李孟羲拿着不多的十几只鸡蛋送去伤兵营的时候,意外看到关羽也在。
    “关将军也在。”李孟羲笑着跟关羽打招呼。
    鸡蛋放在田卜的车上,李孟羲和关羽附近找了地儿准备聊聊。
    “羲儿,此战我麾下骑兵,死四人,伤九人。
    有一人枪刃入腹, 血流不止,战后等抬十几里还未回营,半路已流血至死。”关羽看着李孟羲,郑重道,“再出战,军医应当跟着一起走。”
    “奥!”李孟羲点了点头,“确是如此, 此中疏忽也, 军中有军医还不够, 应立战地医护队。”
    关羽的话倒提醒李孟羲了,虽说军中医疗力量在逐步增强,可后方战地医院归后方,有时领战兵和后方大部开外出十几里作战,万一有谁有什么严重外伤,十几里抬回来,流血也流死了。
    就拿此次来说,李孟羲回忆了一下才想起,好像此次去和黄巾作战,不说带军医了,连担架都没带。
    没带担架,关羽麾下的伤兵是怎么抬回来了,难道是一人拎腿一人抱头像抬尸体一样抬回来的吗。
    如果是这样,说不定伤兵的死, 就是因为抬法不对, 让伤口更撕裂, 加速了失血而造成的死亡。说不定, 如果有担架抬着,不会容易牵动伤口,就不会死。
    李孟羲给随作战队伍随行的军医命名为战地医护队,名字虽拗口,关羽倒是能完全理解意思。
    随作战部队同行的军医,其面临最多的情况,是处理紧急外伤,而不是其他,比如紧急止血,紧急缝合伤口,拔个箭头之类的,而不会是治什么头疼脑热。
    所以,李孟羲结合前世见识和义军中现在实际环境,又和关羽讨论了一番,他制定出了初步的战地医护制度。
    “【战地医护队】指随作战队随行之军医队。
    战兵出战,带兵甲箭支,而医护队携行之具,为烈酒, 为绷带, 为缝合所用之羊肠线, 缝针,为隔绝战场扬尘之帐篷,为担架。故,医护队进发,当带齐诸救护之物,又因军中军医少,而医护物资众多,徒军医数人带物资数十,拖累矣,应派战兵两什,协为背带。
    厮杀之后,死伤有时多矣,而随行医护人手不足,不能尽皆救治,轻伤员则应送回营中再行救治。此时,自战场送伤员至军中,需担架。
    担架之用,在于稳妥舒展,稳妥则少颠簸,舒展则少牵动伤口,少颠簸则少失血,少牵动伤口则不至使伤情更重。
    一战伤数十上百,则或需数十上百担架,若只带担架数副,则远不足用。
    故,行军之时,战兵除带兵甲箭支,还应带足担架。
    按二十人一副担架,则千人应带担架五十。
    至战场,担架就地抛下,并不影响作战。”
    战地医护工作之重要工具为绷带,次要用具是酒精,再次为止血药,如果想让救护水平再提高,帐篷必不可少,战场环境人马踩踏的,到处飞尘,此环境飞尘无数,天然容易造成感染,所以一顶能隔绝灰尘的帐篷,能制造一个少菌环境,关乎到伤兵救治成功率。
    军中现在有75度以上的超烈酒,外伤消毒水平超过同代不少,军医田卜至少也知道了细菌原理,会把绷带之类用沸水沸煮,又进一步降低感染。至于止血之金疮药,金疮药李孟羲不懂,一点能提供帮助的都没有,但军医田卜算得上是名医能手,其水平绝对超过汉末医者的平均水平,田卜自己做的金疮药,不至于说多顶级,但也不至于差太多。
    种种因素相加,义军的医疗水平已超过同时代其他军队一截。
    如果再加上超越时代的羊肠线缝合技术,以及正在研究中的断肠缝合术,更是放眼时代,几无敌手。
    伤兵死亡率降低,意味着伤亡的减少,意味着老兵会更多的积累下来,变相的提高军队的精锐程度。
    正巧在伤兵营,李孟羲意识到伤兵营本是自己份内,自己却把战场救护这么重要的事疏忽了,刘备等人也好,军医田卜也好,他们见识有限,想不到战场救护情有可原,但李孟羲觉得,自己把这事忘了,有些不应该。
    审视自身,李孟羲觉得,自己好像对医营关注不够,想到以往,整天往匠营跑,却没往伤兵营跑几回,工匠营改进优化调整不穷,伤兵营却乏善可陈。
    想到可能伤兵营还有更多的疏漏未曾察觉,正好现在有空,李孟羲便邀关羽一同去看看军医们怎么给伤兵救治的。
    两人一道来到伤兵营地,所谓的伤兵营地是多帐篷,地面较他处干净整洁许多,往来走动着一些伤兵和医师的地方。
    伤兵营的帐篷一样是为了降低感染,帐篷就像是个小屋子,屋子里屋子外,哪里灰尘多,不言而喻。
    李孟羲和关羽找到军医田卜的时候,田卜正在拿稠布绷带往一个伤兵腹部伤口缠裹。
    看田卜缠这么一圈又一圈的,李孟羲不心疼绸缎也觉得这个包扎方法,好像有点问题。
    绷带一圈一圈往腹部缠,繁琐不说,还不一定能缠的紧,必然会松会往下掉,而要是用力缠紧的话,则能有限避免绷带下滑,可过于用力,就把伤口勒到了。
    目光再往帐篷中其他伤兵处看,李孟羲看到帐中伤兵,不管是腿受伤还是胳膊受伤还是哪里受伤,毫无例外,都是用绷带缠了一圈又一圈。
    相关记忆于此时回忆了起来,前世,手上有了小口,好像用的是创和贴啊……
    不仅小口用创和贴,大的外科手术,也用胶布把绷带粘在伤口处,这样不仅牢固,贴合严实,而且便于操作,不用一圈一圈缠。
    (医疗胶布啊。)李孟羲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医疗胶布,顾名思义,其本质是胶布,带有胶布的绷带。
    胶,李孟羲还是想到了木工营用鱼胶糊船底,这是李孟羲目前所知的唯一古代胶材。
    用鱼胶可以制作医用胶布吗,李孟羲有些不确定。
    首先,鱼胶是非常粘的,有一次,弟弟小砖拿了一坨鱼胶捏着玩,睡觉的时候也拿着,然后第二天起床,鱼胶干了,小砖手指头都张不开了,吓哭了都。
    鱼胶的粘度非常不错。
    就是有一点,李孟羲有些担心,鱼胶是胶原蛋白,营养丰富的有机物,如果用鱼胶制作医疗胶布,那么,会不会存在鱼胶容易滋生细菌,反而使伤口增加额外感染风险的可能。
    李孟羲拿不定主意,便把想法说与军医田卜。
    田卜露出思索模样,他低头看了看手中一截手臂长三指宽的绷带,如果伤口半指长,只要用两指长的一截绷带在两头涂上鱼胶,然后贴伤口上,等鱼胶干了,就能牢牢粘上了。
    至于说鱼胶容易滋生败腐污秽,这的确是个麻烦,要解决倒也容易,第一,鱼胶并不直接接触伤口,煮熟的鱼胶短时间内也不会变得脏污,只要勤换就行,三两天换一次绷带,就能让鱼胶绷带脏污之前就给换掉,这个更换频率,和例行绷带更换频率正好一样,正好就解决了绷带污染问题。
    田卜把想法告诉李孟羲,李孟羲一想也是,只要换的勤,就不存在鱼胶污染细菌的问题了,在其污染之前,就给换掉,相当安全。
    又一件新事物敲定。
    “【医用胶布】,胶用鱼胶或其他胶,胶与绷带相合,极便利,包扎伤口时,一贴一按既可,不必绷带层层缠缚,且胶布牢固,不易滑落,且轻便,不影响活动,尤其战兵,若一战兵手只有轻伤,军医用绑带在其臂缠缚数层,则笨重不堪,及其上阵,手臂沉重不便,厮杀之中绷带万一再开,此人或许因此丧命。
    而用医疗胶布,绷带一小块,伤处一贴,则能盖住整个伤口,且轻便不影响灵活,更不会如绷带一般,万一散开,不利搏杀。
    再有,医疗胶布还能大大节省布料损耗。
    若无医疗胶布,腹部一伤口,需剪绷带三围之长,自腹前绕背后,绑扎数圈。
    而用医疗胶布,只需绷带一掌长,此耗用尚不足数圈之十之一二。
    鱼胶乃易滋生细菌之物,至于避免鱼胶反使伤口感染,勤换绷带,既可无碍。”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2. [都市言情]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3.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都市言情]华娱从男模开始
  5.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6. [都市言情]重燃青葱时代
  7.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8. [玄幻魔法]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9. [都市言情]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10. [都市言情]讨逆
  11. [武侠修真]神话之后
  12. [都市言情]盖世神医
  13. [玄幻魔法]荒古武神
  14. [科幻灵异]异度旅社
  15.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16. [都市言情]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17. [玄幻魔法]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18. [历史军事]谍影:命令与征服
  19. [历史军事]我在现代留过学
  20. [综合其他]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21. [科幻灵异]天倾之后
  22. [玄幻魔法]猎妖高校
  23. [综合其他]割鹿记
  24.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