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综合其他 > 初唐奋斗史 > 第41章,豆芽
    古代有很多书中,提到了如何发豆芽。
    比如宋人林洪,就在《山家清供》一书中就有过明确的记载:“以水浸黑豆,曝之及芽,以糠秕置盆中,铺沙植豆,用板压。及长,则复以桶,晓则晒之,……越三日出之,洗,焯以油、盐、苦酒、香料可为茹,卷以麻饼尤佳。色浅黄,名鹅黄豆生。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也屡次提到豆芽菜,如:“以绿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篮彩缕束之,谓之“种生”。”
    南宋诗人方岳还写有一首名为《豆苗》的诗,对发豆芽的过程,记述的详细而具体。
    由此可见,从宋朝以后,发豆芽这门技术便广为人知,其原理并不难掌握。
    不过,不难掌握,并不代表每个人都会。
    21世纪,类似黄豆芽之流,随便去个菜市场就能找到。
    直接买,远比自己发要方便,因此很少会有人亲自动手去发豆芽。
    要不是因为出过一次“毒豆芽”事件,许泽轩也不会知道发豆芽的方法。
    ……
    ……
    许家厨房,胖厨娘秀娘正专心致志的对付着一头肥羊,这是她给许泽轩准备的晚餐。
    小郎君外出多日,在外面也不知道吃的好不好,有没有瘦。
    作为府里的厨娘,她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做点好吃的,给小郎君补一补身子。
    “咚!”硕大的砍刀,落在案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半个厨房都似乎为之一震。
    胖厨娘对此恍若未觉,继续提起砍刀,朝着案板上的那条羊腿剁去。
    “咚~咚~咚~”一连砍了三刀,羊腿终于被成功卸下,胖厨娘满意度点了点头,揭开水缸的盖子,仔细冲洗了一遍,随后又拿过旁边的盐罐子,在羊腿上抹起了盐巴。
    正在此时,突听“哐啷”一声,厨房的门被人推了开来。
    “哪个杀千刀的,敢跑来许家偷吃?”
    此时还远远没到吃饭的时间,胖厨娘听到动静,下意识的以为来了贼人,双眼一咪,眉毛一拧,脸上肥肉乱颤,浑身杀气的举起手中砍刀,朝着门口张望。
    “秀娘莫要动手,是我!”许泽轩被胖厨娘的举动吓了一跳,连忙表明身份。
    “原来是小郎君,怎的自个跑来厨房了?莫非翼国公府没有给您准备朝食,您……饿了?”
    听到许泽轩的声音,胖厨娘这才放下手中的砍刀,眼神中的杀气,也渐渐收敛。
    “秀娘说笑了,堂堂翼国公府,怎么会如此不知礼数,连朝食都不给我准备?我是吃饱了才回来的。”许泽轩看着一惊一乍的胖厨娘,颇为无语的说道。
    “既然已经吃饱,小郎君为何又往厨房跑?”胖厨娘不解的问道。
    也就她的资历老,照顾过许泽轩、许文宝两代人,才敢这般问东问西。
    换做其他新买回来的仆人,哪有胆子这么跟许泽轩说话。
    许泽轩道:“这两日,我在翼国公府,整日里大鱼大肉吃着,肠胃难免有些不适,急需用些绿菜清理一下!
    可咱家的绿菜,还需半月才能长成。
    这不,我就来厨房看看,家里有没有黄豆和绿豆。”
    “原来如此。”虽然很疑惑,黄豆绿豆跟绿菜之间有什么联系,不过事关许泽轩的身体,胖厨娘哪里还敢多问,第一时间便按照对方的吩咐,开始翻找起黄豆、绿豆来。
    黄豆、绿豆,在古代被统称为菽(豆类)。
    从商周到春秋战国,再到秦汉三国,菽一直都是汉族百姓食用最多的食物。
    至于和菽并称五谷的麻(麻子)、黍(黄米)、稷(小米)、麦,食用的人则要相对少一些。
    其中吃黍和稷的人少,是因为这两种农作物的亩产低。
    每一亩地的产量只有一百多斤,老百姓如果种这玩意,绝对会饿死,也就拥有众多田产的大地主大贵族,才能把小米当主食吃。
    而麦子之所以没被推广,主要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发明出,能够将麦子碾成粉的石磨。
    无法磨成面粉,只能像蒸米饭一样、或者煮麦仁粥吃,这样的吃法,麦子的口感能好到哪里去?
    正是因为麦子口感不好,所以吃的人才少。
    这种情况,一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所改善。
    汉朝后期,随着新式石磨的出现,麦子终于能够被磨成粉,口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它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到了唐朝,小麦已经取代了大豆,成为人们最重要的粮食之一。
    当然,小麦的地位虽然提高了,但是豆类并没有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牲口,作为家中的壮劳力之一,同样需要食物。
    豆类的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用来喂养牛等动物,最适合不过。
    只要家里有牛的,多多少少都会储存一些。
    许泽轩家有牛,自然也会储存一些豆类。
    胖厨娘只是简单翻找了片刻,便从厨房一侧的大缸里,找出了两大袋子黄豆和绿豆。
    “小郎君,要多少?”胖厨娘一边解着系在袋子上的细绳,一边问许泽轩。
    “各来一碗吧!”许泽轩估摸着满满两大碗的黄豆和绿豆,发出豆芽后,差不多够吃三五天,便让胖厨娘各装了一碗。
    “好咧!”胖厨娘答应一声,很快就把两个粗瓷碗装的满满当当。
    许泽轩一把接过,扒拉了两下,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埋头开始工作。
    清洗是发豆芽前的准备工作之一,目的是为了把坏豆和空壳的豆子给挑出来。
    这个工作并不费力,大多数情况下,加入水后浮在水面上的,就是坏豆和空壳,沉在水底的,就是好的豆子。
    这道工序,不但发豆芽之前要做,平时煮绿豆汤、红豆汤的时候也会做。
    因此,许泽轩做起来倒是驾轻就熟,只用了几分钟时间,便开始了第二道工序。
    第二道工序,比起第一道更为简单,就是浸泡。
    绿豆至少要浸泡8个小时以上,黄豆还要更久一些,差不多要十二个小时往上。
    等时间到了,才能进行第三道工序,正式开始发豆芽。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2. [都市言情]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3.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都市言情]华娱从男模开始
  5.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6. [都市言情]重燃青葱时代
  7.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8. [玄幻魔法]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9. [都市言情]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10. [都市言情]讨逆
  11. [武侠修真]神话之后
  12. [都市言情]盖世神医
  13. [玄幻魔法]荒古武神
  14. [科幻灵异]异度旅社
  15.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16. [都市言情]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17. [玄幻魔法]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18. [历史军事]谍影:命令与征服
  19. [历史军事]我在现代留过学
  20. [综合其他]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21. [科幻灵异]天倾之后
  22. [玄幻魔法]猎妖高校
  23. [综合其他]割鹿记
  24.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