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大宋嫡子 > 第一百七十八章 担当
    宋皇后一见父子俩谈论国事,拉起赵德芳远远走开,不想参与。
    “父皇!我最近常常想这些事,想找出个两全其美的好法子,既能不让百姓吃亏,又能让权贵们有所收敛。”
    “祖龙时代,权贵兼并天下土地就开始存在,每建新朝,情况日益剧烈,亲贵士大夫占了八成,而吕国公并不算是其中过分的,历朝历代土地过于集中,我觉得后果十分严重!”
    赵匡胤背起双手,“你既然说最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那么可找出了破解之道”
    赵德昭沉吟良久,方说道,“没法解决!秦皇汉武两位天骄,对此事也无能为力。”
    见赵匡胤露出嘲讽之意,赵德昭终于又道,“但我觉得,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那些制造问题的人!只有解决了这些制造麻烦的人,这种事情才能够得到缓解。”
    赵匡胤骇然抬头,看着儿子,心想朕自以为足够心狠手辣了,为建新朝,杀戮极多!想不到这个儿子,杀心更重,天下有了,还要大杀特杀。朕这是生了个杀神屠夫的儿子嘛!
    赵德昭见他并未动怒,心中安定,继续说道,“其实我这次平定岭南,就是想在这蛮荒之地做个试验。”
    “杀那些降卒,我有四个理由,既为立我大宋国威,又能震摄南蛮,还给边民报了血仇,最重要的,减了南蛮壮丁人口,我相信至少十年内,他们恢复不过来。”
    “即使十年后人丁恢复,我大宋的威望已经立住,他们轻易绝不敢再侵犯边民。所以我这一场杀戮,其实是杀出了南疆几十年的和平。”
    赵匡胤盯着儿子,并不出言评价,让他继续往下说。
    赵德昭又道,“而杀那些本地士大夫,就是我对打击土地兼并的一大试验。南蛮敢犯疆,一半是生性野蛮,一半也是因为生存问题,当地的土地大半被权贵士大夫兼并。”
    “平民无地可种,吃不饱肚子,自然就有了侵界掠夺之心。只有铲除那些权贵士大夫,南蛮百姓有地种有饭吃,侵边事情少了,于我于他都是大好事。”
    赵匡胤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你说的这些固然在理,但是那些御史言官们,可不是听风就是雨的妇人,没有确凿的证据,你以为他们会信”
    赵德昭笑道,“证据我当然有的,就是这些证据才印证了我的判断,我才敢下死手整治这群权贵。”
    说着转头拍了拍手,远处蒋安看见,立刻捧了本册子走过来。
    “父皇!这些数字我都是在当地调查出来的,有证可查,朝廷随时派人去找当地土人打听,都可以得到印证。”
    蒋安躬身施礼,双手将册子奉上。
    赵匡胤接过,点了点头,对蒋安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居然能得圣上亲口慰勉,蒋安立刻跪地叩恩,眼含热泪。
    “起来说话,我有事问你。”
    赵匡胤翻开册子,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气愤。
    这种事情确实如赵德昭所说,在所多有,心中有了存念,自然不会再去多想。
    可是一旦手拿证据,一条条翻看,那股气愤还是忍不住泛上心底。
    “这些……难道都是真的”
    赵匡胤气的手都抖了,指着其中一页,问蒋安。
    蒋安上前瞥了一眼,立刻点头道,“确是真的,这一家正是臣亲自去调查的。岭南蒋氏,不过一县之令,强占田庄三十六处,良田千倾,家中丫鬟仆妇三百余人。”
    “这一条呢!”
    “这也是真有此事,岭南白氏,当地土著,每天必须要喝人奶,家中每月都有仆妇怀孕,就为供他饮奶,手下家奴经常有造反的,每年因此杀人在几十人上下。”
    “还有这个!一个土司知寨而已,居然世袭了十代,攒下白银几十万两……真是太过分了,朕堂堂大宋一国之君,也没这些混蛋过得滋润吧!”
    赵匡胤再也看不下去,把册子在手中重重一砸。
    尊贵如宋皇后,是宫中下人最多的了,也不过一百多人而已,赵匡胤自己也不过八九十人,岭南居然有三百多下人的县令。
    那地方地广人稀,一县百姓也未必有皇宫人多吧。
    更有每日要喝人奶的;
    一个无品的土知寨,世袭十代攒下几十万银子……
    这还仅仅是南疆蛮荒之地,整个大宋,似这等无稽但又确实存在的情况,简直不知凡几。
    果然如赵德昭所说,有限的国家资源,大部分都被这些权贵占用,攫为己有。
    不说百姓无奈造反,就算朝廷也是少得了多少国库收入。
    看来赵德昭在岭南的所作所为,并不是年轻气盛,而是确有深意啊。
    “其实朕当初能让你去岭南镇乱,自然是相信你能够做好的,现在看,你做的这些,也的确是对朝廷有利的。奈何那些言官迂腐话多。”
    赵匡胤把册子揣进怀里,示意蒋安退下,负手向天,“所以我对你这番作为虽然理解,但是你好不容易攒下的些许声望,霎时烟消云散,还是不明智的很。”
    赵德昭沉默半饷,曼声吟道,“……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这是他在岳阳楼时,“写”下的岳阳楼记中的句子。
    他现在念这几句,就是对父皇表示,只要对我大宋的江山社稷有益,我赵德昭个人的声望名誉并不在意。
    赵匡胤回头看他,终于露出笑脸。
    也不吝以赞扬的口气夸奖他,“嗯!看来朕这一番心血没有白搭功。你终于还是长大了。”
    “这一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得很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加心胸高远!吾儿终于是成长了!有了为国家长远考虑的担当!很好!”

热门新书推荐

  1.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2. [玄幻魔法]极道剑尊
  3.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武侠修真]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5. [玄幻魔法]极道武学修改器
  6. [武侠修真]过河卒
  7. [科幻灵异]港综世界的警察
  8. [科幻灵异]帝国从第四天灾开始
  9.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10. [都市言情]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11. [都市言情]超级修真弃少
  12. [综合其他]退下,让朕来
  13.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4. [都市言情]巅峰学霸
  15. [玄幻魔法]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16.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17. [玄幻魔法]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
  18. [玄幻魔法]皇修
  19. [玄幻魔法]吞噬古帝
  20. [玄幻魔法]灰烬领主
  21.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
  22. [历史军事]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23. [历史军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24. [都市言情]盖世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