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 第八十七章 择贤能之士
    仁寿宫,和煦的阳光,打在甬道的鎏金铜香炉上,折射出耀眼光芒。
    李复、双喜等人,规规矩矩地杵在殿外,静心等待着主子召唤的同时,享受着清闲自在的时光。
    殿内,色泽鲜艳光彩灼灼的波斯地毯上,铺着三宝太监下西洋期间绘制的精确大明海图。
    与手中好大儿绘制的简略海图一对比,孙若微的内心,便止不住地乱跳了起来。
    生活着殷商遗民的极东之地,目前于大明朝而言,那里太过遥远,暂且不论。
    但是,在那南洋诸国以南的海域里面,与大明朝领土相比没小太多的巨型岛屿,竟然是块无主之地!
    更为重要的是,观其距离,好像离大明朝并不算太远。
    过了吕宋岛和三佛齐以后,再向南远洋一段距离,便是那座巨型岛屿。
    “没准在本宫薨逝…不对,如果顺利的话,也许三五年以内,如此广袤的一片土地,便能全部纳入大明朝的疆域版图。”
    虽说孙若微从未有过想要成为武皇第二的念头,但是大明朝的最高权利,在她的手中,好歹也执掌了有近二十年的时间。
    独守空房时,开疆拓土这种可以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丰功伟业,她也不是没有幻想过。
    只是身为幼帝的母后,为了完成先帝的承诺守好大明的江山,战战兢兢的她,只能是稳中行事,不敢有半点差错。
    但是……
    现在不一样了,皇帝,也就是自家的好大儿,他已经长大了。
    更为重要的是,承蒙祖宗的庇佑,刚刚亲政没多久的皇帝,竟然有了如此大的造化!
    这要是辅助自家好大儿成功登顶万世帝王之位……
    恐怕她这个当娘的,在史书上的地位,绝对比宋朝那位「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的章献明肃皇后的评价,要高出不少来。
    孙太后这边遐想连篇时,陪在一旁的王迪,也在比照着两份海图,心中默默勾画着大明帝国的美好未来。
    虽说他文科知识掌握得不多,但他清晰记得,后世看到的一则新闻,曾有人回帖称,澳洲就是个建国仅有两百年的囚犯国。
    以此倒推一下,现在这个时候,澳洲这块岛屿…应该说是大陆上,即便有人,恐怕也只是为数不多的土著人而已。
    如此这般的话,只要做好规划与准备,没准两年以后,澳洲这片大陆,岂不是…轻而易举的,便能纳入大明朝的掌控范围。
    虽说除了考拉袋鼠这些稀奇生物以及牧场和奶粉以外,澳洲大陆具体有什么特产,王迪还真记不太清了。
    但是,有一点,他绝对没有忘记!
    那就是,澳洲大陆,有着全球数一数二的煤铁资源。
    后世随便看点新闻便能了解到,这个人均脑子不大好使的国家,动辄便以封锁资源的名义制裁他人。
    所以说嘛,别的可以不在乎,单是为了这海量的煤铁资源,王迪也得将其尽早纳入大明朝的掌控之中。
    一旦彻底掌控如此之大的一座分基地,就算自己龙驭宾天百余年以后,大明本土真出了点什么意外情况,只要留守在分基地的分封后代还在,也不至于皇室血脉就此断了传承。
    有生之年,如若能将南北美再纳入大明版图,说实话,王迪还真想不出未来的大明朝,究竟会是何种走向。
    反正在他看来,就算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地方要闹独立,意图脱离大明朝的管辖掌控,但只要上面的人还是大明子民,那就不枉他费的这一番心血。
    而目前所欠缺的,只有时间与人口数量了。
    尤其是人口数量!
    发展建设大明朝的同时,再想占有这么大的地,这要没个三五亿的人口基数打底……
    一切,恐怕也只是水中花镜中月而已。
    王迪能想到的事情,孙若微不会想不到。
    地再多,没人,那也是白搭。
    想到这,孙若微拿着手中的强国之策,再度快速浏览一遍。
    至此,她终于醒悟过来,自家的好大儿,他是站在了别人永远都无法触及到的地方,来看待这些问题。
    “果真如你所讲的话,那么这些强国之策,确实没有多少纰漏。”
    “嗯…北方边境你欲设的三大总督,你可有中意人选?”
    清晰可见的目标已定,再回过头来看这些强国之策,孙若微倒也没啥挑刺的地方。
    既然自家好大儿想要将其尽快落实下去,那么大明朝的内部环境,必须要保证足够安稳,以免被人借题发挥,借机生事。
    而要保证内部环境安稳,那么北方边境,势必要稳上加稳。尤其是在政策执行期间,不容许有大的闪失出现。
    “宣大总督的位置,孩儿已经许给了于谦…至于另外两个嘛,母后你看着挑着就行。”
    “只要他们识民生,懂军务,能干正事、做实事即可。有些许的小毛病,也不打紧。”
    为了让于谦这个仅是兵部六品主事的小官,能够顺利坐上宣大总督的位置,王迪倒不怎么介意将另外两个总督的人选,交由孙太后来定夺。
    反正他不信自己这位便宜亲娘,会坑自己的好儿子。
    “宣大总督已经允了于谦吗…此人是太宗文皇帝留下来的柱国大臣,忠君坦荡,各方面的能力也很好。嗯,此次能有奄遏下水大捷,他功不可没,给他这个封赏,也并无不可。”
    自打得知皇帝好大儿重用于谦这位忠臣能臣以后,当娘的孙若微,心中还是比较欣慰的。
    现如今,好大儿是啥心思,她岂能猜不到。
    会心一笑之际,她继续言语道:“三边和蓟辽两位总督,倒是可以从王骥、王翱还有年富这三人当中挑选。”
    “王骥,是永乐四年登进士第出身。”
    “这位老臣,才识兼茂,历练老成,遇事敢为。且他善于用兵,长于应变。总督之位,此人担得起。”
    “王翱,是永乐十三年进士出身。”
    “这位老臣,有才且敬事,为人谦和还有主见,有大略亦能务实,果敢却不鲁莽。总督之位,他也担当得起。”
    “年富这位老臣,凭借会试中副榜,便被任命为德平县训导。”
    “此人当时的年龄,不过是弱冠之年,但为人却极为严肃稳重,像那些年长有德行的儒生一样。”
    “年富做事认真谨慎,廉正强直,也不乏果敢有为。总督之位,他亦是不错的人选。”
    “皇帝,晌午用完膳以后,你可命人调来他们三人的卷宗细细查看一下…最终选谁,你自己拿主意就好。”
    已经撤帘还政,作为皇帝的亲娘,孙若微岂能不知分寸,再去干预朝堂政事。
    若非总督之位实在是太过重要,她都不会给予皇帝好大儿任何建议,而是让他自己择选中意之人。
    “皇帝…他们仨你要是不满意的话,也不是没有别人呢,你还可以问问三杨阁老,听一听他们的意见。”
    有点不放心,生怕引起皇帝好大儿的逆反心理,孙若微这个当娘的,还不忘了再补上一句。
    “不用了,母后,另外两大总督之位,就定下王骥与王翱这俩老臣即可。他们的能力,孩儿还是有点印象的。”
    原主荒于政事,对这三位老臣,即便王迪脑海中有一些印象,说实在的,也不怎么多。
    至于为何选中王骥王翱这两位老臣,理由也很简单。
    无非是看中他们都姓“王”,稍微照顾本家而已!

热门新书推荐

  1. [武侠修真]过河卒
  2.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3.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玄幻魔法]史上最强炼气期
  5. [玄幻魔法]九星神龙诀
  6. [玄幻魔法]校花的贴身高手
  7. [历史军事]大唐腾飞之路
  8. [历史军事]大清要完
  9. [玄幻魔法]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
  10. [玄幻魔法]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11. [玄幻魔法]重生之都市仙尊
  12. [玄幻魔法]一剑霸天
  13.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14.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15. [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
  16. [都市言情]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17.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18. [玄幻魔法]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9. [科幻灵异]天命神算
  20. [都市言情]讨逆
  21. [玄幻魔法]陆地键仙
  22. [武侠修真]玄鉴仙族
  23. [历史军事]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24. [玄幻魔法]太古神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