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文学 > 武侠修真 > 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 第八十八章 君臣奏对
    紫禁城内,当皇帝与太后商议残缺版本的强国之策的时候……
    宫城外,文人武勋们,趁着难得的休沐日,打着各种各样的理由,三五聚会,讨论着纸张上他们以为很是齐全的强国之策。
    其中,有那吹胡子瞪眼的古板守旧之臣,言及祖宗法度不宜轻改,待到明日上朝之际,必须义正言辞地阻止年轻的皇帝,意图进行变法改革一事。
    有那一身正气却不懂经济之道的言官,自恃清高的他们,斥责皇帝不该拿着铜臭之物示恩施惠,以此笼络群臣之心。
    也有表面装作正气,实则内里…却是一肚子花花肠子的臣子,埋怨皇帝不该借以所谓的通商名额,变相的与民争利。
    当然了,还有许多能臣,他们知晓这几条讲得头头是道的强国之策,的的确确是可以强国富民的。
    至于其中涉及到的土地兼并事宜,就算没有御史张洪那一晚的进言,这些有见识的能臣们,也能在第一时间想到这一弊端。
    有弊端,在他们看来,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至于如何解决嘛……
    无非是在明日的朝会上,讨论出个较为平衡,可以令大家都能勉强接受的解决办法。
    实在讨论不出来的话,大不了就照搬太祖高皇帝那几条抑制土地兼并的铁律。
    以上呢,都是文臣这边的议论。
    武勋这边,可以说,几乎是一面倒的情形。
    即便是像英国公张辅这种担心烈火烹油态势的四朝老人,已是行将就木的他,也挡不住家中后辈对皇帝发自内心的感恩戴德之情。
    就像当晚修武伯沈荣说得那样,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万一哪天家门不幸,出了个败家子,有世袭不断的勋贵称号,再加上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托底,也不至于就此一蹶不振。
    不少读过书的武勋,他们甚至感觉,皇帝给武勋弄出来的这些恩惠,有点像宋朝赵大的杯酒释兵权。
    当然了,也仅仅只是有点像而已。
    年轻的皇帝,在给予武勋财富的同时,搭配考选大典,可以使得大明军队…至少在统兵将领这一块,可以摒弃像修武伯沈荣那样的庸人败类,给那些具备真才实干的能人,腾出位置来。
    唯一有点担心的就是,如果这些政策真地落实下去,那么可以断定,往后的勋贵称号,势必更加难获取。
    不过,这关他们什么事呢?
    反正只要皇帝说话算话,只要家中无人干出欺君造反这样的蠢事,那么现有的这些武勋,便能与大明朝共享万世荣华!
    所以说,三五扎堆聚在一起的武勋们,他们口中讨论的话题,皆是在苦心思虑着……
    如果明天那些见不得别人好的文臣,尤其那些品秩不高,权利倒不小的言官们……
    如果这些人合起伙来反对皇帝的新政,那他们,又该以怎样的言辞,来力保皇帝这几项于国于民大有裨益的政策,能够顺利实施下去。
    而在这文武百官当中,还有不少认定皇帝新政必会实施的聪明人,已是遣人拿着真金白金,赶往诸如天津卫或是江南一带的港口城市收购地皮置办产业了。
    全面开海通商以后,作为货物集散地的港口,那人山人海的热闹劲头,对于这些聪明人而言,他们还是可以幻想出来的。
    弄块不大不小的地皮,起上一间客栈,弄上一个仓库,这岂不是人在家中坐,钱从天上来嘛!
    ...
    臣子们的反应,即便没有锦衣卫的及时反馈,王迪基本也是能够猜到的。
    涉及到个人的名与利,可以做到视若无睹一点都不上心的,怕是没有几人。
    王迪选择休沐放假一天,除了给自己争取孙太后的鼎力支持以外,也是为了给满朝的文武百官们,腾出足够多的考虑时间。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于明日朝会上,不管这些臣子们找出何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试图阻止新政实施,自己这边都能找出恰当的理由,反驳得他们无话可说,以此尽快将强国之策落实下去。
    借助天人感应先帝托梦的胡扯理由,自家便宜亲娘孙太后这边,算是彻底搞定了。
    享用午膳之际,母慈子孝的这二人,聊了聊罗亨信嫡孙女入宫的内定名额,王振及其干儿子们该如何处置,以及东厂权利交接这些琐碎事情。
    而后,回到乾清宫小憩片刻过后,王迪便吩咐小李子将三杨阁老传唤过来问话。
    ...
    一炷香的时间过后,被赐座的三杨阁老,静待着君臣奏对。
    “杨阁老,先前交代与工部的天工所还有位于西山的炼钢所,修建的怎么样了?”
    天工所,便是王迪用来搞科研攀科技树的研究院。
    炼钢所嘛,当然是用来炼制碳钢的。
    “回禀陛下,石尚书昨日还与老臣提及过,天工所不日即将完工。”
    “除去现有规划修建的百户宅子,工部已按照陛下您的吩咐,预留出足够容纳二百户的土地。”
    “只是…陛下,位于小时雍坊的天工所,可是紧邻太液湖的西南角啊!”
    “如此靠近皇家禁地,于安全方面…怕是有所不妥吧。”
    天工所是用来干啥的,对于曾经兼任过工部尚书这一职的杨荣来说,他岂能猜不出来?
    正是因为猜到了,他才比较担心那些工匠粗人们,万一有个不小心,误闯了太液湖这等皇家禁地,他这个名义上的主持修建之人,怕是也逃不了干系吧。
    眼见就要致仕了,这要再闹出点幺蛾子来,那当真是晚年不保了。
    “无妨,杨阁老不必担心!”
    “天工所建成之日,择优挑选能工巧匠,令其全家立即搬入此地。”
    “往后,没有朕的令牌,除了日夜值守于此的锦衣卫,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天工所。”
    太液湖,东面紧挨着的,就是大明朝的权枢之地,紫禁城。
    之所以选择将天工所落户于紧邻皇家禁地的太液湖,王迪就是为了近距离,可以随时掌控研制最新技术的科研基地。
    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嘛!
    在王迪看来,待到自己琢磨出来的八条强国之策彻底落实下去以后,刨除每日享乐玩小妮与处理政务的时间以外,恐怕没有太多的精力可以放到天工所上面。
    所以说,若是不将其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他是真怕这些跨时代的科学技术,会因为自己不重视不谨慎的缘故,便流落到民间,或是被有心之人窃取到,带回他们的国家,给大明朝带来不必要的隐患。
    再一个就是,既然确定了全面开海通商,那么在海洋领域,王迪必须要让大明朝的远洋舰队,占据绝对的海上主导权,能够抵御恶劣多变的海洋气候。
    在自己有生之年这段时间以内,王迪要保证大明朝的远洋舰队,时时刻刻处在世界最顶尖的水平。
    甚至是说,不领先个三五代,他这心里,都有点不踏实。
    因此,在现有宝船的基础上,更新换代出速度更快、船板更加坚固、搭配火力更加充足的船只,便成了重中之重的问题。
    而占地极广的太液湖的存在,便大大方便了船只研发的工作。
    而且,如若不是大规模的炼钢炉太过污染环境,王迪都准备将炼钢炉也设在太液湖边上。
    当然了,之所以不把炼钢炉设在太液湖边上,这其中还涉及到另一条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
    西山盛产煤矿。
    虽说关于合金的知识,王迪懂得不是很多,但那种最基本的,现如今已经算是普及开来的通过焦炭炼制碳钢的办法,他还是有所了解的。
    况且,炼钢嘛,尤其是处在当下这个时代,如何提升炼钢温度,才是至关重要的核心所在。
    这年头,没有人造氧气,除了通过风箱吹入更多的空气以外,也只有通过焦炭来达到这一目的了。
    所以说,本着就近缘故,炼钢所便被设置在了西山区域。
    只是,杨荣接下来的回复,却是让他皱紧了眉头。
    相比不日就要竣工的天工所,远在西山偏僻之地的炼钢所,竟特么仅限于纸上谈兵的阶段!

热门新书推荐

  1. [都市言情]大国军垦
  2. [武侠修真]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3. [玄幻魔法]这个体质便宜卖
  4. [玄幻魔法]吞噬古帝
  5. [都市言情]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6. [玄幻魔法]星辰之主
  7. [武侠修真]仙人消失之后
  8. [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9. [玄幻魔法]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10. [玄幻魔法]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11. [历史军事]晋末长剑
  12. [玄幻魔法]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3. [网游竞技]玩家请上车
  14. [玄幻魔法]万古第一神
  15. [玄幻魔法]我有一身被动技
  16. [玄幻魔法]万神主宰
  17. [玄幻魔法]鸿蒙霸体诀
  18. [玄幻魔法]大荒剑帝
  19. [科幻灵异]诸天从婴开始
  20. [玄幻魔法]太荒吞天诀
  21. [玄幻魔法]异度荒尘
  22. [网游竞技]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23. [玄幻魔法]武道丹帝
  24. [武侠修真]五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