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遥以为是傅时颐相当重视假军饷的事,才会亲自微服来佑州,谁知他只在客栈待了半日,陪着她把钱数完就要走。
傅时颐走到门前,驻足回头吩咐:“蠢兔子,我给你十日时间,你留在城中探清它们的来路。”他又看向那堆真铜钱,道,“这些给你傍身,今日你先休息,明日再办。”
戚遥皱了皱眉,忙问:“那你呢?”
“明日你会知道。”傅时颐说完就拉开房门走了。
“路上小心呀!”
戚遥在他身后喊道,傅时颐虽然没有停下,但背对着她点了点头。
其实她也用不着这么担心,他已经不是那个被人追杀,毫无还手之力的人了。他的身边有四个武功高强的侍卫,不用她再寸步不离地保护他。
戚遥关上门,回到桌旁,抓了一把铜钱就放下,听它们清脆的响声。
这是她从前最喜欢的声音。
可是现在她有些犯愁。
十日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跟上次方明渊承诺抓到探子的时间一样。
不过上次他们好歹知道了探子日常的行踪,只需要抓人而已,这次她除了知道假钱在佑州出现过之外,一无所知。
十日查清假钱的来路,他也太看得起她了……
戚遥沉了口气,果然呀,能挣大钱的差事,没有一个是轻松的。
她不怕,也不嫌麻烦,只要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干就好。
第二日清晨,戚遥一觉睡到大天亮,不过她是被楼下的动静给吵醒的。
客栈的窗户正对着东市大街,戚遥推开窗户看了看,发现一队气派的仪仗正从街上缓缓走过。
百姓们躲得远,有的躲到了客栈檐下,议论着行驾的主人。
“快看,太傅大人来佑州了,听说是要去巡察城郊的驻军。”
戚遥双手托腮趴在窗前,望着那辆宽大的马车,料想里面应该是空的。
怪不得他说她今日就能知道他的去向。
难怪他要把元祺留在晟京,为的是让元祺今日跟着行驾过来,好掩人耳目。他来这儿果然也不全是冲着假军饷来的,之所以提前一日带她微服过来,大概是为了亲自教她吧。
这样好的金主,上哪儿去找?
戚遥微微一笑,不再耽搁,换上衣裳就出了门。
她在街上转了转,周围人来人往,连路人都不知道自己兜里的铜板有假的,她又该从哪儿查起?
戚遥也不知道自己转到了什么地方,听见前面不远处传来一阵鼓声,然后街上的路人就朝那儿跑去,好像要去看什么热闹。
戚遥也跟上前去瞧了瞧,发现前面是佑州的府衙,建得宽大气派,不过比起晟京城的衙门还是差了些。
百姓都聚集在府衙门外,争相踮脚翘首看向里面。
刚才那阵鼓声是有人在击鼓鸣冤。
戚遥往里面望了望,见堂前跪着两个布衣百姓,都埋着头,等知府大人升堂。
后来一个身着墨绿官服的官坐到了案桌后面,拿着惊堂木敲了敲问:“堂下何人,所告何事?”
不管是县衙还是府衙,审案的场面都差不多,戚遥从前见得多了,不觉得稀奇,打算继续去办她的差事。
她正要挤出人群,里面的百姓忽然高声道:“大人,小的昨日卖了他十来斤斤柴火,谁知他给小的的铜钱是假的,小的今日找到他,他不旦不承认,还出手打伤了小的!”
戚遥立马停下脚步,回过身去继续看着里面。
“铜钱怎么会有假的?”堂上的官员将信将疑。
樵夫摸出了一些铜板双手呈上,“大人请看。”
衙役把铜板转递到了官员的公案上,可是官员左瞧又瞧也没瞧出什么来。
穿这身衣服的人官位不低,一定见多了银子,铜板这等不起眼的小钱,他们哪儿分得出真假。
“你为何说这银子是假的?”官员问。
樵夫托衙役取回一枚铜钱,又从自己兜里掏了枚真的,将两者往上一抛。铜钱落地,发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响。
一个清脆,一个沉闷。
他又拿衣角将两枚铜钱都擦干净,再呈给官员看。
戚遥昨日也对比过,官府铸造钱币工序复杂,做工细腻精良,而假铜钱做得粗糙。平日里铜钱经了多人的手,表面会粘上泥土沙子,脏兮兮的,难以被发现,如果把它们擦干净来对比,也不难分辨真假。
官员也瞧出了两枚钱币的差异,捋着胡子点了点头,又敲了下惊堂木,斥责另一人道:“大胆,竟敢拿假钱诓骗他人!”
男子一哆嗦,“大人,小的冤枉,这些铜钱也是别人给小的的,小的实在不知道它们是假的……”
后面这个案子是怎么审下去的,戚遥没仔细听,最后也不过是让那买柴火的人另掏了铜板付账。
官府没有深究,因为铜钱是真是假在官员眼里是件小事,他们不缺钱,可是对百姓来说,一文钱也是天大的事。
戚遥在思索,如果她让这桩案子变成一块石头,能够激起千层浪的石头,是不是能事半功倍?
只要告状的人多了,官府自然会去查铜钱的来历。她只需要盯着府衙,等着他们帮她办好这桩差事就是。
她从袖中摸出几枚假铜钱,又从钱袋子里抓些真的,混在一起摊在手心里,“我来瞧瞧我的。”
她看似是在自言自语,话却说得大声,周围的人都能听见。
戚遥用手指拨弄着手心里的银子,等旁人投了不少目光过来,她皱了皱眉头,故作惊异:“真有不一样的诶!”
她身边多了小声议论的声音。
她趁热打铁,用手肘轻轻撞了撞旁边的人,把铜板给他看,“大哥你瞧瞧,这个铜钱像不像假的?”
旁人拿假铜钱看了看,又与真的比了比,惊道:“还真不一样!”
周围的人惊讶归惊讶,也都变得谨慎起来,纷纷解下荷包,倒出自己的铜板仔细查看。
然后人堆里就有了此起彼伏的声音:
“这个是假的。”
“我这儿也有。”
“怎么这么多……”
再然后,有些急性子的人拔腿就往衙门里冲,即便被衙役拦下,他们也就地大喊:“大人,小的这儿也有好些假铜板。”
其他人跟着附和,府衙门外顿时变得万分嘈杂。
戚遥瞧见,堂上那位大人的眉头都皱紧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xs.